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上看小说 > 千年世家:从商鞅变法开始崛起最新章节 > 第333章 时间从来不饶人

第333章 时间从来不饶人


新帝登基之后没有对朝堂上的人手做什么太大的改变,毕竟先皇对朝堂的布置很多都是按照刘进接班来处理的。

    顶多是这位新天子登基之后,在一些重要的地方搁置了几个自己的人。

    这是正常的。

    陈多病坐在丞相署中,神色总是带着些许的疲惫。

    一年年的过去,一天天的过去。

    日子总是在寻常的时候默默的流逝,如同门前的流水一样,再也没有重新复返的时候。

    泥菩萨丞相还要继续做下去。

    朝中的大臣们对于朝堂上的变化,似乎有所发觉。

    陈氏的影响力在消退,而且是陈氏自己主导的消退。

    所有人都察觉到了这一点,但任何人都没有点明这一点,他们明白,这是陈氏惯用的手段了。

    盛极而衰的道理所有人都知道,没有人、没有世家可以长盛不衰的一直持续着。

    在这种情况下,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急流勇退。

    然而不是所有人都有急流勇退的勇气、信念、以及能力。

    是的。

    急流勇退四个字说起来十分容易,但做起来却是千难万难。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你想退,上头的人、下面的人能让你退么?

    你、或者说你这个世家这么昌盛,倘若你隐藏到了阴影处,那么天子该如何防备你呢?而任何人在朝堂上都绝对不会是一言堂、哪怕看起来像是一言堂也是一样。

    就像陈氏以及政治家的子弟们在朝堂上挥斥方遒,但儒家、纵横家、墨家等诸子百家的学子也立于朝堂之上,他们的声音虽然微薄,但却并不是不存在。

    若是你隐退了,皇帝短时间内从什么地方寻来另外一个你,来制衡朝廷呢?

    自古,权力就是平衡的游戏。

    这一点,从未改变过,也绝对不会改变。

    除了天子之外,下面的人也同样是阻碍的一個重点。

    伱站在那个高高在上的位置上,这是多少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如今你想退就退了?那他们呢?他们的努力呢?他们的利益怎么办?

    于是,一群当初你的帮手就会化作一只只沉浮在水里面的厉鬼一样,紧紧的拉着你的脚腕,想要将你拉下水。

    这就是历代很少有鼎盛之人能够急流勇退的原因。

    他们的“急流勇退”之前,要么是给皇帝当刀,到了皇帝愿意给你一分薄面,许你告老还乡。

    可这种情况下,你的“价值”已经被榨干了,其实不算是什么急流勇退,顶多是苟且保住一条性命罢了。

    要么是自己势力强大,皇帝不得不退让,可这样的结果便是即便是“退”了,也在暗中操控权柄,等到皇帝终于将那一口气缓过来的时候——等待这种人的下场一目了然。

    如今的陈氏却不同。

    陈氏退过很多次。

    陈氏的立场也好、血脉关系也好、门生故吏也行,总而言之,这一系列从当年慎子开学,传播陈子理念,让天下都是学习“陈学”的时候就埋下了“因”,待到陈氏上上一任家主创造出“政治学”后,便得出了“果”。

    以往陈氏的“急流勇退”还会有代价,或者说他们离开之后势力便会稍加削减。

    但从此之后,陈氏即便是退了,也没什么。

    因为满朝都是陈氏的门生,天下都是政治学的子弟,这些人就像是一张蜘蛛网上的蜘蛛,不断的在吐丝、结网,而后依靠着这一张巨大的“政治网”获取自己的利益。

    这个“利益”不单单是“银钱”,而是包罗万象。

    你喜欢钱?想要贪财享受?可以,加入我们这一张大网,我们虽然不会让你贪污民脂民膏,但政治家的子弟中却有豪富天下的大商人,可以为你提供钱财,而你需要做的就是在这张网上发挥自己的作用。

    你喜欢名?想要名流千古,发挥自己心中的才学?可以,加入我们这一张大网,我们这里有无数的官位、可以让你在合适的地方发光发热。必要的时候,我们甚至可以提供一些“贪官污吏”供你扬名。

    你什么都不喜欢,只想要默默的为黔首们付出?为百姓们创造更好的生活?为天下安定而奋斗?那太好了,加入我们吧,我们这里有和你一样的斗士、有最纯粹的政治家!

