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坦白从宽
看着她的神色,林朝阳点了点头,“确实差了不少,可我们也不是不赚钱。我现在写小说,一年少说也能赚个两三千块钱,买这个房子还是有能力的。”
“可那毕竟是一万两千块钱啊,我们手里才两千多块钱,差着快一万块钱呢。”陶玉书有些灰心丧气的说道。
“刚才不是说了嘛,房主说可以分期付款。”
“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能不能分期付款,而是我们现在拿不出这么多钱啊!”
“你听我给你算一笔账。”林朝阳拉住了她的手。
陶玉书看向他,眼神却没什么信心,“你说吧。”
“你看,你现在手里有两千五百块钱。《高山下的花环》马上就要出单行本了,这个月出版局刚刚颁布了新的稿酬规定,恢复了印数稿酬。
以《高山下的花环》的受欢迎程度,卖个几十万册不成问题,保守估计我也能拿到将近一千五百块钱的稿费,这就是四千块钱了。
另外吧……”
林朝阳说到这里,表情扭捏了起来,陶玉书看着他的脸,这种表情似曾相识,她的脑海中闪过一年前某一天的景象。
“另外什么?”她冷着声音问道。
“那个啥,这不是要买房子嘛。我就想着多赚点稿费,之前上班的时候抽空又写了一……两篇小说。”
“到底是一篇还是两篇?”陶玉书杏眼圆瞪,柳眉倒竖。
林朝阳老实道:“一篇短篇,一部中篇。”
“好啊你!”陶玉书豁地站起身,“你还有多少事瞒着我?”
“没有了,真没有了,媳妇!”林朝阳连连后退,“媳妇,我也是想赚……赚点稿费换个大房子!”
陶玉书的眼神怒视着林朝阳,脸色阴沉,始终不说话,似乎在酝酿着雷霆之怒。
林朝阳继续说道:“我就是想买个房子,给你个惊喜。可惜就是写作效率不高,就写了两篇。我也是没想到这房子这么贵,本来我是打算买了房子再告诉你的……”
他心虚的狡辩个不停,陶玉书就这样一直看着他,直到他说的都快没词儿了,他黔驴技穷的朝陶玉书露出一个讨好的笑容。
“媳妇,嘿嘿!”
“噗嗤”一声,陶玉书一直板着的脸如桃花一般绽放出笑容,发出银铃般的笑声,她的笑声让林朝阳不知所措。
“媳妇,你笑啥?”
“我笑你这个大傻子。”
“我傻?”林朝阳愣头愣脑的反问。
“对,就是你傻。”陶玉书给他飞了一个大白眼,从书架上掏出一本《沪上文艺》翻开,“这个是你写的吧?”
林朝阳朝杂志看了一眼,心头一惊,翻开的那一页正是《秋菊打官司》。
他惊诧道:“你咋知道的?”
“傻子才不知道。拿小说男主角名字当笔名,也就你能干出来了。”陶玉书没好气的说道。
“那也不一定是我啊,谁也没规定别人就不能拿男主角名字当笔名的。”他强自分辩道。
“可这事你又不是第一次干!”
陶玉书一语致命,让林朝阳哑口无言。
他又不死心的问道:“那你是从什么时候知道的?”
“你是不是以为自己伪装的挺好?”陶玉书没回答他的问题,反而嘲笑道。
林朝阳郁闷的看着他,“你就说你什么时候知道的吧。”
“妈那回说你给了我大哥五十块钱,说是电视机票的钱。”
“大哥这嘴也太碎了。”林朝阳抱怨道。
“少模糊焦点。”陶玉书的语气严厉起来,“你说说你,都几次了,屡教不改是不是?”
“我这不也是想给你个惊喜嘛!”林朝阳又搬出了他那一套说辞。
“哼!惊喜?惊是有了,喜呢?”陶玉书双手抱在胸前质问。
“那个……”林朝阳会意的摸了摸兜,只拿出来几张毛票,然后又低头去翻鞋底,拿出了四张折成小方块的大团结,展开后捋了捋交给陶玉书。
刚从鞋底翻出来的票子带着一股咸带鱼味儿,她嫌弃的捏着这些票子。
“就这点?这就是你给我的惊喜?”
“这是上回的稿费,另一份稿费还没到,这份稿子篇幅长,十二万字呢,这个月就能在《收获》发表,少说也有一千块钱。”
林朝阳脸上的笑容略显谄媚,又说道:“稿费我可没乱花,也就偶尔改善改善伙食。给大哥的电视机票钱、给你买礼物、请家里人看演出、买东西,都是从这里出的。一年了,还剩这么多呢!”
“我还得夸你花的节省是不是?”陶玉书阴阳怪气的问道。
“没有没有,我再节省也没有媳妇你节省啊!我是觉得男人嘛,出门在外兜里有点钱还是有底气。”
“呦~这是嫌我给你钱给的少了。”陶玉书继续阴阳怪气。
“没有没有,绝对没有。我这都是……”
“行了吧!”
陶玉书打断了林朝阳的胡说八道,摇着头叹气说道:“你啊,耍心眼的心思还没有你写小说才华的十分之一多。”
林朝阳讷讷无言,我好像是被夸了,又好像是挨骂了。
“你以后不会再搞这种事了吧?”陶玉书眯着眼睛问道。
林朝阳把脑袋摇的跟拨浪鼓一样,“媳妇,我这都是为了给你惊喜啊!”
陶玉书冷哼一声,“少给我灌迷魂汤。”
她又说道:“以后十块钱没了。”
“啊?别啊!”林朝阳大惊失色。
小金库都没了,零花钱再没了,可让他怎么活啊!
陶玉书觑着他如丧考妣的表情,脸上压抑着笑容。
“给你二十块钱!”
