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上看小说 > 梦回大明春 > 487【武举改革】

487【武举改革】


  无论仗打得多憋屈,天子终究是凯旋了,收复大明故土,武功直追太宗。

  文官大佬们,一边进表赞颂,一边心里骂娘。

  内阁和六部都开动起来,组织流民和罪犯实边,银子和粮食如水一般流走,攒了好几年的国库瞬间空虚。

  “唉,只求陛下别再打仗了。”杨廷和叹息道。

  毛纪嘀咕道:“就算不打仗,今后的日子也难过得很。”

  刚刚打下的大宁地区,山多地少,很难自足,接下来好几年,都必须中央输血养活。就算今后可以自足了,一旦遇到边患,还得朝廷运送粮草过去。

  这就是大明的皇帝和官员,为啥不想收复大宁的真正原因!

  时间越往后,就越不想收复,因为蓟镇已经拥有边墙体系,朵颜卫只能从几个缺口进入。现在朱厚照把大宁收回来,蓟镇的长城直接没用了,还得继续耗费银两慢慢修建长城和堡垒。

  杨廷和唯一感到庆幸的,是朱厚照还有点脑子,没把王渊打下的全宁草原也收回——那里一马平川,很难进行防守,若长期遭遇蒙古入侵,仅此一地的军费就能把大明拖垮。

  真想把全宁草原纳入治下,就必须占据整个松辽平原,以大兴安岭作为大明的国防线,否则就等着无休无止的边患吧!

  皇帝回京已是十一月,今年冬天相对暖和。

  根据物理学派弟子,每天观测气温变化,得出如下结论:自正德十六年以来,四年时间,北京全年平均气温已提升0.08度。

  别看只有0.08度的变化,那可是全年平均气温。

  明朝小冰河最冷的时候,也不过比20世纪低1度而已,这1度的平均气温差异就能让海南岛下雪。

  城外十里,百官相迎,朱厚照班师回朝。

  接着又告拜宗庙,祭祀社稷,宣扬皇帝武功。无论文官心里如何不爽,朱厚照终究是打了胜仗,还收复了数百里(以边长而论)故土。

  阁臣王琼疯狂拍马屁,别的文官进表赞颂,都属于例行公事。王琼的文章却引经据典,还仔细讨论此仗的战略意义,能把辽东西路都解放出来,将整个辽东连成一片,同时还缓解了京畿的军事压力。

  “德华果然大才,哈哈,文章写得好,”朱厚照被奉承得心花怒放,赏赐道,“加俸十二石!”

  内阁大臣王琼,又涨工资了。

  杨廷和、杨一清、毛纪、蒋冕、王琼,五位阁臣被召集起来,只有卧病在床的靳贵没到。

  “朕打算重设大宁行都司,隶属于蓟镇,”朱厚照问,“众卿可有异议?”

  杨廷和说道:“既然收复大宁,自当重设都司。臣以为,大宁已复,蓟镇、辽东西路各卫所,当移三成至大宁诸卫。”

  朱厚照笑道:“此持重之谋也,可行之。”

  在收复全宁之后,蓟镇、辽东西路已非前线。移出三分之一卫所,前往新收复的失地,不但可以缩减移民难度,还能减少两地的军费开支,杨廷和确实属于能做事的首辅。

  其实,杨廷和还有更多的想法。

  即把山海卫、义州卫、广宁前屯卫、广宁中屯卫、广宁左屯卫、广宁右屯卫,这六个卫所全部取消军管,改由设置民政官管理。都已经不是边境前线了,还继续军管干什么?

  可实施难度太大,必然招来兵部和武官反对,既得利益的勋贵和太监也会反对,杨廷和只随便一想就作罢。

  杨廷和,确有能力,但无魄力。

  “二郎还在大宁城未归,”朱厚照扔出一封奏疏,“这是他整顿大宁都司的方略,众卿且观之。”

  杨廷和最先阅读,还没看完就震惊莫名,然后一言不发的递给杨一清。

  杨一清读罢这封奏疏,表情颇为复杂,便递给旁边的毛纪。

  全体阁臣都看完,竟无人说话,整个内阁都沉默起来。

  “怎么了?”朱厚照笑道。

  杨一清开口道:“陛下,恕臣直言,大明军制确实该改了。但在新复之地改革,此处又直面蒙古,未免有些弄险。万一改坏了,大宁都司糜烂,今后怎么抵挡蒙古扰边?”

