一起上看小说 > 我要做皇帝 > 第一千四百零三节 继任者

第一千四百零三节 继任者


  两个多时辰后,茂陵城出现在了刘彻的视线之中。

  凝视着这座庞大的城市,刘彻的嘴角露出微微的笑容。

  假如说,长安是现在汉室的政治中心,那么,茂陵就是现在汉室的文化中心。

  太学、武苑、兰亭阁(国家图书馆)、凌烟阁(国家功臣烈士纪念馆),全部猬集于此。

  另外,少府的赛马场也在茂陵城外。

  由是,此地在短短数年间,迅速成为了整个关中最耀眼的一颗明珠。

  仅仅是在这座城市里,常住人口就已经接近二十万了。

  望着这座如今已经渐渐成型的繁华都市,刘彻忽然间,生出无边的雄心壮志。

  “这是朕的都市!”

  “这是朕的城市!”

  他自豪的拄着手里的天子剑在心里喃喃念叨。

  于他而言,茂陵,就是他的第二个故乡和真正的家园。

  因为,这里是他的归宿,也是他如今政绩的一个投影。

  在如今的这座茂陵城里,集中了大汉帝国最多的文人、武将以及知识分子,更收藏着整个地球上最多最完善的典籍。

  到今天为止,兰亭阁之中的藏书已经多达十三个大类,包含文学、历史、天文、地理、科学、农业、冶炼、锻造和制造……

  在这里,人类的文明之光,熠熠生辉。

  望着这座城市,刘彻也感慨万千。

  为了建设它,每年数万万的资金,不断的砸进去。

  为了让这座城市更适宜人们居住,无数的新技术和新成果,都被应用。

  就如现在,一条全新的轨道,正从长安铺向茂陵,一旦它建成,那么未来,长安与茂陵之间的物资流通速度就可以加快五倍。

  届时,长安与茂陵,就会紧密的联系起来。

  未来,甚至可能重新组成一个新的超级大都市。

  感慨之中,刘彻的车队,就已经抵达了茂陵城外的一座驿站。

  这里,早就已经准备好的茂陵官员们,组织着迎驾队伍,恭恭敬敬的跪在道路两侧。

  “臣等恭迎陛下幸临茂陵……”如今的茂陵令是汲黯的小弟郑当时,这些年来一直规规矩矩的辅佐着汲黯,安心当自己的小弟,汲黯自然很信任他,于是在茂陵令出缺时举荐了他,刘彻也是不无不可。

  比较有意思的是他的副首,如今的茂陵尉翟仁,假如刘彻没有记错的话,此君的长子应该就是那位历史上著名的典故门可罗雀的主人公。

  所以,刘彻也不免多看了他两眼。

  除了茂陵官僚,此番前来迎接刘彻的,自然还有太学、武苑以及凌烟阁的相关官员。

  光是博士就有三十余位,其中两千石博士七人。

  还有武苑教授六人,都是从汉军之中退下来的老将。

  见到这些帝国的精英,刘彻心情很好,一一扶起他们,勉励几句,慰问一二。

  然后,他就在这些人的簇拥下,重新登上撵车,进入茂陵城之中。

  入城后,刘彻没有急着去太学。

  而是先带着群臣,来到了茂陵城之中的田叔府邸探望。

  田叔的身体在年前就不是很好,这旬月以来,更是一直不太稳定,眼瞅着也没有几年了。

  这让刘彻很伤感。

  自古名臣如红颜,不叫人间见白头。

  但这是自然规律,没有人可以逆转。

  反倒是田叔很看的开。

  老人家虽然躺在床榻上,身体很虚弱,但精神和心情都不错。

  对他来说,这个世界已经没有什么遗憾了。

  他亲眼看到了汉室的崛起,见证了帝国的重新强盛,看到天朝上国的归来。

  这就足矣了!

  “老臣已经不足以再主持太学了……”躺在塌上的田叔,握着刘彻伸过来的手,说道:“这太学之事,还请陛下择贤任用……”

  刘彻看着田叔的模样,心里面也有些不好受,他知道,田叔恐怕撑不过明年了。

  而在历史上,这位老臣本来却是还可以再活数年的。

  但奈何,刘彻让他去主持太学。

  而太学那个地方,岂是什么轻松的地方?

