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上看小说 > 乐天派流浪的猫的新书 > 第105章 管宁与华歆何以割席断交,有何启示?

第105章 管宁与华歆何以割席断交,有何启示?


割席断交这个典故,讲的是三国时期隐士管宁与他的同窗华韵因价值取向不同,而把共座的席子割为两半,表示绝交不再往来。

  原来该典故的主人公管宁品德高尚,他割席断交的对象华歆,却被认为是趋炎附势贪慕富贵之徒。

  这一定论果真如此?其实不然。

  一、割席断交的由来

  据《世说新语》的记载,汉灵帝时期,师出同门的管宁与华歆曾是邢影不离的好朋友,在一张席上读过书。但后来遇上两件事,两人的友谊一下反转就此搁浅。

  那这两件事到底是什么?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

  第一件事是两人在菜园锄地时,发现地里有金子,管宁当作砖瓦没有理会依旧继续锄地,而华歆则高兴不已,把金子捡了起来,看了又看才扔掉。

  第二件事是两人同席读书时,看见一个坐轿子的官员出现在他们的视线范围,管宁没有理睬依旧读他的书,而华歆却放下书本跑去看那个官员长什么模样。

  管宁见华歆如此羡慕荣华富贵,便与他割席分坐,表示从现在起,"子非吾友也",意思就是你不再是我的朋友。

  这就是管宁与华歆割席断交的由来,后来便成为朋友绝交不再往来的专称。

  二、管宁华歆其人

  不过,管宁与华歆真的就是一个品德高尚一个品德低下吗?

  实则不然。管宁是真君子不假,华歆其实也不是小人一枚,两人都是才华横溢的一代大家,很有建树的天之骄子。

  据考,历史上真实的管宁和华歆都是三国时期的名士。管宁之才,不亚于诸葛孔明;而拜相封侯的华歆更是曹魏政权的大儒重臣。

  他两人还师出同门。这是啥回事呢?还得从他们的生平说起。

  公元158年出生于山东临朐的管宁,是春秋时期齐国名相管仲的后裔,他与公元157年出生于山东高唐的华歆,年少时都曾拜在太尉陈球门下念书,学习成绩都不错,称得上陈老师的得意门生。

  华歆还被视为龙头,经举孝廉出仕后,出任过豫章太守、司空参军、尚书令等要职,后来还得到曹操的欣赏,担任御史大夫。曹魏政权建立后,还出相封侯,实乃"史民感爱之"的一朝重臣。

  从小就是谦谦君子的管宁,则被同学们视为龙尾,自始至终都以高节得到周围的人尊敬拥戴。他十六岁时父亲不幸过世,也不在意面子,不大操大办,节俭安葬了父亲的后事。

  他后来隐居山谷,着力于宣讲人们乐于接受的教化内容,不搞假大空,从而颇受时人爱戴。

  不久,管宁东渡北海郡,欣赏他的公卿大臣公孙度、公孙康、公孙恭等人都曾资赠不少贵重的服饰器物,管宁都原封不动一一退还。

  当时任太尉的华歆,还曾举荐管宁接替,司空陈群等人也上表极力保举,曹明帝亦多次征召希望管宁出山辅佐,管宁始终以隐士的操守上疏辞让,表示草莽之人又身有疾患,难当大任恐负重托,只能隐居潜逸洁身自好以谢了。

  就这样,一直婉拒没有接受任职的管宁,在不违本心躬耕隐士的道路上取得了不朽的辉煌。以讲学为业的管宁亮风亮节的风范并不亚于走上神坛的诸葛孔明,活了84岁的管宁还着有《氏姓论》等文集,他的儿子管邈也不负所望,以博士的才学闻之于世。

  三、启示

  可见,管宁与华歆都是名士高人,实属可圈可点的人生赢家。从两人彼此交集的人生经历而言,作为同学的他们实则志向不同,管宁志在隐士高人方向,而华歆则注重抛头露面的高官厚禄生活。

  他们后来的结局,也实现了各自的人生期许。

  这其实没有对错,也没有高下之分,不过就是志不同道不合罢了。语出《世说新语》讲他们"割席断交",只说明管宁和华歆不是同路人,没有情投意合共同奔赴相向之旅。

  但这并不妨碍他们两人惺惺相惜的同学之情。

  从华歆举荐管宁的情况而言,身居高位的华歆并没有鄙视不在仕途的管宁,反而在意同样灼灼其华的同门,两人的友谊一直珍藏着,并没有真正断交。

  华歆实际上也是"真名士、自风流",他为政从不扰民,深受百姓拥护,小霸王孙策还视之为上宾。

  只不过,站队曹操的华歆被《三国演义》有意黑化,说他助曹诛杀伏皇后,也就有了他被管宁割席断交的嘲讽。

  这就是"割席断交"背后的真相。

  综上而言,一些耳熟能详的历史典故并不一定属实,还有可能相去甚远。"人尽可夫"是这样,"割席断交"也是如此。所以,望文生义就可能造成曲解而不自知,故知其然还得知其所以然,如此才是科学的态度,也有助于客观研读历史人物。


  (https://www.173xsv.cc/4721_4721067/11110859.html)


1秒记住一起上看小说:www.173xsv.cc。手机版阅读网址:m.173xs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