片刻之间,林朝阳经历了一番从地狱到天堂的反向蹦极之旅。
他脸上一副劫后余生的表情,“媳妇,咱说话能别大喘气吗?”
“你活该!”
林朝阳见她神色间冰雪消融,便又接着刚才的话题说道:“有了这一千块钱,我们就有五千块钱了。”
回到了刚才的话题上,陶玉书本来轻松的表情又纠结了起来。
“可还是差了很多啊!”
“你想想看,去年这时候咱们才有多少钱?
杜峰说房主想快点出手房子,我们可以先去看看,讲讲价嘛!要是能讲到一万,那不就还差五千了吗?
明年我争取多写点小说,争取尽快就把这个窟窿给补上。”
再讲价又能便宜多少钱?
至于丈夫说要多写小说,她心里更是不抱希望。
小说哪里是那么好写的,多少作家一两年也不见得能写出一部小说来。
这话陶玉书没有说出口,看着丈夫为了两人的小家庭那么的努力,她不忍心戳破他的梦想。
“那就去看看!”陶玉书咬了咬牙说道,大不了就薅家里点羊毛。
这天周末,杜峰一早来到了燕大,却没有进陶家的门,而是在朗润湖公寓边上等着。
过了没一会儿,林朝阳和陶玉书从楼上下来,三人集合骑着自行车往燕大校门外驶去。
燕京的三环概念从五十年代就提出了,不过在当时是以分段建设形势开建的,到1965年才初具雏形,还叫环路。
在六十年代出版的《燕京游览图》上,北三环路划分为北环西路和北环东路,东三环划分为东环北路和东环南路,南三环位置出现了南环东路。这是燕京历史上首次出现“环路”的字样。而此时,二环路尚未标注出来。
花园村华侨公寓,就在西三环花园桥旁。明朝所著的《帝京景物略》中说,“出阜成门南十里,花园村,古花园,其后村,今平畴也”。
几百年前的金、元时期这里曾是达官贵人的私家园林,后来就变成了平畴郊野。
到新中国成立后,华侨公寓的建成改变了这里的情况。
杜峰和林朝阳夫妻俩来到院门口,保卫询问完他们的来意之后让他们登了个记,然后拿起保卫室里的电话拨通了电话,看起来是通知房东。
杜峰低声对林朝阳说道:“看着没?赶上进机关单位了,不过是花钱的。”
华侨公寓是燕京第一个配置物业的小区,每家每户每个月八块钱。
“三位请进!”
三人进了院向二号楼的单元门走去,陶玉书对林朝阳低声说道:“这院子可真不错。”
华侨公寓南北两栋四层楼,楼宇的前后中间除了道路便是大片的绿植,环境整洁幽雅。可惜现在是冬天,院里的花草树木都衰败了。
如果是后世,这么大的院子如果是盖多层住宅的话,少说也得搞个七八栋。
可华侨公寓的院子里仅有两栋楼宇,若是在夏天的话,必定是绿树掩映,素雅幽静的存在。
陶玉书从小在燕大里长大,就喜欢这种幽静的环境。
华侨公寓的设计者是华揽洪,我国知名的建筑大师。
他年轻时留学法国,在法国国立美术大学建筑系深造,毕业后获得当时极少人拥有的国家建筑师文凭。
本可以在法国享受衣食无忧的生活和超过一般人的社会地位,但他还是在1951年毅然回到了当时还一穷二白的新中国。
华揽洪自法国带来了他所崇尚的现代主义的建筑思想,并尽力与中国的传统和现实融合。
他在1952年至1957年之间,设计了燕京儿童医院,被《弗莱彻建筑史》列为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国现代主义的经典之作,他还设计了崇文区幸福村住宅小区、汽车和自行车分道行走的建国门立交桥、官厅水库迎宾楼、燕京友谊商店等燕京标志性建筑。
华侨公寓的外立面是灰色的,线条方方正正,有一种简约的美感,同时也非常具有现代气息,只看外立面便完全区别于如今燕京能见到的苏联式住宅。
从外面看,每家每户还都有个大露台,看上去很有生活气息。
几人走到走到二号楼的单元门门口,便看到一个宽额高颧骨、肤色黝黑的年轻人站在那里。
“福贵!”
杜峰跟年轻人互相打了个招呼,说道:“这是我姐夫和姐姐,这位是林福贵。我姐夫也姓林,你们五百年前还是一家呢。”
几人寒暄了几句,林朝阳才知道年轻人名叫林福贵,是当年福建人下南洋的第三代马来西亚华人,这里的公寓是他父亲当年为了支持国家建设买下来的。
林福贵现在在外国语学院留学,这套房子本来是他父亲给他留学居住的,可林福贵一直住在学校,根本就没在这里住过几天。
去年国家开始改革开放,燕京这边的风气还没有什么大的变化。
今年暑假的时候林福贵到广东走了一圈,发现那里已经是春江水暖鸭先知,而且在广州已经开始实行商品住宅全价销售的试点工作。
这些变化让林福贵看到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机会,他参考二战之后亚洲几个经济腾飞的经济体的经验,把目光锁定在了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上,所以打算把这套房子卖了买两套燕京的四合院。
林福贵是个热情开朗的年轻人,汉语不错,就是没那么正宗,对林朝阳他们也不避嫌,侃侃而谈自己对于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看法。
林朝阳听他说了一会儿,觉得这哥们儿肚子里确实是有货的。
不过他今天主要还是来看房子的,林福贵领着他们三人上了楼。
(https://www.173xsv.cc/4843_4843401/9742027.html)
1秒记住一起上看小说:www.173xsv.cc。手机版阅读网址:m.173xs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