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朱祁镇御驾亲征真相!小朱查账!差哪哪着火!
大秦,始皇时空!
“这么看来,这朱祁镇,也不是纯粹的废物一个?”秦始皇微微眯起眼。
在其位谋其政。
从朱祁镇的所作所为来看,这一点,倒是干的倒是没有问题。
而且,这已经不是没有问题那么简单了。
军,钱,人。
三个都抓。
这三个,不应该本就是皇帝的权利么?
皇帝要是没有军权,那不就成了傀儡皇帝?
皇帝要是没有钱,那国家就该灭了。
皇帝要是没有人事任免权,那国家基本上也不听他的了。
光是从这三点来看,朱祁镇,的确对得上皇帝这两个字。
他干的,都是皇帝该干的事。
如果干了这些就是昏君的话,那什么才是明君?
总不可能,把军权交给文官,把钱交给文官,把人事任免也交给文官,这就是明君了?
开什么玩笑?
那到时候,到底谁才是皇帝?
这国家,到底你说了算,还是我说了算?
总之,在这些方面,秦始皇不认为这朱祁镇是个昏君。
至少他做了他该做的。
抓军权,是为了让大明继续变得尚武,继续向着周围开疆扩土。
抓钱,自然也是为了国家的强盛,国库的充盈。
抓人事任免权,是为了为国家选出有用的人才,总不可能,你推荐一个,我就用?我连这家伙是个什么货色都不知道,我用他干什么?
而你推荐的那些人,最后又会不会跟你穿一条裤子?
这一刻,秦始皇眯起眼……
呵,这就是文官?
对自己有利的,就开始大书特书,将其吹捧为一个明君圣君,千古以来都不曾出现过的好皇帝。
而对自己不利的,就开始大黑特黑,一切的功绩,全都靠边站,把一个黑点无限放大……
呵……
也不知道,寡人死后,这些文官又会如何评价朕?
……
同一时间,大汉武帝时空。
“啧……文官?有点意思……果然,文官皆可殺啊!”
汉武帝笑了。
文官把手伸到军权之中,这是想要干什么?
这不是要造反么?
他赚的盆满钵满,国家穷的叮当响?
这一刻,汉武帝总算明白为什么明朝末年的时候,士绅阶级富得流油,而国家穷的一批了……
很明显,从朱元璋开国,再到崇祯帝亡国。
这个过程中,就是文官与皇帝争权的结果。
什么忠君爱国?
这后世的文官,全都把书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就像韩非子说的那样,侠以武犯禁,儒以文乱法。
品德高尚的,不是没有。
可一旦位置坐上去了,那念头自然也就多了。
能守住那念头不去同流合污者,才是圣人。
而往往大多数人,都坚守不住那种念头,都控制不住自己的贪欲。
贪欲一起,可不就开始各种贪污,手上想要更多的权利了么?
你口口声声说的是为了国家,为了百姓。
可你做了哪些为了国家,为了百姓的事?
求皇帝减免赋税?
的确,这是在为百姓做事。
可是,你家里的产业,是不是也在这减免赋税的政策之中?
这不叫为百姓做事,只不过是顺带的让百姓减免了一定赋税而已。
除非,你跟皇帝说,就减免百姓的赋税,不减士绅官员的赋税。
可这也没用。
这世界上,士绅官员手中又有多少隐田?
这田,表面上看是某个百姓的,可实际上,却是某士绅官员家里的。
所谓的减免赋税,还不是减到人家口袋中了?
哦?
你说士绅官员免税?
那你更该死了!
都给你免税了,你特么还要抢皇帝的钱?中饱私囊,抢国家的钱?
这就是文官!
不,这就是人!
从来都不知足。
有了免税的特权,还各种贪污?
怎么的?
皇帝对你不好?
还是国家对你不好?
你不去贪污那点,就活不下去了?
治国治国,其实就是皇帝与大臣争斗的过程。
汉武帝眯起眼……
既然明朝发生了这些事,那我大汉呢?
大汉是不是也是这样?