  旁的不说,儒法黄老,这三国演义大乱斗,就足以耗尽一个精力旺盛的壮年男子的全部精力。

  这两年,田叔虽然名义上退居二线了,不管事情了。

  但,太学内部的大事,他却还是不能不管,也不可不管。

  因为,除他之外,没有人可以让儒法黄老,乖乖低头认错。

  “爱卿且先好生休养……”刘彻动情的说道:“这太学之事,卿就不要再去管了……”

  “但臣怎么舍得……如何可以不管……”田叔却是笑了一声,道:“臣便是死了,在九泉之下,恐怕也放不下太学……”

  “太学,社稷之重,士大夫之要,天下文教之本……”田叔抓住刘彻的手,说道:“陛下,今后,汉室能否再出孔丘、墨翟、老子、韩非子这般的人物,关键就看太学的教育和引导!”

  刘彻点点头,道:“朕知道……”

  如今的太学,在这数年的演变之中,已经渐渐与历史上的太学相去甚远了。

  在历史上,无论是太学也好,换个马甲叫国子监也罢,其目的和宗旨,都是培养官僚替补主要是给士大夫、贵族、商贾以及有门路者开后门的地方。

  是科举制度里统治阶级自己行方便的地方。

  贵族子弟不学无术之人,就可以通过这个途径镀金。

  但在如今,汉室考举制度取代了科举制度。

  而考举制度,取的是中低层的官吏,基本与公务员考试差不多。

  这就使得,基本上,学习成绩中上的人都可以考中即使今年没考中,明年还可以继续,并且每年的录取人数都在增加。

  除此之外,郡国之中,各种学苑,遍地开花。

  儒法墨甚至懒洋洋的黄老派,都开始大开山门广收学徒。

  在这样的情况下,太学似乎就成为了多此一举的摆设。

  然而,事实证明,文人士大夫们总是能找到机会,发展出新的游戏规则。

  就如这太学的现在,就似乎正在朝着类似于博士生、硕士的进修地。

  这里,成为了天下有志于学问,不屑于仕途的年轻俊才,或者虽然很想当官,但还是要先深造的精英们的中心。

  而此地的师资力量,更是独步天下。

  儒法黄老,甚至是墨家之中,最出色,最有成就的博士,全部云集于此。

  于是在今天,汉室就形成了一个类似于后世的大学深造体系的制度。

  在各郡国的学苑之中,莘莘学子们首先在当地接受基本教育。

  而学苑的主持人和老师们,则会仔细挑选这些人中的佼佼者和精英,然后通过官方或者私下额运作,让这些人来到太学,进入进一步的深造。

  自然在这个过程中会有淘汰。

  但留下来的,必定是这个学派的未来。

  就像鲁儒,为何鲁儒忽然就衰落了?

  除了它的大本营被刘彻掀了个底朝天外,最大的打击,就来自于太学。

  当时,在太学之中的鲁儒精英们,基本上全部选择了背弃。

  鲁儒的精英,一朝尽丧,而一个没有未来的学派,命运自然可以预见。

  是以,在今天,太学的功能,已经变成了未来的诸子接班人的摇篮。

  儒法黄老各派的俊杰,荟萃于此。

  他们读书、学习、彼此辩论、交流,在思想和文化的交融之中,新一代的思想家和文学家开始吐丝结茧,等待着羽化飞翔的那一天。

  是以,田叔才说‘未来孔丘、墨翟、老子、韩非子’将可能在太学之中诞生。

  “爱卿……”刘彻看着田叔,终于开口问道:“卿以为,何人可以为卿之后?”

