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变与不变


第109章  变与不变

        洛国七百年来,只做两件事,一是驱赶着诸侯攘夷,二是尊王,将所有妄图对邦周天命造成威胁的全部清除掉。

        这两件事的核心是姬昭需要邦周存在,需要诸夏兴盛。

        现在攘夷已经不需要洛国,边境的各国都已经是庞然大物,可以独自应对,在天下之间,还没有新的足以挑战诸夏的蛮夷出现。

        至于尊王,现在的王室实力很强,这是邦周天命最后的余晖。

        洛长望着从东方升起的太阳,照在洛国学宫之上,明白这就是洛氏未来的道路了。

        从诸夏大战开始,洛国学宫之中的争论就没有停止过,越是惨烈的战争,各种思想就会如同雨后春笋一般的冒出来。

        ……

        学宫之中,两拨人正在激烈的辩论着,双方对战争的理解完全不同。

        一方是孔子的门徒,大声道:“五年的战争,为天下带来了什么?

        带来了死亡、饥饿、疾病,带来了无信、无义、无仁。

        魏侯卿这样的小人,竟然能够僭居大国君主之位,这难道还不可笑吗?”

        儒家对于魏侯卿鄙视到了极点,这是一个完全不符合儒家圣王属性的君主。

        一向和儒家不对付的法家之人则嘲笑道:“魏侯卿广邀天下贤才到魏国之中,但凡能够强大魏国的政策,他全部采用,即便是一个奴隶,他也愿意以国相之位待之。

        还愿意将公室贵女赐下。

        这难道还不是圣王吗?

        吾已经决定前往魏国,一展所学,在这学宫之中与你们这些迂腐之人辩论,实在是浪费时间。

        待吾强盛魏国之日,对错自然知晓。”

        儒生嗤笑道:“你来到学宫之时,还是晋人,晋国亡于魏国之手,你现在还能如此堂而皇之,真是法家做派。”

        这个地图炮直接将学宫之中的法家士子激怒了,纷纷指责道:“郑、宋、陈等国在大战之中湮灭,怎么不见儒家出生这些国家的士子前往殉国呢?”

        这本就是一本糊涂账,要说没有国家的概念,那真就是胡扯,出门在外第一时间要报的就是自己的国家。

        但是亡国奴这个概念还没有出现,基本上亡国之后最惨的就是直系的公室,大部分的贵族摇身一变就能入仕新国,甚至身居高位。

        所有人的国家身份都变得很快,就像是楚国的项氏,前两三代的时候,还会说是在楚国出仕的洛人,但是现在他就是楚人。

        公室尚且如此,更不用说低级贵族和普通的国人,基本上割让城池就相当于直接换国籍了,这是非常普遍的事情,现在儒生用这个来指责,属实是非常的不智。

        儒生自己也知道理亏,又说道:“天下有贤明的君主,有不贤的君主。

        辅佐贤明的君主才是天下大治,辅佐不贤的君主就会让天下陷于灾难之中,难道现在列国的惨象伱们还没有看够吗?”

        这话说的所有儒生心中都是戚戚然,他们生活在洛国之中,心知洛国曾经是如何的繁华,但是在战争之后,无数的国人都失去了亲人,这还是在洛国,若是在其他的国家,那些国人的生活定然更是凄惨。

        儒生虽然尊崇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但是义务是双向的,臣子服从君父的同时,君父要庇护臣子。

        如果做不到,甚至还残害子民,这就是君父失责,就要被斥责为独夫,是要直接被打倒的。

        这实际上有一些自由心证的意味。

        法家和儒生最不同的一点就是,君主至高,是一切的中心。

        法家先进的地方在于,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而且有明确的律法,对错分明。

        但是君主是高于法律的,君主可以肆意的修改法律,甚至颠倒对错,并且以此来合法统治,这代表着万民都是君主的奴仆。

        所以面对儒生之论,法家一向嗤之以鼻,“所谓贤明不过是人的判断,律法一旦定下,无论对错,皆在竹简之上。

        只要依法行事,不贤的君主依旧可以强大国家。

        儒生迂腐,但是天下的君主会看到,这是法家的天下,且拭目以待。”

        学宫之中的纷纷扰扰,并没有影响到列国前进的脚步,所有的国家都在尽力的恢复着自己的国力。

        和议刚刚签订就搞出了那么多的大乱子,列国定然是不甘心的,等到元气稍微恢复,一定会再起战端。

        魏国背刺了秦国,但是淮泗之上两国还能平衡是因为楚国还在,作为遏制楚国的桥头堡,还要合作。

        楚国现在又是兴奋又是忧虑,“列国现在以楚国实力最强,不论是人口,还是土地疆域,其他国家都无法相比,但是列国会不会直接联合起来对抗楚国呢?”