……
同一时间,大唐贞观时空。
“这朱祁镇……”李世民眯起眼……
就拿朱祁镇干的这三件事来说,他觉得没有错,也没有任何问题。
我身为皇帝,收银课,是不是应该的?
我身为皇帝,我造船下西洋,让国家的经济更加繁荣,是不是也是应该的?
我身为皇帝,我重新拿回军权,是不是也是应该的?
我身为皇帝,对官员好一点,让你早点退休,去回家养身体,是不是也是应该的?
啥?
不应该?
怎么的?
你想造反?
哦?不想造反啊?那你说我干什么是应该的?
国家不下西洋,让你们文官下?那这下西洋贸易得了钱是谁的?啥?还是你文官的?你还不交税?
你还不想退休?想干到老死?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是,那这满朝文武,怎么全都是你举荐的人?你还说你不想造反?
哦?误会了?你只是为国家选拔有用的人才?
那你掌控军队干什么?是不是哪天,你们就带着兵,杀到皇宫里来了?那朕这龙椅,是不是就该让给你了?
呵……
文官啊!
李世民眼神闪烁。
……
同一时间,大明,洪武时空。
“朱祁镇……”
朱元璋低喃一声。
他承认,之前的确是戴着有色眼镜去看朱祁镇的。
可现在他忽然发现,好像,朱祁镇干的那些事情,的确没错。
换做是他,他也会这么干!
而且比朱祁镇还要狠!
你文官掌控军队,想要干什么?造反啊?行,那你就先下去等着吧!等什么?等你的九族啊!
还有钱……
特么的……
朱元璋那是最痛恨贪官了。
众所周知,贪官召唤朱元璋。
就杨士奇那些家伙干出来的事情,如果属实的话,他能把这些家伙的九族来回杀十遍!
一个都别想活!
蚯蚓都给他竖着劈两半,蚂蚁洞都得拿开水灌满。
鸡蛋也得摇散黄,路过的狗都要挨两巴掌。
文官皆可杀!
朱元璋心底冷哼一声……
……
而此时,大明永乐时空。
朱棣眯起眼……
从朱祁镇亲政之后,干出来的这些事,到不像个昏君……
又没折腾百姓,算什么昏君?
我就折腾文官,让你们把钱,把权交出来,我就成了昏君了?
相反,朱高炽在位的时候,干出来的那些事,才不是一个好皇帝该干的事。
当然,不排除朱高炽未来有想法,想要搞文官……
但,做事论迹不论心。
我不管你心里想什么,未来想要干什么,你现在干的那些,就不是一个皇帝该有的样子。
一个皇帝想的,应该是让国家变得更强盛。
而不是让你官员变得更富有。
而这土木堡之变……
文官的政变……
朱棣不由眯起眼……
下意识瞥了眼朱高炽与朱瞻基。
“老二……”
朱棣忽然开口。
“在呢爹!”
朱高煦赶忙回应……
“去把杨士奇,杨荣,杨溥,黄淮,金幼孜等人,给我带过来!”朱棣淡淡开口……
“得嘞!”
朱高煦满脸红光,兴奋异常。
……
而此时,大明,正统时空。
此时的朱祁镇,不由眯起眼……
土木堡之变?
文官的政变?
这一刻,他不由开始怀疑,怀疑自己去土木堡,到底是打仗的?还是别的什么情况?
要知道,他现在手中,可还有关于卫所那边的一些情报……
边关卫所那边,可是正常共计,不管是粮食,还是钱,每年都在拨款,每月都在发俸。
可偏偏,卫所却发生了逃亡现象。
到现在,逃亡现象更是一发不可收拾。
要知道,在大明时期,这种军户的逃亡,是要砍头的,那是死罪!
可这些军户还是逃了?
为什么?
