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上看小说 > 山沟皇帝小说 > 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废除科举

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废除科举


  想要找一个能胜任分管教育等事务的御书房值班大臣,可真不容易,看看这都上的什么折子。

  最让李轩冒火的就是工部左侍郎递上来的折子,说什么如今的教育事务还存在着极大的短板,基础教育已经是逐步发展了,但是高等教育还是停留在十年前的水平。

  他在折子里重点建议发展高等教育,尤其是四年制大学,要在五年内新建立至少二十所大型综合四年制大学,同时对现有的十多所四年制大学进行扩招。

  提出了要把四年制大学生的在校生数量翻十倍以上。

  看到这个,李轩就直接给他打了个大大的叉!

  突然培养这么多精英大学生,你让大唐帝国拿什么位置去安排他们?

  难道不知道上流社会一个萝卜一个坑啊,每年招收的新官员数量就这么多,那些一流企业的高端职务就这么多,现在的四年制精英学生毕业后,安排的都有些勉强了,你还想要扩招十倍。

  这些扩招多出来的学生,毕业以后当不了官,成不了企业高管,然后跑去造反怎么办?

  大学是要扩招的,高端人才也是需要的越来越多的,但是得一步一步走,随着帝国经济的逐步发展,高端人才需求量大了,有足够的社会资源供养更多的高端人才了,那个时候才是培养更多高端人才的时候。

  但是你的社会还无法接纳众多新中上流阶层的时候,这些多出来的精英学子就会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分子。

  你真当这些受到了高端精英教育的人都是老实人,当不了官,当不了企业高管,无法跻身进入社会的中上流阶层的时候,他们会乖乖的进工厂当工人、回家种田啊?

  当这些人的述求无法得到满足的时候,很容易埋怨社会的好吧!

  李轩一直都是坚定的施行高等精英教育制度,就是为了防范这种情况的出现,虽然每年的三年制和四年制大学的毕业生都在增加,但都是在一个可控制的范围之内,是随着帝国国内的民生社会经济发展而逐步增加的。

  所以如今的这些学生毕业后,现有的社会资源足以接纳并供养他们成为新的中上流社会阶层。

  不过呢,这种政策只能是默默的做,不适合公开宣扬,至少李轩或者马维,从来都是不会说什么限制高等教育的,他们是在其他方向进行限制。

  比如说提高老师的社会地位以及薪资待遇,然后很自然的学费就上涨了嘛!

  学费上涨之后,小学教育阶段的老师都是普通老师,待遇虽然不错,但是也没有大学里的老师那么高,此外还有中央以及地方财政的补贴,所以在大唐帝国里,小学阶段的基础教育并没有收到老师待遇上涨而变的稀缺,反而是因为帝国十多年来的持续推动,让小学教育阶段变的快速普及起来。

  早些年的大唐帝国,定下的目标是每个县都至少建立一所小学,随后又是把这个目标提高到每个镇都必须有一所小学。

  除了数量庞大的官办小学外,实际上大唐帝国还有众多的私立小学,这些小学大多数都是旧时代的各种私塾,经过了教育部门的审查批准后,得以按照官方指定的学制标准进行教学,官方承认学生在这些经过审查批准的私立小学的学籍以及学历。

  而这种私立小学的数量还非常的庞大,其总数量比官办的小学还要多呢。

  所以说,即便是教育费用普遍高昂,不过对于小学阶段的影响并不算大。

  真正有影响的是中学阶段以上,而且越往上越大!

  学费高昂,学校少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不过虽然学费高,学校的数量少,但是在中高等教育上,大唐奉行的集中力量办大事,所以会为每一所中高等学校提供最优化的教育资源,让学生接受最佳的教育。

  简单来说,小学阶段是普及教育,而中学以上则是贵精不贵多。

  但是现在,这人却是提出一下子要把四年制的大学生数量增加十倍以上,让李轩直接在心里咒骂,这个大傻叉!

  这人,这辈子是别指望能够成为御书房值班大臣了,甚至后头也别指望升任当什么尚书啊,熬几年就滚回家!

  身为帝国高官,竟然一点政治觉悟都没有,简直无法容忍!

  不过虽然大多人都是让李轩不太满意,但还是有少数几个人让李轩觉得还行,只是这几个人里,最让李轩满意的却是有着一个身份非常特殊的人。

  这让李轩一时间是难以抉择!