        楚国对这方面实在是太有经验了,无数次的被殴打。

        项程最忧虑的却不是这一点,“王上,以现在的情况,即便是列国联合,楚国也足以保护自己,楚国真正的危机是遍布全国的封君啊。

        这些封君维护着公室的存续,维护着公室的地位,但是一旦楚国想要改变现在这种体制,就会迎来巨大的反噬。

        昔年秦国国相大庶长异里就是随着宣芈公主陪嫁到秦国,最终兴盛秦国,固然其中有无数的原因,难道就和楚国的用人之策没有关系吗?

        楚国建立七百多年,所有官职全部由贵族把控,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啊。

        臣若不是出身项氏,这令尹之位,无论如何也落不到臣的身上。”

        实际上这话由项程说出是非常不合适的,因为他自己就是楚国之中最大的贵族,整个楚国之中,除了公室,就数项氏最为显赫。

        楚王有些迟疑道:“但是楚国贵族一向能力卓绝,像是舅父您所在的项氏,英才不绝,又与公室亲近,如果不用这些亲随,反而从底层拔擢,这似乎更是不妥。

        现在国中局势本就不稳,若是还剥夺贵族的权力,刚刚兴盛的楚国可能就要出事了。

        反正现在楚国强盛,等到国中恢复之后,五十万的大军足以横扫一切,难道还有人能五万大军就打败五十万吗?

        舅父也不要太过忧虑。”

        君臣二人相顾无言,两人说的都很是有道理。

        项程想的是乘着君臣二人大权在握的时候,将这个延续了七百多年的传统直接破坏掉。

        因为公室和大贵族不可能代代出人才的,中原列国的士子之中定然有大才之人,但是楚国的体制吸引不到那些真正的天纵之人。

        君臣二人思虑良久,还是决定先不妄动,再等等看,楚国家大业大,是诸夏第一强国,已经不是从前那个筚路蓝缕不得不搏命存活的楚国了。

        魏国。

        魏侯卿建国之后,就非常的有危机感,毕竟魏国的战略环境实在是太差了,西边的秦国刚刚被他背刺,想必很长一段时间之内两国都会处于敌对状态。

        南边的楚国一直心心念念的想要从南阳北上,魏国恰好堵在这一条路上。

        旁边的周王室则刚刚迫于无奈给他册封了诸侯,甚至就连韩赵和他联合也是因为弱弱联合,抱团取暖罢了。

        虽然艰难,但是魏侯卿是个人杰,他每一次的选择都是对魏氏和魏国最好的,为了迷惑秦伯,他谦卑到了泥土之中,简直就要把秦伯当成爹来供着。

        “向周王室进贡美人,表示魏国的臣服。”

        这是魏侯卿面对复杂的局势所做出的第一个选择,然后就是向韩赵再次示好,“给韩国和赵国输送利益,全力维持三晋联盟,重点堵住秦国,然后打击楚国。”

        最后,魏侯卿开始招纳贤能之士,当初追随他化家为国的功臣,有能力的留下,没能力的直接赶回封地,整个魏国的高级官职,包括国相之位,全都空置,留待大才赴任。

        他还下令,“公室、五代公族、卿族、外戚,族中适龄贵女,应当全部造册上报,若是有幸能由国君赐下婚姻,这才是荣耀之事。”

        这是列国之中第一位甚至僭越臣子婚事的君主,因为光是公室的女子,根本没有那么多适龄的。

        为了吸纳天下的贤才之人,魏侯卿几乎是倾尽全力,只要有才,就能在魏国之中获得一切。

        这就是洛国学宫之中,那些法家之人对魏侯卿推崇至极的原因。

        虽然大家都知道魏侯卿人品不行,但是他真的称得上求才若渴,甚至有素王吐脯的感觉了。

        魏侯卿的大手笔甚至将列国君主都看呆了,但是想要效仿是很难的,魏国是被打的太烂了,贵族力量本来就小。

        唯一能够效仿也就是韩国,同样是因为彻底被打烂,但是韩成还是比较犹豫,他没有魏侯卿那么果断。

        面对着天下的局势,魏国和楚国根据国中的情势,做出了相反的决定,一个沿着传统的贵族封君统治慢慢寻求改变,一个则暴烈的开始推倒重建。

        ……

        在诸夏大战结束之后,列国都在慢慢地恢复着实力,但魏国是列国之中的异类,在百废待兴之中,魏国的统治者看到了其中的变革时机,并且果断地发动了一场自上而下的变法,这是战国时期第一个大规模变更国家制度的大国,魏国的国力得以迅速强盛起来。——《战国变法合集》

        人都是复杂的,没想到魏卿还能有高光时刻吧!


  (https://www.173xsv.cc/4895_4895165/117979419.html)


1秒记住一起上看小说:www.173xsv.cc。手机版阅读网址:m.173xs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