    政治学以及政治学的弟子们就像是一个蜂巢一样。

    他们并不算是多么的“光鲜亮丽”,可他们却分工明确,让人不寒而栗。

    但天子对这些人并不会过于忌惮,因为他们的“蜂后”——陈氏是他们的主心骨,这群人围拢在这里甚至不是为了什么所谓的利益这种低俗的东西。

    他们的目的是为了让大汉更好,让天子能够更好的统治这个天下!

    这是何等的一种情操?

    天子不理解这种情操,但是历代的天子都十分尊重陈氏以及围拢在陈氏周围的这群人的这些“情操”,甚至还愿意为他们提供便利。

    反对?

    天子脑子又没病。

    他们该干他们的,最后若是出了功劳,能跑得了他这个皇帝?

    不能。

    最后史书上只会说“某朝某代,天子圣明,重用贤臣某某某,某某某为天下做出了什么贡献,某天子当真是有容人之量、且有识人之名。”

    朝堂上的事务更多,更杂了。

    刘进坐在朝堂之上望着下方的人,每一种的笑意更是添了几分。

    他笑了笑,看着端坐在最前方的陈多病。

    摇头叹气。

    他一直觉着,自己的这位舅舅是整个陈氏这么多年来最聪明的一个人,甚至可以说是大智若愚了。

    自己什么都不用干,霍光就把所有的事情都给做完了。

    最后功劳还有他这个丞相的一份。

    这难道不是一种更好的办法么?

    与他的父亲相比,刘进更加的“无为”,或者说不是无为,而是愿意“放权”,他坐在高高的台上,手中拿着钓鱼的杆子,将权力下放,让这群“杰出”的臣子们发光发热。

    而他则是当一个真正的天子。

    坐在台下的陈多病悄然抬起头,看了一眼坐在那里的天子,心中不由得叹息一声。

    当今天子,看似温和仁爱,看似好说话,实则骨子里有武皇帝的遗风啊。

    只是,当今天子比起来武皇帝更加的擅长“伪装”。

    陈多病的眼神有些朦胧,他觉着当今天子比起来先皇、武皇帝、景皇帝,其实更加类似那位如今还在长安城中传播着“善名”的文皇帝。

    文皇帝啊,那是一个神话。

    哪怕如今已经过了景皇帝、武皇帝、康皇帝三个朝代进入了当今的时代,不知多少年过去,长安城中的黔首依旧记得文皇帝的仁和。

    直到此时,陈多病才不得不感慨。

    他还是不如他的父亲啊。

    他的父亲说得对。

    陈氏急流勇退的时机、必须、只能,也一定是这个时候。

    下朝了之后,陈多病锤了锤自己的肩膀。

    他觉着自己的年岁越来越大了,整个人的身体也是有些撑不住了。

    时间从来不饶人。

    后世的史书在写“孝成”皇帝这一朝的时候,都无可避免的有些抓耳挠腮,因为对于他们来说这一朝实在是有些难以言说。

    你说这一朝好吧,但天子就像是一尊泥塑的雕塑一般,轻易不开口;丞相更是在民间有“泥菩萨”的诨号,好像这两位都只是那位“权臣”手中的提线木偶。

    可你要是说这一朝不好吧?天子能够施仁政,民间百姓几乎是回到了文景之治的时候那般安乐,武皇帝和康皇帝两朝不断的对外征战,将大汉的国土扩展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地步,可与此同时,国库也有些空虚了。

    而这一朝只用了短短五年的时间,就已经将国库再次填满了。

    那位“权臣”自始至终都恭恭敬敬,无论是对那尊泥菩萨上司也好,还是对泥塑的天子也好,甚至在最开始的丞相“陈多病”逝世后,那位权臣霍光也没有接手这个位置,反而是恭敬的请陈氏的下一代家主担任丞相之位。

    被那位家主拒绝了之后,又请当时名声很大的“陈左州”,也是陈氏的族人来担任丞相的位置。

    自始至终,若是意见和陈多病、天子相反,霍光就会恭恭敬敬的收回自己的意见,并且思考是不是自己真的做错了。

    如果发现自己的确没有错,就会恭敬的上书请求天子或者陈多病的指点.

