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上看小说 > 明末求生记小说 > 第八十八章 夹河之战八

第八十八章 夹河之战八


第八十八章    夹河之战八

尼堪接到洪承畴命令的时候。已经是小半个时辰过去了。

而这个时候,从尼堪的方向看过去。

已经看不见寨墙了。

或者清军坚固的寨墙,已经被打出大片大片的缺口,夏军士卒冲了进去,双方的战事焦点,已经从清军营地外围打了进去了。

尼堪对战事也有自己的判断。

他此刻并没有与夏军骑兵交战。但也牵制住夏军相当一部分士卒。但是他也明白,他如果奋力进攻,也未必能攻破夏军本阵,威胁到曹宗瑜。

但是此刻,将麾下的骑兵带走,将洪承畴丢在这里。就尼堪本人的性子是万万不肯的。

他还没有无耻到这个地步。

只是大清天下危难到如今地步,他麾下的每一兵每一卒都是相当重要的。

尼堪思忖了好一阵子,这才下定决心。说道:“走。”

尼堪决心一下,带着大队骑兵转头就走。

越过夹河上的浮桥,头也不回的向北京方向而去。

尼堪一去,正式将清军本来就脆弱的决心,给生生的敲碎了。

清军的崩溃开始了。

夏军士卒疯狂冲了进去。

大量清军士卒的抵抗也减弱了不少。

这时候很多清军的抵抗,仅仅是为了保全性命,今日一战,虽然还没有结束,但是双方都不知道有多少死在这夹河岸边。

杀红眼的情况之下,哪里是想投降,就能投降的。放下武器,更有可能是被对面干脆利落的杀了,算到军功之中。

即便是军法官见了,这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算了。

所以大量的清军开始溃逃。

有人通过架好的浮桥过河,只是无数人在争夺两三道浮桥,反而欲速则不达。大量的士卒从浮桥之上跌落。

甚至有两道浮桥硬生生的崩开了。

这个时候,只有洪承畴身边还有成建制的军队。

“大人,我们护送你杀出去。”几名将领说道。

洪承畴摇摇头说道:“事已如此,你们走吧。”

洪承畴已经有了求死之心。

洪承畴是一个聪明人,越是聪明人,越是能看清楚天下局势,这一场败仗之后,清军主力都汇集到了北京。

即便如此,北京城中所聚集的兵马,也不会超过十五万。

而夏军,从洛阳到这里,这一线的兵马就有五十万,辽东看起来有二十万,至于太原城下,最少有十万。

再加上后面驻守的人马,往多了说,一百五十万未必是夸张。

这近乎一比十的兵力比。

清廷的希望在什么地方?洪承畴看不出来,或许有一线希望在蒙古。但是洪承畴却不想跟随清廷再出塞了。

原因很简单,当初投降清廷,是看清廷有取天下之志。而今逃到蒙古苟延残喘,甘为蛮夷,却不是洪承畴的所想的。

以他的年纪,早晚不过一死,就在这几年之间。

何必最后弄得连尸骨都不能归中原?

今生或许回不了福建了,总不能将一把老骨头,弄到漠北去吧。再加上洪承畴非常明白,清廷对他的看法。

如果他麾下兵力尚在,皇太后与皇帝定然对他客客气气的。一旦他大败而归,估计不会有什么好脸色。

逃到草原之上,想要东山再起,成为清廷之中大员,重新领兵,估计也是不可能的。

真是思来想去,此生走到这种地步,不过但欠一死而已。

洪承畴这般说,下面的将领对视一眼,客气几句,都纷纷退下,带着本部人马逃命去了。

这也是洪承畴的积威甚重,这些人才没有想将洪承畴的人头取下来,向夏军请功。

即便如此,洪承畴身边还有数百亲兵不散。

洪承畴退到中间大帐之中,手持蜡烛看着眼前一卷卷文书,都是他闲来所写的文章,他虽然一生功名多半在武事上,但是他毕竟骨子里还是一个读书人。

他轻轻抚摸这些作品,纸张上熟悉的感觉,让他有一些迷醉。回想他这一生最快乐的时光,估计是福建老家闭门攻读的时候。

洪承畴点燃一张纸,放在上面,火焰好像是液体一般蔓延开来,一窜好高,都将帐篷也点燃了。

洪承畴拔剑在上,放在脖子上,说道:“陛下,臣对不起你。”

