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上看小说 > 1980我的文艺时代小说最新章节 > 第544章 影响了一代人

第544章 影响了一代人


第544章  影响了一代人

        四月下旬,第四期《当代》已经上市了二十多天时间,林为民的《一个都不能少》也发表了二十多天,评论界对于这部小说的评价普遍是以正面为主的,但也有不少人认为林为民时隔两年的最新作品,没有了以往的锐利和灵气,显得非常平庸,小说有些刻意煽情。

        而跟评论界两极分化的言论比起来,众多读者对于这部小说的评价要更加正面和积极一些,来信几乎都是以赞扬为主。

        其中反响最热烈的,还要属广大的大学生群体。

        这群风华正茂、满腔热血的年轻人,在看完《一个都不能少》后感触强烈,不少人都给《当代》编辑部来信,纷纷表示有投身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的想法。

        其中第一封提到这个想法的读者来信还收到了林为民的亲笔回复,林为民在信中对那位一腔热血的大学生良言相劝,劝他三思而后行。

        本意是希望他能够深思熟虑,不要后悔。

        可热血沸腾的大学生似乎理解偏了林为民的意思,认为林为民是不信任他,竟然将林为民的信寄给了《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报》1951年于燕京创刊,是以青年为主要读者、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国家级主流媒体。

        自1978年复刊以来,先后报道了身残志不残的张海迪、中国女子排球队等青年先进人物和先进集体的事迹,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广泛且热烈的影响。

        这种媒体,历来对于青年人勇于奋斗和担当的事迹是充满了兴趣的。

        大学生在寄去林为民的信的同时,又给《中国青年报》投书一封,详细的说明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中国青年报》编辑部顿时就来了兴趣,有理想、有抱负的大学生受感于小说希望投身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这是多好的宣传素材啊!

        编辑部立刻就将林为民的这封信和大学生的投书润色后,发表了出来。

        《中国青年报》是全国性报纸,当期报纸发表短短几天时间内,立刻便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

        读者们都看得出来,林为民给大学生写那封信的目的是出于好心。

        就像他在信中所写的那样,“我希望你并不是因为受感于小说的一时冲动,而是叩问自己的内心,经过了一番深思熟虑,才做出了关乎人生命运的重要抉择”。

        而大学生在投书给《中国青年报》文章中的描述,则带着青年人特有的青春热血和理想主义,尤其是结尾的一段话。

        “我要感谢林老师的好心,但我更希望他能够正视我的决定,这绝非是一时冲动所做出的草率决定。

        我自愿投身于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请祖国和人民监督!”

        《中国青年报》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在它发表这篇文章之后,不仅引起了全国范围内的读者们的关注和讨论,也引起了很多媒体的讨论,而且这种讨论随着时间的流逝在不断的扩大范围。

        这个时代的大学生是真真正正的天之骄子,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按理说应该把他们放到最需要的地方去。

        把这些国家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大学生,送到国家最贫困的地方去教书育人,短时间内难以出成效,也有大材小用的嫌疑。

        支持与不支持的读者迅速的分成两派,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有蔓延成一场全国性大讨论的趋势。

        在八九十年代,这样的全国性大讨论并不少见。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名义发表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起了真理标准的大讨论;

        1980年5月,《中国青年》发表了女工潘晓的一封来信,掀起一场关于人生意义、人生价值的“潘晓讨论”;

        1982年7月11日,《光明日报》报道了大学生张华为救掏粪工牺牲的事迹,大学生换掏粪工,一时引发了国人关于生命价值判断的大讨论。

        八十年代的中国人,在物质上是贫瘠的,但在精神上却又是丰足的。

        这些全国性的大讨论,丰满了一代人的人生,成了他们人生的养分,也带给了整个社会无限的活力。

        近几年来,像这样的大讨论已经出现的越来越少,有很大的原因就在于国内现在的关注和精力已经越来越被经济生活所吸引,而忽略了对形而上的追求。

        《中国青年报》上的报道,恰好激发了国人已经沉寂多时的精神追求。

        林为民没有想到他的信会被发表到报纸上,对于外界舆论的发展更是始料不及,直到《中国青年报》的记者找到他时,他仍感到有些措手不及。

        “林老师,对于现在各方的讨论,您抱的是怎样的态度呢?我看了您的信,您对于大学生的决定似乎并不算支持。”