    他对于自家的那些族人约束也十分严格,寻常的勋贵若是触犯汉法,霍光会依照律法一字一句的去处理,不会留情,也不会加重处罚。

    甚至有些时候,允许这些人的家人依照律法出金抵罪——当然,只是一些并不重要的罪名。

    这是康皇帝时期出台的一项政策,目的是为了给国库“开源”。

    但如果是霍氏族人触犯了律法的话,那么就老老实实依照律法处理,霍氏不出钱——是的,霍光明确的说了,霍氏不会出一分钱。

    因为霍氏的钱都是干净的钱,干净的钱财不能用来拯救不干净的人。

    这话出自霍光之口,甚至有陈氏族人佐证,无可辩驳。

    霍氏的家风也是为之一振。

    与之相反的是卫氏。

    卫青去世之前,曾经交代过平阳长公主许多事情,所以在平阳长公主还在的时候,其实卫氏的家风还好。

    等到平阳长公主逝世之后,卫氏的家风就开始歪了。

    当时霍去病还活着,提着马鞭揍了卫登他们许多次,但都没有作用,甚至到了最后,卫登、卫亢两兄弟还会梗着脖子问霍去病,若非他们的姑姑是皇后,他这个县尉之子怎么能有如今的成就。

    这样的事情一次两次也还好,但次数多了,霍去病便伤心了。

    于是也不再管卫氏的事情了。

    在这种情况下,这两兄弟便愈加的猖獗。

    龙凤年间的时候,这两兄弟就胆大包天的在供给皇帝的“金酬”中做了手脚。

    被发现了之后,两兄弟匍匐在刘据的面前大哭,悲痛的说自己的父亲去世之后,家中没有那么多的金银了,所以才只能这样。

    那个时候刘据顾念着自己舅舅的恩情,所以高高拿起,轻轻放下了。

    而元始年间,这两兄弟故技重施。

    又做出了这样的事情。

    但此一时彼一时。

    这已经不是征和年间、甚至不是龙凤年间了,当今天子乃是刘进,刘进的舅舅是陈多病,是陈氏,而不是卫氏。

    卫霍也不再是那个风光一时的“外戚集团了”。

    史书中,关于这一段是这样记载的。

    “元始五年,长平公兄弟大不敬,天子大怒,欲杀之。时太师、临光公霍光求之,天子念及故大司马情,而免其死罪。然则,放其于五陵原,世代守茂陵,代代不可归长安。”——《汉书·长平公列传》

    元始十年,一直犹豫着没有立下太子的刘进终于立下了太子,其名为“刘询”。

    也正是这一年,身体一直不太好的陈多病在家中病逝了。

    他的这一生并没有如同他的名字一样“多病”,反而是一生顺遂,无病无灾,一直到这个岁数才离去,也算是喜丧了。

    在陈多病逝世之后,陈氏彻底进入了“蛰伏期”。

    整个朝堂上,除却身为“泥菩萨”丞相的“陈左州”之外,竟然没有一个陈氏的嫡系。

    陈氏的嫡系,都在官渡城中。

    当然了,官渡城只是这座城池的官方称呼,在民间人们更愿意称呼他为“中牟城”。

    取自居天下之中,而为万民之犁的意思。

    牟字在汉代的写法也很简单,是一横下方盖着一个农具的模样。

    人们称呼这里为“中牟”,也是因为在这里人们能够更加放心的耕种和生活,这里的权贵不会像别处的权贵一样站的高高在上,不顾他们的死活。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这句话到了孝成帝时期,已经出现了对应的一句话。

    即

    “民之大事,在耕与成”。

    元始八年的时候,金日磾等人相继辞世,而等到元始十二年的时候,一直操劳的霍光也去世了。

    孝成皇帝站在高台上,一如当年一样。

    可他却知道。

    此时非他时,时间向来不饶人。

    (本章完)


  (https://www.173xsv.cc/4405_4405456/11110799.html)


1秒记住一起上看小说:www.173xsv.cc。手机版阅读网址:m.173xs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