  王琼已经理清思路,笑道:“陛下,臣倒是觉得,不妨在大宁都司试试。大宁新复之地,犹如一张白纸,可以随意涂画,军制改起来比其他地方更容易。”

  众人鄙视不已,皆认为王琼太过无耻。

  王琼虽然公认的能力超卓,但却只知道拍皇帝马屁。他为了上位,甚至巴结江彬,现在又巴结王渊。朱厚照当初亲征宁王,其余尚书都表示反对,只有当兵部尚书的王琼、当吏部尚书的陆完不说话。

  朱厚照问杨廷和:“杨阁老是什么看法?”

  杨廷和此刻非常纠结,作为当朝首辅,他自然知道兵制必须改,也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但偏偏此番谋划,是政敌王渊提出来的,一旦改革成功又是泼天功劳。

  沉默良久,杨廷和终于说道:“臣,并无异议。”

  可喜可贺,正德朝并无真正的党争,还没形成你赞同我就反对的糟糕局面。杨廷和虽然喜欢排除异己,但都还在规则范围内操作。而且这家伙非常能忍,在没有必胜的把握之下,不会贸然直接攻击王渊,顶多打压王渊的党羽而已。

  杨廷和又不傻,皇帝如此宠信王二郎,他的普通攻击非但无用,反而还会给自己招惹麻烦。

  当初江彬跳那么欢,杨廷和都能保持表面和平,更何况王渊这个守规矩的文臣。

  朱厚照非常高兴:“那边照此方略,内阁弄一个章程,吏部、户部和兵部协同办理。”

  杨廷和突然说:“地方武举,乡试可归巡按御史负责。”

  “不可,”王琼立即反对,“巡按御史皆为年轻文官,哪能负责武举乡试?他们选出的武举人,怕是做文章比打仗厉害,今后提着笔端着砚台去杀敌吗?”

  “哈哈哈,此言有趣。”朱厚照被逗乐了。

  王渊在即将设立的大宁都司改革军制,其中一条就是取消武官世袭制度(只在大宁范围内取消)。同时扩大武举规模,改推荐为武举县试,继而乡试、会试。武举人可直授七品以下武官,武进士可直授七品以上武官,但这些武官都不能世袭。

  这种军制改革思路,其实早就已经有了,朝廷一直想让武举人、武进士,慢慢改变世袭武将掌控军队的局面。

  但是,军方暗中抵制,朝廷只能被迫让步,规定武官任用的时候,只分三成职位给武举人、武进士。可各地世袭武官们,连三成都不想让出来,而且还拿到武举考试的推荐权,搞得现在武举完全成了摆设。

  现在的武举是啥样的?

  地方武将推举下属和亲信子弟,送他们去参加武学乡试,录取者再到京城参加武举会试。如此考出来的武进士,全都是各地武将的自己人,并且任用时还只给中下层武职。

  王渊直接把推荐权给取消了,无论军户、民户、匠户,甚至是戴绿帽子的乐户,都能报名参加武举县试。各地知县负责武考,如此选出的武秀才,跟地方武官没有恩主关系。

  但毕竟不能一直让文官主考,于是在武举乡试时,王渊希望让各省都司负责考核。

  都司也是武官,杨廷和想彻底夺权,建议乡试由巡按御史负责。

  王琼是知兵之人,当然站出来反对,那些小年轻巡按御史晓得个屁!

  朱厚照也知兵,笑道:“武举乡试,便让各地都司主考,此事不需要再议。”

  在王渊设定之下,大明武举流程终于完善起来。

  武举县试,文官知县主考,选出武秀才。以武艺为主,但必须识字写文章。

  武举乡试,武官都司主考,选出武举人。不但要有武艺,还得熟读兵书,通晓战阵之法。

  武举进士,中央文官主考,选出武进士。以文考为主,必须通晓韬略。

  武举殿试,皇帝主考,钦点武状元、武榜眼、武探花。此三者,可直授从五品、正六品武职,而且必须是实权武官。

  如今还只是在大宁都司安置武举官员,若此法能推行全国,则各地武官都将被文官掌控。因为四级考试主官,有一级是皇帝,有两级是文官,只有一级是武官——其实是被中央控制。

  为文官集团争夺利益,杨廷和又怎么会反对?

  文官中的有识之士,一直在为此而努力。可惜武官集团虽无话语权,却在地方根深蒂固,阳奉阴违把多次改革给搅黄了。

  以至于,王渊都不敢推行改革,只敢在新收复的地盘上搞试点。


  (https://www.173xsv.cc/2325_2325608/605612278.html)


1秒记住一起上看小说:www.173xsv.cc。手机版阅读网址:m.173xs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