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哈?康熙带头和金国结盟了?这下大宋、大元、大辽的皇帝们和张角、老朱他们都要睡不好了。”
听闻康熙和完颜阿骨打会面结盟的消息,李中孚的表情变得有些怪异。
金跟后金,听起来有关系,实际上完全不是一回事。
唐和后唐好歹还有传承联系,皇帝又都姓李。
完颜阿骨打和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八竿子打不着嘛。
至于说同为女真,那也挺扯的。
自从金国被南宋和大蒙古帝国夹击灭国,女真本身就只剩一个名字。
更何况所谓的女真族其实是由各族组成的。
其中甚至有相当一批人是汉族。
不然金国的文化、科技等也不会那么昌盛。
不然老朱一统南北、再造华夏也不会被那样歌颂。
元朝乃至明初时的华夏南北两地,那是真的完全不搭噶啊。
就算同为汉族,彼此的认同感也几乎没有。
汉族尚且如此,何况南宋时期就被灭掉的女真的金呢?
从南宋到明朝末年,三四百年的时间里,就算还有女真族群、部落,血脉也早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如果非说后金和金国有什么关系,那完全就是牵强附会。
更别提金国皇室和大清皇室。
“可不睡不好吗?尤其是辽国的皇帝,算来算去,貌似辽国成了最弱的。”
给李中孚带来消息的朱厚照一边大口啃着万贞儿才做出来的酱香饼,一边含糊不清的说道。
李中孚笑了笑。
辽国可不慌嘛。
环顾四周,宋、西夏、蒙古都是死敌。
金国更不必说。
辽国就是被金国灭掉。
双方的地盘高度重合。
本来金国、辽国、宋、张角联盟、四代十国联盟的实力相差不大,勉强维持住了平衡。
也就一个蒙古野得很、强得很,又联系不上,不知用心。
这下可好。
一旦大一统王朝清朝跟金国联手,那就好比山林虎变成了过江龙啊!
关键是张角联盟地处偏远,有地利。
四代十国和宋都是汉人政权,一旦抱着始皇帝、汉武帝等人的大腿哭一哭,兴许能借来兵马,有人和。
而大元强大无匹,蒙古帝国的铁骑更是饮马多瑙河畔,想打谁随时都能打,占着天时。
而辽国呢?
地处四战之地,没盟友,没强大实力,怎么看都像是要被第一个吞并的。
耶律阿保机等人不愁就怪了。
就连李中孚都有些不知道该怎么让他们破局。
却不料……。
仅仅过了三天,朱厚照又来通风报信了。
巧了,他来的时候又是饭点。
接过万贞儿递来的碗,朱厚照狠狠扒了两口饭,又干掉了两块炖土豆的牛腩,这才仿佛活过来似得:“你们猜辽国是怎么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的?”
李中孚、朱鹤鸣、三个万贞儿以及留下吃饭的万贞儿的三个牌友长孙皇后、独孤皇后、张皇后统统好奇的看着朱厚照。
朱厚照不急不忙的大大喝了一口胤禛宝贝的不行的葡萄酒,这才继续道:“他们跟魏朝联姻了。”
“魏朝?曹操那个魏朝?谁跟谁联姻啊?”张皇后问道。
“就是那个萧太后。”
“萧太后?”
“她自愿要嫁给曹操,不过她不会直接嫁过去,听说她的其中一个条件就是在曹魏那边,她是曹操的太上妃。
而在她那边,曹操是他的入幕之宾,和顺治一朝的多尔衮一样做皇父摄政王。”
此话一出,在场的几个女性都有些目瞪口呆,完全想不到居然会有人有这样的骚操作。
李中孚仔细想过后,却多少有些理解萧太后。
原本的历史中,辽景宗驾崩后,国事艰难,外忧内患,萧太后为了稳定朝局,发展国家,保住自己儿子的皇位,不得不想方设法。
而韩德让据说是她以前的未婚夫。
只因皇命难违,二人这才没有成亲。
韩德让彼时已经是大辽重臣。
萧太后无论于公于私,都得笼络住他,做出一些不能放在明面上的事也是正常。
就好比孝庄之于多尔衮的爱情传说。
那可是在清朝时就传开了。
并非后人乱七八糟的杜撰。
退一万步说,除了汉族,其实很多民族都有父亲死亡、儿子继承父亲小妾的规矩。
有的地方甚至有兄弟几个娶一个媳妇儿的习俗。
贞洁、伦理什么的,人家有不同的看法。
只能说是环境使然,没法分辨谁对谁错。
如今辽国的局势比当初还要恶劣。
萧太后故技重施倒也正常。
而曹老板这个人,那也是不拘小节,爱好独特。
双方一拍即合,倒也正常。
关键是魏朝在一众朝代里算不上强大。
每个时空的地盘还都得跟蜀汉平分。
别的不说,单是跟汉朝比,魏朝就差得远。
若能跟辽国互为支援,曹老板他们的腰杆子也能硬一些。
双赢啊!
于此国家大事而言,萧太后跟曹老板之间到底会不会洞房什么的,已经显得完全不重要了,也没谁会因此笑话他俩。
毕竟名誉牺牲也是牺牲嘛。
又过了些天,曹操和萧太后正式举办婚礼。
同一天,康熙与完颜阿骨打歃血为盟,结为异姓兄弟,约定共同进退,荣辱与共。
松散的各个朝代一下子就紧密了许多。
大有朝着天下一统的趋势去走。
但实际上大家都很清楚,天下是不可能一统的。
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华夏大地目前就已经有一二百个了。
加之各种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就算是李中孚来当名义上的领袖,都很难料理的清楚。
或许整个局势会逐渐演变成一超多强?
谁知道呢。
……
曹操和萧太后大婚后的第七天,清朝又来了一位皇帝。
这次是乾隆。
他一过来,就遭受到了亲爹雍正的铁拳关爱。
康熙没有拦着。
但在乾隆实打实挨了一顿揍后,他还是出面维护了一二,收获了乾隆的一波感激。
之后乾隆就被康熙拉到一边普及起了后续历史知识。
此时的乾隆年方五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远不到后期那么昏庸。
听闻自己将来干的那些事儿后,他臊的不行,连连保证一定不会重蹈覆辙。
而对于大清眼下的局势,他则瞬间有了较为清晰的认知,也有了一些想法。
巧了,他的想法和康熙简直不谋而合。
康熙因此格外喜欢这孙子,连带着看胤禛更加不爽。
(https://www.173xsv.cc/4873_4873471/18958912.html)
1秒记住一起上看小说:www.173xsv.cc。手机版阅读网址:m.173xs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