        面对记者的问题,林为民无奈苦笑:“当时主要是怕这位同学是看完了我的小说,一时热血上头,做出了草率决定,所以特地给他回了一封信。我倒不是不同意他去,只是希望他能够审慎的决定,这毕竟是关系到人生未来的大事。”

        说到这里,林为民将《当代》编辑部最近这段时间收到的一些信拿了出来。

        “你看看,这些都是我们最近收到的,都是看了《一个都不能少》打算支持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的学生们的来信。”

        记者翻着那一封封读者来信,热泪盈眶。

        这些信笔迹不一,但所表现出的对于国家和人民的担当和抱负却是相同的。

        “林老师,您真是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您的小说影响了一代人!”记者眼含热泪,激动的说道。

        林为民却不苟言笑,说道:“不能这么说。”

        “为什么?”记者问道。

        林为民指着办公桌上的那些信,“我相信这些写信的学生们在当下的想法是好的,但理想和现实之间是有一道巨大的鸿沟的……”

        记者闻言沉默,过了一会儿才说道:“您是怕他们以后可能会后悔?”

        林为民点点头,“理想不是那么容易坚守的,一定会有人后悔。我只是希望,到那个时候,那些临阵退缩的人不要背负良心的愧疚和舆论上的谴责。”

        他说到这里时看向记者,记者下意识的回避了林为民的眼神。

        他如何能不明白林为民的意思,投身贫困地区教育事业这件事,说出来自然是充满了理想主义和人文关怀的大好事,媒体愿意看到,政府也乐见其成,这才有了舆论上的推波助澜。

        一旦有人真的决定这么做,那么必然会被推到道德的高坛上,不容许有任何的后退。

        “林老师,您的顾虑有一定的道理,但这于国于民来说都算是一件好事。”记者说道。

        林为民微微颔首,“当然是好事。”

        他笑了笑,“这就是我个人的一点不合时宜的小顾虑,希望你在报道的时候能够顺便提一嘴,可好?”

        “没问题,您的顾虑也是对的。”

        《中国青年报》的记者走了,两天之后,一篇对林为民这个当事人的采访再次刊发,又引起了众多的关注。

        除了《中国青年报》,参与这次事件和讨论的媒体还有很多,媒体们竞相报道有志青年学子打算投身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的案例,一时之间蔚然成风,竟然引起了TZY的关注。

        林为民作为整个事件的始发点,被请去深谈了一番。

        “广大学子能够有这样的热血和理想是好事,但我觉得政府方面应该做正向引导,不能单靠舆论。大学生们太过理想主义,他们低估了现实要面对的困难,不能让他们有太重的思想包袱,更不能因此产生道德绑架。”

        “这种支援活动,一定要是自愿原则,并且要有一些荣誉上的奖励和隐性福利,不能光讲奉献,不谈回报。

        现在跟以前不一样了,光靠一腔热血,是很难把事做好的。”

        “我的建议是最好是以志愿者活动的形式进行。”

        ……

        在林为民被请去深谈后不长时间,TZY决定实施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

        而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的第一个活动,就是面向全国号召高中以上学历的青年前往各地希望小学进行支教。

        自88年年底希望工程启动,第一所希望小学的建成使用花了半年多的时间,看似速度很慢,但实际上跟第一所希望小学同时建成的希望小学就有三十所,到如今又过了半年时间,全国各地已经有近百所希望小学建成。

        这些希望小学地处偏远,尽管已经有了硬件设施上的改变,但在教师资源上依旧是匮乏的。

        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由TZY组织实施,是顺应由林为民的《一个都不能少》所引发的支教热潮,迅速得到了广大青年学子的积极响应,仅半个月时间便有6000余名在校大学生报名参与。

        “支教”这个名词第一次出现在汉语语境当中,与之相关联的是一部叫做《一个都不能少》的小说,鼓励了无数学子投身祖国的教育事业。

        这部小说的名字将会和“支教”一起,注定成为中国教育史的一部分。

        这两章写的很慢,今天就两更了。


  (https://www.173xsv.cc/4897_4897284/117953902.html)


1秒记住一起上看小说:www.173xsv.cc。手机版阅读网址:m.173xs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