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上看小说 >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 第894章 被神话的王文龙

第894章 被神话的王文龙


金秋九月。

王文龙来到田边,看着已经饱满的稻谷。

这些稻子在王文龙眼中绝算不得良种,和他记忆中后世的水稻相比,这些稻子的茎杆太粗壮,茂盛的枝叶消耗了大量养分,而且看倒伏性能不强,动辄得病。

但在鸟粪肥的催促下,这些稻子的产量显然比本时空,其他地方的亩产要多得多,布满平原的金黄稻穗已经能引得这年代绝大多数农民眼睛发直。

在田地中收割的佃农满面笑容,今年他们不光吃喝不愁,还能因为大灾粮价提升而得到一份不菲收入。

王文龙却是颇为担忧,因为他刚刚收到熊廷弼的信。

熊廷弼也不知从哪打听到王文龙在台湾岛上开荒,而且台湾岛今年的粮食产量非常高,信中他以辽东御史的身份,请求王文龙往辽东筹措些粮食赈灾。

巨熊廷弼所说,辽东的局势已经因为缺粮而接近不可控制。

万历三十八年这一场旱灾的灾情比他想象之中还要严重。

王文龙救不了全天下的灾民,但辽东之地太过紧要,而且辽东的人口也不过几百万,他在台湾岛上能够筹措出来的余粮,对于缓解辽东灾情能真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自己是不是该动身去一趟辽东了?

王文龙拿着稻穗发呆之时,王阿难蹦蹦跳跳的跑过来。

平时小美对这个儿子要求十分严厉,相比之下王文龙则是慈父的角色。

王文龙抱起儿子,王阿难看着王文龙手中的麦穗,好奇问道:

“爹爹,别人家做老爷的都是整日读书,为什么爹爹整天都在田地中忙碌?”

王文龙抱起儿子,问道:“你听谁说的别人家做老爷的整天读书?”

“阿娘说的,他说我以后要当老爷,就要好好读书,要不然就得下地受苦。”王阿难老实回答。

王文龙问儿子道:“阿娘可曾告诉你读书是为了什么?”

“为了学做人、学明理。”

王文龙点点头:“王阿难可曾见到福州城里那些没饭吃的流民?”

“见过的,”王阿难说,“我在街角见过他们,他们家的哥哥姐姐,比我大了几岁,却比我还矮,看着可怜。阿娘叫我不要看,拉着我就走了。但我还是觉得他们可怜,悄悄请平保伯伯给他们送了东西吃。”

王文龙道:“这就是了,读书明理,为的就是要有这样仁爱之心,周急救穷。阿难看到那些流民可怜,阿爹也是一样想法,阿爹之所以天天在田地中,就是想要种出更多粮食,把他们都救回来。”

王阿难若有所思,接着便是一脸敬佩的看向王文龙。

“阿爹真利害,那些可怜人阿爹都能救得活?”

王文龙摇摇头,道:“阿爹这一辈子也不一定救得过来。”

“那怎么办?”

王文龙看向王阿难:“只能等你们长大,你们这一辈人会继续研究种地的知识、做工的知识,种出更多粮食,建出更多工厂,让那些吃不饱饭的人可以吃饱,那那些没地种的人可以坐大海船到别的地方去种地。”

阿难眨眨眼睛,尽力理解:“就如我们从福建来到打狗一样?福建的土地好生窄小,打狗港的土地却是跑也跑不尽。”

王文龙点头道:“就是这样,不过世界远不止一个打狗,天下的土地还多着呢。”

王阿难突然说:“我长大也要造大海船,带着吃不上饭的人,到好远好远的地方,让大家都有地可以种!”

王文龙闻言哈哈大笑,捏了捏儿子的脸蛋。王阿难眼睛望着远方葱郁的田地,幼小的心灵中却仿佛许下了什么愿望。

……

九月中旬,王文龙终于决定去辽东。

第一步是去福建筹措粮食。

王文龙和郑士表所乘坐的船只在泉州靠港,就在码头上人山人海,不少人手中都持着香烛,特别是当王文龙下船之时,人声顿时鼎沸。

“不要闹,不要闹!”负责现场秩序的衙役一脸紧张。

许多人就要往码头边冲来,还有人激动的跪下。

“建阳先生!你法力无边,救救我孩儿的病吧!”

“建阳公,我家就要断炊了,求你赐我些粮食吧!”

一些灾民跪在地上就开始磕头。

“这怎么回事……”郑士表看着这场面都吓傻了,一脸疑问的看向王文龙。

“建阳先生,快上马车!”现场欢迎的官员则是立刻察觉出不对,绝不能让王文龙在码头上停留,要不然说不定激起什么乱子。

王文龙也反应过来,走下甲板后一言不发忙上了马车。

驾马车的车夫也知道情况紧急,对车中说了一声:“建阳公坐稳些!”便立刻甩起鞭子。

三匹马拉着的大马车飞奔起来,跑出了推背感。

王文龙在车中颠的七荤八素,掀开窗帘往外看,旧建泉州府的街面上多了许多流民,男子多是跪在路边磕头行乞,家中的老人孩子以及女人则衣衫褴褛,神情委顿的坐在庐棚草席之下,等待家中男人讨回食物。

远远还能看见路边多了几个烧婴塔,化人的烟气熏的人眼睛疼。

街面上偶尔见到几家粮店,无不是封了一半门板,有人守在门口,只许买主一个一个进入,这是为了防止有人结伙进店抢粮。

灾荒之年的景象处处皆是。

不过好歹没有出现满地路倒的情况,更没有见到被啃食的残缺不全的尸体,说明虽然粮食不够,但是饿死的人还不算多,还不至于到人相食的地步。

一路来到泉州府衙,王文龙总算下车,连忙询问泉州府:“刚才码头之上,究竟是怎么回事?那许多人叫我做什么?”

泉州知府叹了口气:“荒灾之年,百姓困苦,无处发泄,故而烧香求告,是本府治理无方,连累百姓也。”

万历三十八年这一场大灾,原本福建也是重灾区之一,原历史上泉州府的情况要比现在惨的多。

变化起于几个月前的鸟粪石推广,漳泉等信息较为通畅的地区、特别是泉州府周边,很多农田都开始使用鸟粪肥,这种肥料的肥力只用了几个月就已震惊福建。

台湾增加的粮食产量以及鸟粪肥的使用大大缓解了福建灾情。

而之所以会出现码头上的场面,是因为在大灾之年人心浮动的情况下,王文龙和鸟粪肥的故事也被添油加醋,讲的画风突变。

(本章完)


  (https://www.173xsv.cc/4211_4211104/11110231.html)


1秒记住一起上看小说:www.173xsv.cc。手机版阅读网址:m.173xs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