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北宋肉食
“既然要家常,我们就得考虑一下当时的物价。”
白羽取出几种肉:“得益于我们记日记的习惯,直到如今我们也能分析出宋朝时候的物价。”
“北宋时期,一斤羊肉的价格大约在一百二十文左右,换算一下购买力,一斤一百块钱。”
“不过因为宋朝缺少草场的关系,羊肉的价格物以稀为贵也很正常。”
“而一百块钱一斤的羊肉,虽说放到现在也不便宜,不过逢年过节的吃一顿,学着天津人咬着牙来一句:不过了!”
“也不是不可以。”
白羽把羊肉放在面前。
“当然,以上仅限条件还算不错的家庭。”
“根据我分析,北宋时期吃羊肉的心态大约和现在吃大闸蟹差不多。”
“更多是为了尝鲜,否则一般人夹起一块羊肉就会在心里说:这块十五。”
“这块二十。”
“得,这块有骨头,赔三十块钱。”
白羽的表情惟妙惟肖。
宛如想到了自己曾经也有些窘迫的日子。
“而更遗憾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羊肉的价格并没有为了家人们打下来,反倒越来越贵。”
“这里面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面是因为北方江山的进一步失守,失去了更多方便养羊的地方。”
“而更大的原因,则是城市经济的发展。”
“即使宋朝在我国历史上一直处于一个挨骂的地位,但咱们看问题依旧要辩证。”
“别的不说,起码宋朝的市民阶级,生活的是真的好。”
“甚至对比起现在的都市白领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
“据说当时一个临安府就能买下整个世界,这个说法的真假存疑,不过宋朝时候人均的收入,确实也在大幅的上涨。”
“不过根据一些极为基础的经济学理论来说,收入上涨不一定是好事,或者说对于生活水平的提升不一定是好事。”
白羽一边把面前的羊肉切成小方块,一边说着:“如果全世界人都维持之前的收入,你的收入上涨了,那你确实掌控了更多的钱。”
“如果全世界人的收入都同比上涨,你涨的一样,那物价也会一同上涨,一来二去之间购买力是一样的。”
“而如果全世界的收入都变少,你的收入却不变的话,一来二去之间你兜里的钱就更值钱了起来。”
“所以...其实即使南宋的城市再有钱,也逃脱不了这个最基础的经济规律。”
“有诗人写过一首诗,十分通俗易懂,也十分的...直白。”
“那首诗的名字叫:《吴中羊肉价高有感》”
“翻译过来就是,这个叫吴中的地方羊肉太贵了,哥们根本吃不起。”
“他是这么写的。”
“平江九百一斤羊,俸薄如何敢买尝。只把鱼暇充两膳,肚皮今作小池塘。”
“先不说这哥们到底喜不喜欢吃鱼肉,但我们也能得出一个结论。”
“那时候的羊肉价格在九百钱一斤。”
“即使考虑到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我们即使把南宋的总体物价定为北宋的三倍。”
“三倍,不少了吧。”
“那羊肉也得将近三百块一斤。”
“以金言的饭量算,一顿十斤羊肉两瓶伏特加,他就干进去了三千块。”
观众席莫名被cue的金言瘪了瘪嘴。
他甚至能感觉到评委席黑泽幸灾乐祸的目光。
“也许会有人说了,那三百块一斤的羊肉,我不吃就不吃了呗,吃别的也不是不行啊?”
白羽对着镜头笑了笑:“那您可就问到点子上了。”
弹幕里满满飘过:【谁问你了!】
白羽却继续说着:“北宋一斤生猪肉的价格是多少呢?”
“七文钱。”
“也就是说,猪肉的价格在五块钱一斤左右。”
“不过这个说法并不准确,因为这里的记载是生猪的价格。”
“现在如果你从屠宰场买生猪的话,其实价格也差不多。”
“之前说的羊肉,至少也得是处理好的精肉价格。”
“那我们按照现在的物价稍微对比一下,猪肉的价格平均下来二十块钱一斤应该是可以被接受的。”
“这还是比较高的价格,事实上十五块钱就能买到很不错的精肉。”
“只是为了方便计算,猪肉的价格,那就至少是羊肉的五分之一。”
“那你说嘛,到底什么肉吃的比较多?”
白羽看向镜头,没有回答,好像也不需要回答。
他盛起切好的羊肉丁。
又取出一块猪梅肉,这一次切得却是馅。
“这些数据并不是我瞎编的,在东京梦华录里早有记载。”
“当时东京汴梁城的人口大约在一百五十万左右。”
“而开封府每天都有非常多的人,驱赶着从四川收购过来的生猪,供给汴梁城的消费。”
“我还是那句话,古人可能落后,但是古人绝对不傻。”
“起码那时候应该已经有了十分完备的物流体系。”
“毕竟根据记载,一天汴梁城就会消耗掉一万多头猪。”
“考虑到那时候的饲养水平和条件,我估计这些猪不会小,至少也得一百五十斤左右。”
“一个没什么用的冷知识,现在人们喜欢吃瘦肉的习惯,是近二十年来养成的。”
“起码我小的时候家里才会买比较瘦的肉。”
“而听长辈们说,之前请客的时候要是上瘦肉而不是一大盘肥肉片子,那客人都会觉得你们家瞧不起他。”
“起码在供销时代,那时候的肥肉可是比瘦肉贵得多。”
“即使是几十年前都这样,我不相信北宋已经先进到大家都喜欢吃瘦的。”
“要真的这样游牧民族早一千年就能歌善舞起来了。”
白羽嘴角带着微笑。
“所以换算下来,那时候的汴梁城平均每个人一天就要吃掉一斤猪肉。”
肉馅已经切好,白羽又掏出了第三种肉。
牛肉。
“接下来要说的,可能就比较不太好播出了。”
“我相信你们肯定有许多人读过水浒传的,施耐庵这个人吧,虽然说写出的水浒传在四大名着里水平偏低,但水浒传里的细节描写可谓是最真实的。”
“他毕竟在某个军阀手底下当过师爷,脏活累活也都干过。”
“对比起本就是神话故事的西游记,偏向于演义风格动辄大战三百回合的三国,还是颇有种古早青春伤痛文学风格的红楼。(纯玩梗,四大名着都是我国古代艺术的瑰宝)”
“水浒传的真实性达到了他知道刀砍到骨头上会废掉,血衣如何清洗销毁。”
“那动辄拍出一些银两,喊小儿上十斤牛肉筛几碗酒的描写,应该就有其真实性。”
(https://www.173xsv.cc/4717_4717336/11110936.html)
缁旂姾濡柨娆掝嚖,閻愯顒濇稉鐐Г(閸忓秵鏁為崘锟�)閹存垳婊戞导姘晼韫囶偄顦╅悶锟�.娑撶偓濮ら崥搴ゎ嚞閼版劕绺剧粵澶婄窡,楠炶泛鍩涢弬浼淬€夐棃鈧偓锟�
1秒记住一起上看小说:www.173xsv.cc。手机版阅读网址:m.173xs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