  让李轩比较满意的有两个人,其中一人是外务部尚书戴玉刚,这人提出的教育方针看似平淡,甚至一点亮点都没有,通篇都是说现在的教育方针有多好,今后教育事务要做的就是把现在的教育政策持续下去云云,当然了,如果仅仅是这样,他也无法打动李轩。

  因为不少人都是这么说的,说如今的教育政策在圣天子的指示下,已经是非常完善了,不需要变动云云,总之是变着花吹捧李轩。

  这个戴玉刚之所以让李轩比较满意,是因为他在教育事务的另外一大块上,也就是科举上提出了新的见解。

  戴玉刚在折子上洋洋洒洒写了一万多字,关于科举这一块上的内容就是占据了八千多字,和其他人基本上都是反过来的。

  在科举上,他认为如今的乡试、会试的制度,虽然已经是达到了一千多年来最佳的制度,但是却已经是无法符合大唐的现代教育发展了。

  因为目前的大唐科举制度,如果想要当官,就必须参加科举,并通过会试,甭管是各省道会试还是承天会试,都必须考中后才能够当官。

  而传统科举学子参加会试,必须要有举人功名,但是在大唐,除了举人功名外,拥有大学学历(四年制以及三年制皆可)也是可以直接参加科举。

  而最近几年,能够考中的学子,几乎清一色的都是大学生,传统意义上从乡试里考中举人,然后再参加会试并中试的学子,已经是非常少了,很多省份的乡试,基本上依旧是流于表面。

  此外,地方上的县试、院试、乡试这一整套的流程,也是和现行的学校制度相违背,因为学生要读书的话,本来就要从小学一路考上中学,然后考上预科,再考取大学或者是大专。

  这本来就要一路考试上来了,这再多搞一套地方科举的流程,几乎是重叠了,而实际上如今的地方各种乡试,基本上都是流于表面了。

  很多读书人,想去考就去考,一些有志气的读书人,都是懒的浪费时间去参加什么乡试,而是直接苦读,然后报考大学。

  为此,戴玉刚提议,为了符合新时代的教育发展,废除地方的科举考试(县试、府试、院试、省试),只保留会试。

  同时生员、举人以及进士等功名和现有的各种学历重叠乃至冲突,建议统一化,废除旧的秀才等称呼,改用学历称呼,比如说小学生,中学生,预科生,大专生,大学生等。

  而进士、博士等功名也是一律废除!

  不得不说,这个戴玉刚的想法很大胆,大到李轩都是有些惊讶!

  虽然说他提议的这些改变,其实并不会根本上的改变大唐的现有教育以及科举制度,因为戴玉刚自己都说了,如今地方上的科举考试已经是流于表面,根本没啥用了。

  这改的,更多的还是称呼上的改变,或者说是观念上的改变。

  而这事,哪怕是李轩在过去二十年里,其实都没有去动的。

  虽然他搞现代教育体系,搞了各省会试以及金陵会试,其内核基本上已经是和后世的教育制度以及公务员考试非常相似了。

  但是对于传统的称呼以及一些观念,李轩依旧懒得去搞。

  反正不改也没什么影响,还不如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而这个戴玉刚,却是打算挑战人们的传统观念,想要彻底废取消秀才、举人、进士等一系列的功名,直接废除地方科举。

  不得不说,这个胆子还是比较大的。

  而且更关键的是,这个人戴玉刚可不是什么新式教育以及科举制度下成长起来的人,人家可是正儿八经的传统读书人,前明进士出身,大唐王师进军江南后,他就是和众多前明官员一样投了贼。

  然后一步一个脚印,慢慢的爬到了外务部尚书这个职务上。

  算起来,他也应该是前明降官里,混的最好的一个了。

  而这样的一个传统读书人,正儿八经的前明进士,竟然是高举着改革的旗号,打算把传统科举彻底送进垃圾堆,不得不说,这想法很大胆。

  除了戴玉刚外,还有一个人也是引起了李轩的注意,不过这个人倒不是人们传统意义上的中枢重臣,而是地方大员!

  此人就是现任广东巡抚周毅然,这个人也是大唐帝国里比较出名的一个封疆大吏了,早年的履历不说,光光是巡抚,他就干了四任,先后在皖北、河南、湖北、广东担任道员、巡抚,历时十三年之久!

  


  (https://www.173xsv.cc/3081_3081906/446211529.html)


1秒记住一起上看小说:www.173xsv.cc。手机版阅读网址:m.173xs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