  这话一出,整个屋舍内外,无数人都凝神屏息。

  汉室一直有老臣遗书,举荐继任者的传统。

  譬如,当年萧何病重,吕后问他,谁可以接任时,萧何毫不犹豫的推荐了曹参,而吕后也毫不犹豫的同意了这个人选。

  自那以后,一般情况下,假如皇帝问某位老臣,他死后的继任者人选问题,这老臣推荐的人,就从未被否决过。

  田叔闻言,想了想,然后说道:“老臣这些天也想过这些问题……”

  “太学诸子,老臣已经观察很久了……”

  “法家张恢先生,学问、人品、道德,都是很好的……”田叔说道:“但可惜,年纪太大了……”

  张恢的年纪,比田叔还要大,自然,要他当太学的山长,这不是帮他,而是害他。

  但,人群之中的法家官员,却都叹了口气。

  晁错甚至有种干脆脱下御史大夫的帽子,自己来干这个太学山长的冲动。

  但终究,他知道,这太过于荒诞,而且也不适合在这样的场合。

  “至于儒家的申公,亦然……”田叔接着说道。

  那位申公的年纪,与张恢相差无几,而且资格要更老一些。

  申公年轻的时候,可是与楚元王做过师兄弟,一起在浮丘伯先生座下听讲的。

  “那胡子虽然人品和道德、学问都很高,但老臣觉得,胡子终究功利心太高……”田叔长叹一口气,他也不怕得罪人。

  事实上,太学诸位博士官,在他面前,都是晚辈。

  哪怕年纪比他大的张恢、申公也是如此。

  当今世上在天下人心里,地位比他高的文人和学者,大约也就是隐居济南的伏生了。

  毕竟,田叔可是邯郸五君子之一,本身名望就非常高,在刘彻上台后,更是得到了君王bu加成连天子都持弟子礼,谁敢说自己地位/辈分高于他?

  正是如此,田叔才可以在太学弹压儒法黄老。

  即使是最桀骜不驯的荀子学派的人,在他面前也得规规矩矩。

  帝师在此,谁敢放肆?

  而在人群里,胡毋生闻言,也是感叹不已。

  因为田叔的评价,确实不差半分。

  他这些年的功利心,已经越来越重了。

  但这能怪他吗?

  当今世界,所有学派,都不得不奋力拼搏,谁要是慢一点,发展速度不够快,就要被人骑在脑袋上耀武扬威。

  而且,儒家本身,并不受天子怎么待见。

  等于儒家身上,无缘无故的多了许多debu。

  而儒家的对手法家、墨家,背后则都有天子撑腰。

  法家那个无赖,干脆是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

  他也是没办法,不功利一点,不主动一点,早晚会被法家和墨家连皮带骨头一起吃掉!

  “至于董子……”田叔的眼神之中抹过一丝失望:“老臣以为,董子或许可以做一个很好的师长,却不能当一个好的太学山长!”

  “太学,乃是社稷培养人才,传承先贤学问和道理之地,太学山长,理应不偏不倚,于诸子之中,秉公而持……老臣担心,倘若董子为太学山长,恐怕,数十年后太学之中,除董子一系外,其他诸子都将没落……”

  这还真不是虚言恐吓。

  事实上,比较于主张我注春秋的胡毋生一系,董仲舒这一系的春秋注我,过于强调书本,有着强烈的门户之见。

  胡毋生若成为了太学山长,他可能还可以容忍和接纳法家、黄老派,也可以与儒家各派相对和平。

  但若董仲舒上位,以其一贯的行为,怕是不把其他人赶尽杀绝,是不会罢手的。

  刘彻听着也是点点头。

  其实,他从未考虑过让儒家的人来接掌太学。

  因为那会发生可怕的事情。

  儒家各派,无论哪一个派系上台,都必然会拼命排挤异己。

  不过话又说回来,换了法家或者黄老派,大抵也会如此。

  毕竟,这学术界的战争,那是永不休止的。

  后世的学阀们,为了打击异己,排挤竞争对手,甚至敢于动用行政权力。

  这也是学术的本质总要争个对错。

  假如我是正确的,那你就肯定是错误的。

  明知道错误,还不赶紧改邪归正,你要做咩?

  “那依公之见,何人可以承此大任?”刘彻小声的问道。

  “若说谁可以为陛下分忧,为社稷解忧,老臣以为,章武侯必然是可以的……”田叔说着,就拿着期盼和严肃的眼神看着刘彻。

  这也是田叔选择的最佳继任者。

  章武侯窦广国!


  (https://www.173xsv.cc/16_16369/349441377.html)


1秒记住一起上看小说:www.173xsv.cc。手机版阅读网址:m.173xs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