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上看小说 > 谢家皇后谢宁 > 二百八十九 出宫

二百八十九 出宫


玉瑶公主对饮宴毫无兴趣,也没那个耐心应付旁人的试探和讨好。

        她还是头一回到清露池边来。天阴着,湖面上起了雾。现在正是绿树葱郁的时候,可是现在从高处的清风台往远处望,绿树丛中有星星点点的彩色,红的紫的黄的,都是宫人和嫔妃们系上去的彩绦和香囊。远远望去就象绿叶间绽开的花朵。

        每个花朵般的香囊里都装着一个人的心愿。

        原来人人都有心愿要求。

        人可真贪心。

        就连她自己也是一样。

        她祈愿父皇平安,希望皇兄身子康健,长命百岁。希望娘娘顺顺当当生下孩子,不管是弟弟或妹妹都好。

        算一算,她的心愿也不少啊。

        甘熙云同她坐得近,两人小声聊天,夹杂在丝竹曲乐声中,也没有人注意得到。

        “你做什么老揉搓手腕?”

        甘熙云小声说:“这几天写字写得太多。”

        “杨师傅罚你了?”

        可是她俩一同上课,甘熙云要被罚,她肯定会知道的。

        “不是。是有好些宫人,想把心愿写在纸上,可是又不识字不会写,我替云光楼洒扫的小宫女写了之后……”

        玉瑶公主已经明白了,口子一开,那其他人就大着胆子过来求恳她帮忙了。

        一个两个没什么,十个八个大概也还应付得来,可单是云光楼伺候的宫女就有几十,甘熙云到底写了多少张啊?

        “活该,下次别这么瞎好心。”

        “虽然说写的累,可是一年也就这么一回,她们有家回不得,见不着亲人的面,一年到头劳作不休,女儿节一年就这么一回。”

        虽然她帮不了别的,能帮她们把心里的祈愿写下来,让她们高兴一天也是好的。

        玉瑶公主对这饮宴十分不耐烦,她已经同大皇子说好了,赶在午时之前就出宫,等宫门落钥之前赶回来。

        连甘熙云都对这趟出宫格外期待。

        说起来,她来京城也有半年了,可是倘若问她京城是什么样,她却是茫然无知。从进京她就进了宫,宫墙外的一切她都没有见过。

        今天能有机会出宫一趟,就象她说的,一年只有那么一次机会。更何况这次出宫是皇上首肯,白公公安排的,随同大皇子和公主殿下一同出宫,去的还是贵妃娘娘的舅舅家,自然无须有太多顾忌。

        玉瑶公主早坐不住了,硬是按捺住性子待了多半个时辰,看了几场教坊司精心排演的歌舞,凑到谢宁跟前同她说话。

        谢宁早知道她坐不住。

        她如玉瑶公主这般大的时候,女儿节的时候玩的可要高兴多了。

        “去吧,记得早去早回,要听你皇兄的话,可别乱跑。”

        对玉瑶公主来说,谢宁真不担心她惹祸。就她也惹不出什么皇上抹不平的祸事。只担心她磕着绊着摔着她自己,更担心她把自己弄丢了。年年女儿节都听说有姑娘被拐了去,却没有听说有几个被拐了还能再寻回来的。

        京城自然比别处要好得多,每到这样热闹的节庆之时,街头巷尾都有巡检司加派的人手,大的坊市街口还有水龙队候命。可即使是这样安排周详,谢宁还是不太放心。

        要说大皇子出宫去,谢宁是没有什么好不放心的,玉瑶公主就不成了,她是个姑娘家,她还没有大皇子那么听话。

        玉瑶公主心里要乐开花了,脸上还要绷着,和甘熙云两人手拉手的往外走。

        谨妃扭头看了一眼,她早知道玉瑶公主念书的时候自己寻了个伴读,而另一个伴读则是明微公主之女乔书棠。

        这让谨妃心里很不痛快。

        明微公主从以前起就会看风向,攀高枝儿。淑妃在时她巴结着淑妃,淑妃一倒她又利索的掉个头巴结上了贵妃,儿子女儿都送进宫来做伴读。

        谨妃可不会承认自己是吃不着葡萄才说葡萄酸的。但是在她内心深处,却时时刻刻都有这样的念头盘距。

        明微公主为什么不来巴结她呢?

        就算玉玢过两年也开始读书了,到时候也不能象玉瑶公主这样有公主之女做伴读,到底是比不上了。

        她却也不想想,乔书棠比玉瑶公主已经大着几岁了,给她做伴读凑凑和和还说得过去。可玉玢公主才多大?等她进书房念书?那会儿乔书棠怕得预备着定亲出嫁了,还当门子的伴读?