这就不免想到是有人克扣贪污的问题。
的确,朱祁镇想的没错。
就是被克扣了。
这种情况,越到明朝中后期,越发的明显,越发的猖獗。
举个很通俗易懂的简单例子:
皇帝大手一挥,拨款七千万两白银,发放到大明各大军队手中,以充军饷。
内阁拟旨,要求户部立马展开行动,安排人马,立刻将这一千万两银子押解出京。
户部接旨,不敢怠慢,找齐押运,要求一个月内,务必将这五百万两白银亲自交到各地军政衙门手中。
紧赶慢赶,押运部队不负众望,经历千难万险,总算把四百万两白银,一分不少的送到了各地军政衙门手中。
巡抚招来下属各指挥使,高呼吾皇万岁,感谢皇上恩典,竟然拨了三百万两白银犒赏,吾等唯有感恩戴德,才不负龙恩!
指挥使们感激涕零,领着两百万两出了门。
回到卫所,召集下属,说朝廷拨了一百万两军饷,下辖各千户、百户,按照人头领钱,一个也不能少。
几经转折,某小旗官在总棋官那里领到了十两白银,回屋对四个袍泽兄弟说,皇恩浩荡,陛下万岁,给咱们放了五两银子的犒赏,咱们哥几个一人一两,拿回去挥霍,以后这条命,就卖给他们老朱家了!
这就是大明!
……
而此时,问答空间之中……
秦镇继续开口了……
“从前面朱祁镇的所作所为,其实就不难看出他与文官的矛盾。”
“又是下西洋,又是收回军权,又是废除保举制的,很显然,文官已经开始对这个皇帝不满意了!”
“可显然,朱祁镇才不在乎文官满不满意,他只需要自己满意就行了!”
“正统十四年六月,又传来扣边的消息。”
“这时候,朱祁镇忽然想到了,自从正统年间,文官掌控军队后,卫所军,就不断发生逃亡现象。”
“卫所军,就是边关的国防。”
“边防的重要性,谁都很清楚,所以,从洪武年间,到现在的正统年间,拨款都是正常拨,粮草也是正常发放。”
“然而,还出现了逃亡现象。”
“这只能说明,边防已经开始糜烂了。”
“如果不是克扣,那绝对不会出现这种问题。”
“于是乎,朱祁镇,打算御驾亲征了!”
“其实,御驾亲征还不够准确,应该说,巡边!”
“而巡边的同时,他也正好可以去查查账!”
“这其实与朱厚照巡边,朱厚照南下巡视是一样的,都是去查账的!”
“至于瓦剌扣边这种情况?就压根不在朱祁镇的考虑范围内。”
“且不说到底是不是瓦剌也先的问题,就算是,他也只是在长城内部,他去的是居庸关,宣化府,大同等地方!”
“这是大明的重鎮边防。”
“就相当于在自家后花园溜达。”
“这要是去溜达都能出问题,那这天底下就没有安全的地方了。”
“而且,查账这种事,也唯有朱祁镇亲自去了,才能看清楚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于是乎,朱祁镇在七月十一号做下决定,七月十四号宣布消息,自己要御驾亲征,七月十五号,不顾大臣们的反对,就直接御驾亲征,带着五十万京军出发了!”
“当然,五十万肯定是没有的!”
“史书上一些记载,二十万也没有!”
“甚至,明实录,乃至明史,都没有记载。”
“别说没有记载带了多少兵了,就是阵亡了多少,也没有记!”
“而这五十万的数又是从哪来的?”
“就是国榷了!”
“国榷中提到了五十万这个数,但这五十万,并不是军队。”
“原文记载是:甲午遣告庙社,发京师亲征,诏下于二日即行,文武吏卒仓卒就道,前军五万骑,吏卒私属五十万人。”
“意思就是,中午上香,开始发兵,下诏后的第二天就出发,当然,还带上了一些文武大臣,而正儿八经的军队,就只有那五万骑,其余的五十万,就是部队家属。”
“这部队家属,也不是去打仗的,就是搞后勤的,只有五万骑兵才是作战部队。”
“别觉得少,事实上,此时,宁阳侯带着十万大军正在江浙平叛。”
“靖远伯,也带着十万大军在湖广平乱。”
“这已经有二十万大军了!”
“朱祁镇还能找的出来五十万大军才有鬼了!”
“根据记载,正统九年的时候,朱祁镇犒赏在册的京军,就只有二十二万人!”
“本来就只有二十二万京军,江浙平叛要十万,湖广平乱要十万,哪还能找得到五十万大军?”
