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上看小说 > 南明鼎革全文小说 > 第173章 大悲寺事件

第173章 大悲寺事件


  而在这个时候,外面形势再次发生巨变,过去四省总督府对义勇军多加安慰,现在看到杨麟公然拒绝南北夹击之策,王应熊大怒。

  二月上旬,钦差大臣、内阁大学士、四省总督、督师王应熊的名义,请旨委任杨麟为四川左布政使,川北总兵。

  委任钱邦芑为四川按察使,义勇军监军

  殷承柞、赵司炫、徐孔徒为参议

  范文光为顺庆府知府,谯应瑞、冯有庆、杨成、杨威为游击将军…..

  令其择期西征,以讨伐盘踞在四川的大西军流寇。

  看着这份公文,茫然的接过各种印绶,杨麟面色铁青,思潮汹涌。

  连续碰壁之后,看来这王应熊对自己忍耐已经到了极限,公然采取明升暗降的原则,将自己从颇有实权的顺庆知府提拔为四川左布政使。

  而另一方面,考虑到义勇军特殊性,王应熊也不想将关系搞僵,大力提拔能够共事的钱邦芑、范文光、殷承柞、赵司炫诸人。

  众人分立两侧,大家禁若喊声,大气不敢出,生怕出现什么纰漏。

  见众人如此,杨麟将印绶重重的放在案几道,叹息道:“唉,大家都说我们这位四省总督重名位,但这次他实在误解本人,居然来一个明升暗降,真的是煞费苦心啊。

  本人所坚持的,是如何保全四川,免受鞑虏祸害。

  想当年蒙古鞑子入川,烧杀抢掠,老人提起都伤心流泪。

  贺珍部看似旗开得胜,在关中颇有斩获,但他那两万不过是乌合之众,再加上后方不稳,蛮清鞑虏不反对则已,若是反对,必败无疑。

  到那时若蛮清占领汉中,我等诸公虽有吴阶、余阶诸公之能,要想回天,也会事倍功半啊。”

  刘鳞长拱手道:“大人,既然督师王公,川陕总督樊公如此决策,我等遵命就是了。”

  用眼角余光扫了扫下首的刘鳞长,叹息道:“刘兄,各位大人,大家可能以为我贪婪权势,贪婪权位,但我所作所为,何曾为私,不过是为普通老百姓找一条出路而已。

  既然四省总督督师王公见疑如此,罢了罢了,我解甲归田,携娇妻、带郡主告老还乡,颐养天年罢了。”

  众人大惊,大家纷纷跪下,口口声声相劝。

  杨麟站起来,长叹道:“刘兄,各位大人,大家扪心自问,自从钱监军、范知府任职以来,我何尝不是鼎立支持?

  流寇现在控制CD府、嘉定府、潼川州、龙安府全境,控制叙州府、保宁府大部,但这两年CD平原水患不断,再加上张献忠强征豪强、读书人到CD就近看押,张献忠不过是冢中枯骨而已。

  四省总督、川陕总督等朝廷大员眼里只有四川战事,而没有考虑关中战事、汉中战事可能影响,真是让人感慨万千。”

  刘鳞长下首拱手道:“大人,督师王公、川陕总督樊公等人听到张献忠残害百姓,几乎忧愤成疾,万望大人能够谅解。”

  殷承柞也跪下劝道:“大人,义勇军乃你一手所创,川北民众乃你只手所救,若大人就这样告老还乡,难道你忍心看到义勇军就此解散,难道你忍心民众再次遭到土暴子、流寇所荼毒吗?”

  众人大哭,杨麟内心暗喜,显得颇为无奈道:“罢了,罢了,蛮清入川看来难以改变,孤臣既然难以回天,我又有何办法呢?