        玉瑶公主没从正门出去,她出了右边侧门,就看见前面有个中年太监带着几个教坊司的伶人走了过来。其中一个手里抱着琵琶,那身打扮上红下绿,说得好听象出水莲花,说得难听些,真也就俗艳二字可以形容。

        看见玉瑶公主她们过来,领头的太监连忙打躬问安:“见过公主。”他身后跟的伶人们也纷纷行礼问安。

        玉瑶公主停下脚步,看了那抱琵琶的女子一眼。

        教坊司玉瑶公主不熟,她熟悉的只有王默言一个人。但这几个人里却有一个她认得的。

        是和王默言关系很相熟的那个赵苓。

        王默言一直教授大皇子音律,虽然他现在不常往永安宫来了,玉瑶公主心里还是忍不住要把他划成永安宫的“自己人”。连带着,对于和王默言走的近的赵苓,玉瑶公主也不象对别人那样视若无睹。

        她看了这几个伶人一眼。

        除了领他们过来的这个中年太监,另外几个伶人都是一身跳舞的装束。

        甘熙云看出来的更多一些。

        那几个跳舞的伶人都更加年轻貌美,但这个抱琵琶的伶人却显然已经不年轻了。教坊司这种地方十来岁才是正当年,过了二十就不新鲜了,更不要说这个赵苓看起来说不定都有三十岁了。

        她紧紧抱着那把琵琶,太过用力,手指都有些发白了。

        可能今天这个演奏的机会对她来说已经不易得了。

        玉瑶公主看了她一眼,朝她微微点了下头:“赵娘子今天要弹什么曲?”

        赵苓愣了一下,一时间竟然好象傻了一样没有答话。那个中年太监微微转头瞥了她一眼,赵苓旁边一个臂上缠着红绸披帛伶人大着胆子应答:“回禀公主殿下,赵娘子等下要弹的是双鸾曲。”

        玉瑶公主没理会她,吩咐那个太监说:“天气太热,她们候场的时候让人送些凉茶蔬果吃。”

        太监忙不迭的应着,又恭维玉瑶说:“公主真是心善。”

        玉瑶是不太懂这些,但是以前她听娘娘这么吩咐过。

        换了旁人她才顾不上说这些,急着想出宫呢。说这么一句也是看在王默言的面子上。

        甘熙云也认得王默言,她进宫后听人提过赵苓,但这还是头一回见着真人。

        云光楼伺候的宫人们不象在别处伺候的那么小心,这里的管束相对来说宽松得多。

        她们之中就有人暗中对王默言有些意思,对赵苓很是不忿。说王默言对她根本没有那个意思,可她仗着两人十来年相处的情分,非霸着人不放。她也不想想,王默言已经蒙皇上破格拔擢,脱了宫籍,现在大小也是个官身了。倘若王默言真对她有意思,还不想办法给她脱了籍?两人要是成了家,她就不用象现在一样,还要老皮老脸的跟一帮小姑娘挤着一起献艺登台。

        宫人们能接触到的男人太少了,生活也太枯燥压抑,对一点点男女间的事情都不遗余力的谈论不休。

        玉瑶公主拉着她加快了脚步。

        “咱们先去换衣裳,皇兄多半已经在等着了。”

        甘熙云抿嘴一笑,也跟着加快了脚步。

        玉瑶公主换上了一身男装,和大皇子站在一起看来真象是兄弟两个。哥哥儒雅,弟弟俊秀。甘熙云也换了一身儿衣裳,出去玩自然不能和在宫里穿的一样。

        一切准备停当,大皇子陪着两个姑娘经文昌门出了宫,一路没停往林家去了。

        车走的并不快,街上比平时多了不少车与人。会过女儿节的可不止小姑娘,甚至已经满脸褶子一笑就变成一大朵菊花的白发老妪也不鲜见。甘熙云看见两个有年纪的女人挽着篮子,头上戴着红花,脸上搽着红红的胭脂,但是她们的笑容并不象面容一样苍老,正相反,她们和身旁来来往往的年轻姑娘们笑得一样欢快。

        甘熙云忽然想起了留在家乡的袁妈妈,她是甘熙云生母的奶娘,甘熙云小时候也是她照顾的。临上京前,甘熙云把她托给伯母了。

        袁妈妈就是那么一个整天都笑眯眯的人。不管生活再不如意,她也似乎总能从这苦水里品出别人不知道的甜意来。以前过女儿节的时候,她给甘熙云头上戴花……袁妈妈有年纪了,心里有时糊涂有时明白,她有时候说着说着话,就把甘熙云当成了她曾经照料过的另一个小姑娘,甘熙云的母亲。

        甘熙云喜欢听她说那些絮絮唠唠的话,即使袁妈妈说的颠三倒四前言不搭后语,她也听的津津有味。

        还有一个人和她一起怀念早逝的母亲,并不是所有人都已经将她遗忘了。


  (https://www.173xsv.cc/2330_2330209/16015171.html)


1秒记住一起上看小说:www.173xsv.cc。手机版阅读网址:m.173xs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