“再说了,明朝是吃空饷最严重的朝代,这二十二万人,也只会少,不会多!”
“同时,在朱祁镇亲征之前两个月,这个调兵几千,那个调兵支援几万,还没出门,就已经调走了六七万人了,哪还有五十万大军?别说五十万了,朱祁镇还能找出十万来,明朝的军事实力都逆天了!”
“朱棣北伐,别说什么带五十万大军,这五十万大军中,其实是包括运输后勤队伍的,真正能作战的,也不过只有十多万人罢了,绝对不超过二十万!而且,这些作战部队中,还有从别的地方调兵过来的,这才有了北伐!”
“而朱祁镇,不说真带走五十万大军吧,哪怕只带走二十万大军,那也相当于抄家了!”
“这是连京城都不打算要了的节奏。”
“所以说,五十万大军是不存在的,二十万大军也是不存在的,五万骑兵才是他真正带走的数字!”
“其余的,全都是后勤部队!”
“别说后勤部队也能作战,哪个皇帝出门打仗出门不带后勤部队?”
“朱棣北伐,还要带二十多万后勤保障人员呢!”
“别以为打仗就是拿头去莽,士兵是人,他们也需要吃饭,也需要包扎伤口的。”
“至此,朱祁镇就带着一批文官武将出发了。”
“先看看文官带了谁,武将带了谁。”
“文官: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
“吏部左侍郎,刑部右侍郎。”
“工部右侍郎,翰林院学士,以及一些太常寺少卿,太仆寺少卿。”
“还有给事中,中书舍人,监察御史,郎中,员外郎,主事等等!”
“这就是一大批文官。”
“而武将方面就是:英国公张辅、泰宁侯陈赢、驸马都督井源、平乡伯陈怀、襄城伯李珍、遂安伯陈埙、修武伯沈荣、都督梁成这些。”
“相比起文官来,武将真的不算多。”
“这像打仗吗?这根本就不像打仗!”
“打仗用得着带兵部尚书,户部尚书,吏部侍郎,刑部侍郎,工部侍郎这些么?”
“其实有个更贴切的说法就是……”
“朱祁镇带着这些人,去巡查了!”
“查的是粮,查的是钱!”
“正统十年的时候,他就想查,结果,查到哪,哪着火!”
“他现在不亲自去走一趟,整个大明朝可就被蛀虫给蛀空了!”
“他只管查,而查到谁头上,谁倒霉!”
“当时就能给你砍了,跑都跑不了!”
(https://www.173xsv.cc/5046_5046870/3498326.html)
缂傚倷鐒﹀缁樻叏閻愵兛绻嗘い鎾卞灪閻撱儲绻涢崱妯轰刊闁搞倧鎷�,闂備胶绮崝姗€锝炴径鎰垫晢婵犻潧娲ㄩ埢鏃堟煟閹伴潧澧悮锟�(闂備胶枪缁绘劗绮旈悽绋挎瀬闁绘劕鎼粈鍐煥閻曞倹瀚�)闂備胶鎳撻悺銊╁垂閸愭祴鍫柟瀵稿仜椤曡鲸鎱ㄥ鍡楀闁哄懎銈搁悡顐﹀炊鐠鸿桨绨诲銈忚吂閺呯娀骞冮崼鏇熸櫢闁跨噦鎷�.濠电偞鍨堕幐楣冨磻閹惧瓨鍙忛柕鍫濐槸鐟欙箓骞栧ǎ顒€鈧倝宕甸悙鐑樼厾闁绘鐗嗘慨鍥╃磼閸濆嫬鈷旂紒顔肩仛瀵板嫭绻濋崟顓р偓鈧�,婵°倗濮烽崑鐘测枖濞戙垹鏄ユ繛鎴欏灩濡ê霉閸忚偐鏆橀柍褜鍓欓ˇ闈浳涢崘顔肩劦妞ゆ垼妫勬禍楣冩煥閻曞倹瀚�
1秒记住一起上看小说:www.173xsv.cc。手机版阅读网址:m.173xs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