随即长剑一抹脖子,鲜血与白发混杂在一起,洪承畴仆倒在地。随即被熊熊大火给吞没进去。

只是不知道,他说这一句陛下,到底是指顺治,还是说崇祯。

清军营地之中起火的地方,不仅仅是洪承畴中军的大帐,还有不少地方,火焰似乎都连成一气了。

再加上天色已晚,夏军也就没有冒险救火,任他们烧了整整一夜,到了第二日,才着手收拾残局。

“这就是洪承畴?”曹宗瑜捂着鼻子问道。

下面的士卒说道:“这是在清军中军大帐之中发现的,清军都说是洪承畴。”

曹宗瑜不由的皱眉,说道:“再找找,或许是老贼的假死之计。”

这样的事情,在古代就弄出过乌龙,平叛之后,这匪首自焚了,只留下一句烧焦的尸体,当时平叛的将领为了功劳,就说这具烧焦的尸体是匪首。

但是后来,这匪首又出来,弄得那些平叛的人好生狼狈,说是欺君之罪。

曹宗瑜一来不相信,洪承畴就这么简简单单的死了,二来,也不愿意留下隐患来。命令下面的继续找洪承畴的下落。

但是总就没有找到。

如此一来,曹宗瑜就将这一句焦尸报上去了。当时张轩根本没有心思管这一件事情,洪承畴是死是活重要也不重要?

洪承畴再厉害麾下没有兵马,也不过一个光杆司令,根本没有用。

夹河一战,斩首七万,俘虏各色人马六万七千人,其中有不少乃是清军官员,尤其是以山东人为多。

原因很简单,山东人在清廷之中最得势。

历史这种得势甚至蔓延到了好几代。比如大名鼎鼎的刘罗锅家,真算起发迹,还是顺治时的从龙之功。

自然有很多人想要追随清廷。

不过,都被夏军俘虏了。

洪承畴所部的覆灭。

北京北部门户洞开。

曹宗瑜就地修整数日,并清点了伤亡,有两万三千余人。这也是因为夏军的医疗体系比较得当,方才活下来不少人。

否则夏军阵亡的士卒,恐怕直冲四五万人之多。

曹宗瑜这一路,进攻速度虽然不快,但是打得都是硬仗。

后世评论,北伐之中,最惨烈的四场大战,就是连山关之战,洛阳之战,夹河之战,还有后来的北京之战。

李定国倒是大志难舒,他遇见的敌人,都不是太坚定的,之前面对吴三桂这个老滑头,打仗从来不想拼命。

很多盘外招就能搞定。

而今横扫山西,围攻太原城。

结果当夹河之战的消息传来之后,傅山自告奋勇潜入太原城中,说服太原城士绅,打开城门,迎接王师。

李定国这才一战定太原。

有万余清军夺门而逃,往大同而去了。

李定国派偏师进攻大同,他自己带领大军出山西,向北京而来。

而今是一个人都知道,灭国之功就在北京城下。

即便李定国自己不想凑热闹,为了麾下的将士好立功,也要向北京城下而来。不管怎么说,这灭国之功,不能仅仅让曹宗瑜一个人得了。

于是乎,北京城中,接连不断的坏消息传来。

夹河大败就不用说了。太原之失接踵而来,李定国,郑成功,曹宗瑜三部不约而同的向北京而来。

估计在十天之后,北京城下的夏军估计有四十万之多。


  (https://www.173xsv.cc/4826_4826288/62252829.html)


1秒记住一起上看小说:www.173xsv.cc。手机版阅读网址:m.173xs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