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青葱年代之回家收秋
经过了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我终于回到了村里,看着沙土路两旁低矮的土坯房,我竟然有种亲切的感觉。
毕竟是生我养我的地方,熟悉的乡土气息给我一种阳光般的温暖。村里几乎看不到大人们,全是一些小孩子。我急不可待的走向自家院子,门虚掩着,我推开门,院子里就四弟一个人,他正坐在一堆苞米棒子旁边,剥去绿衣,露出里面黄灿灿的玉米粒。
四弟看到推门进来的是我,高兴的扔下手里的苞米,向我扑来,“大哥、你出去那么久,我可想你了!”我抱住四弟,亲切的摸了一下他光光的头,又为他擦去脸上的汗水。问道:“四弟,为什么你一个人在家?妈妈呢?”四弟依依不舍的放开抱住我腰的小手。才说道:“妈妈和两个哥哥去苞米地收苞米了,姥爷也来了,也在地里。”
我一听,姥爷来了,太好了,晚上又可以听姥爷讲故事了。姥爷虽然六十岁了,却身体硬朗,他当兵多年,复员后在乡镇干过保长。年轻时功夫好,两三个人近不了身。他识文断字,博览群书,并且记忆力特别好。我童年最大乐趣就是听姥爷讲故事,他讲故事和别人不一样,讲的过程中会加上自己的主观评论,所以总是让人觉得印象深刻。还有就是让我们从小就锻练身体,他让我们打沙袋,教我们各种腿法、拳法、等等。这些学得好的就数二弟了,他天生的对运动感兴趣。而我就差点,因为缺少兴趣,总是缺少锻炼,没有什么长进。而二弟对文化知识这些兴趣不大,却对体育项目非常喜欢,所以他练的最认真。
我问清四弟妈妈他们在哪里干活,便从背包里拿出大白兔奶糖,递给四弟,告诉他,你好好看家,我去地里帮忙。四弟高兴的接过奶糖,笑着说:“谢谢大哥,我在家里哪也不去,等着你们回来。”
我安抚好四弟,转身出了院门,向苞米地走去。致歉读者朋友们,由于这部小说是自传形式,所以地名不便写,怕朋友们看到内容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到了地头看到一家人都在地里忙活,二弟和三弟在前面掰苞米棒、妈妈和姥爷用锄头把苞米杆挖倒,排列的整整齐齐的,就等太阳晒干以后,再拉回去生火用。
我走到妈妈身后,轻喊了声,妈、我回来了,妈妈回头看见我,用毛巾擦了擦脸上的汗水,欣慰的说:“大勇,你回来了!快和你姥爷说说话。”我走向姥爷,恭敬的喊、姥爷,我想您,您就来了。姥爷直起腰,转过满是皱纹的脸,看到是我,高兴的说、“大勇,你回来了,怎么样,城里生活能吃饱不?”我赶紧点点头、说道,姥爷,不但能吃饱,吃的也好!
姥爷乐呵呵的说:“那就好,那就好,我外孙长大了,有能耐了、能在城里讨生活了!”我说:姥爷,您歇会,我来挖。
姥爷把锄头递给我,说道:“好、好、你来,我吸袋烟。”说完就拿起他挂在腰上的旱烟锅,从烟袋里掏出一摄旱烟叶,按在烟锅里,然后用烧油的打火机点燃,接着便啪嗒、啪嗒的吸了起来。
我感觉有些愧疚,全家人都在收秋,而我却在县城享福、不知妈妈会不会怪我。
我用劲向苞米根挖去,一棵又一棵,好像不知道累一样;妈妈看我这样,心疼的说:“志勇啊!你别急躁,慢慢干,今天干不完,还有明天,急啥,累坏了身体可不好。”
我说、妈妈,我知道了。这时姥爷吸完了烟,又从我手中拿过锄头。我只好用竹子编的箩筐,装上满满两箩筐苞米,用担子挑起来,向路边停着的木架子车走去。到了车旁,我把苞米倒在车厢里,然后又向苞米地走去,就这样一趟又一趟的,等装满车,我叫二弟过来帮忙,于是我俩合力把这满满的一车苞米拉回家。
(https://www.173xsv.cc/4724_4724738/11111110.html)
1秒记住一起上看小说:www.173xsv.cc。手机版阅读网址:m.173xs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