  但无论如何,胸中所思,脑海所忧,不吐不快。

  如今汉中不稳,蛮清随时可能由汉中入川,如此全川势必震动,其威胁远在张献忠之上。

  除此之外,大西军刘进忠、赵荣贵盘踞保宁府、龙安府,威胁我义勇军侧背,如此不稳,若我率军西征,必然四面受敌,甚至可能危害我万余忠义将士的安危。”

  大家当然明白杨麟所言为实情,但另一方面又慑于四省总督王应熊权势,又不敢公开反对。

  在表达不满之后,杨麟以刘进忠、赵荣贵威胁在侧为名,一面让钱邦芑、殷承柞等人名义声言只有解除保宁方向威胁才可西征,一面积极部署进军保宁府。

  刘进忠是围魏救赵,但围攻蓬州一个多月下来全军进展有限,现在大军疲惫,全军上下士气低迷。

  杨麟当然不会回师救援蓬州,如今最好的方式就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对刘进忠也演出这一出。

  二月中旬,在经过一个半月剿匪,巴州地面逐渐安定下来之后,杨麟率军进入保宁府。

  留下杨秉义第5团、马鸣銮第9营驻防巴州、达州,稳定地方秩序,杨麟亲率护卫团、龙之帧第3团、冯有庆第7团、景可勤第6营浩浩荡荡回师杀向阆中。

  在路上探马来报,张献忠在上月残杀数百书生。

  杨麟大惊,整个人从马背上跌下,在众人搀扶之下重新站起来之后,整个人面色卡白,口中喃喃细语。

  众人乱成一团,护卫临时搭了一个小竹椅,杨麟坐在上面,良久才稍稍恢复过来。

  看着茫然不知所措的探马,杨麟问得非常细,生怕错过什么细节。

  面对各地风起云涌的再起义,张献忠听信右丞相严锡命的意见,读书人是士人的表率,牢牢控制地方民意。

  各地再起义风起云涌,实在是天下大乱断了读书人生计,实在是大西军入川以来屠戮大明官员寒了天下读书人之心。

  为今之计当给读书人以希望,大西朝廷开科取士,录取地方俊杰,如此相互影响,势必影响一大片。

  张献忠一听有道理,当即下令开科取士,派出使者前往辖区内各县,限令地方读书人克期参加,不得推辞。

  如此在战火纷飞的明末四钏出现一道奇观,一个个读书人提着笔墨纸砚,背着厚厚的四书五经赶往CD,其人数之盛,堪比太平盛世。

  张献忠比照朝廷规格,在考生中取了状元、榜眼、探花。

  但科举考试并没有挽回大西军颓势,也没有达到真正收揽民心之目的,在与明军交战中大西军反而愈来愈不利,整个战场呈现胜少败多的局面。

  张献忠越来越感到窝火,而新科状元春风得意,成天只顾着炫耀自己文采,炫耀自己武艺,不能为新朝分忧解难,而且让张献忠感到颇为难受。

  今天状元公前来拜见,满口文绉绉的,在众人一番解释下才明白其中寒意。

  明天官吏传来消息,状元公春风得意,修房纳妾。

  这天川南传来川陕总督樊一蘅、总兵杨展进兵的消息,而这个状元公实在不知趣,满嘴孔子孟子什么的,惹得张献忠无名火发作,当场让手下兵丁将其打发掉。(杀掉)

  本来新科状元公遇害应该为留在CD的诸多贡生提一个醒,谁知道祸不单行,在这个时候居然侦得有蛮清奸细混迹贡生中间,现在正联络众人反抗大西。

  而给蛮清送信的恰好是一个读书人,就像现在同学一样,那个读书人没有多少同学,恰好其中有一两个败类听到蛮清招降,看到大家被张献忠软禁,居然密谋联合蛮清,反抗大西军。

  张献忠将这帮读书人聚拢到CD,关押在一起,一则对这些读书人颇不放心,再则有就近看押的意思。

  我心向明月,明月照沟渠,一心想招揽读书人的张献忠感到自己好心当成驴肝肺,自己这几个月给这些读书人好吃好喝,将其招揽到CD供养起来,现在居然有人背叛自己。

  一个人背叛自己还可以谅解,但这蛮清细作居然在读书人中大行其道,活动这样长时间也没有那个报告自己。

  派出中军都督王尚礼带领兵马包围大悲寺,先是声言只求反叛之士,让大家相互举证。

  在宋明时期,读书人还是蛮讲气节的,现在让当众指出叛逆之人,这些读书人当然不敢。

  张献忠大怒,当即让军士将这些读书人一一揪出,全部杀害在大悲寺前面。


  (https://www.173xsv.cc/2391_2391018/398328775.html)


1秒记住一起上看小说:www.173xsv.cc。手机版阅读网址:m.173xs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