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上看小说 > 诸天问答通历史,古人全破防了在线 > 第108章 金军南下如同逛后花园,宋徽宗被夺门!

第108章 金军南下如同逛后花园,宋徽宗被夺门!


大秦,始皇时空。

“历史上,真实的靖康之变?”秦始皇眯起眼。

他脑海中,大概过了一下靖康之变的始末。

先是宋徽宗联合金国,灭了辽国,然后金国做大,开始反攻宋朝。

而金人的战斗力很强,直接围了两次开封城,第二次,直接导致北宋灭亡,这就是所谓的靖康之变,靖康之耻?

之前,秦镇没有说这宋徽宗具体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理所当然的就认为,这靖康之变不过就是个正常的王朝灭亡。

北宋的灭亡,肯定是因为皇帝昏庸无能嘛!

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皇帝败家,国家不亡才怪了。

可是,自从秦镇说了宋徽宗赵佶是个什么样的人之后,他怎么看,也感觉这宋徽宗就不像昏庸无能的样子。

昏庸无能的皇帝,至少也是个不务正业吧。

整天都知道花天酒地,政务政务不管,全国上下,所有事情,都没有他吃一口水果,吻一口美人来的重要。

而这宋徽宗。

你说他不务正业吧,他启用变法,你说他昏庸无能吧,他还知道先拉拢旧党,进行一系列政治斗争。

这样的人,怎么看也不像个昏庸无能的皇帝。

而且,在军事上,又重新设立了陇右都护府。

几次对夏战争,几乎打的西夏国抬不起头来,打的西夏皇帝乞和,宋朝还难得的硬气一回,不接受投降。

这所有的事情加起来,放在任何一个皇帝身上,都觉得很正常。

甚至,还得称赞一声陛下英明!

但放在宋徽宗身上,就感觉,好像有那么点不正常。

就感觉,很违和。

就感觉,这些事情,不是宋徽宗应该干出来的一样。

或者说……

宋朝,其实也是被文官卖了国?

一时间,秦始皇想了很多。

从宋仁宗开始,一直到宋徽宗。

宋仁宗变法,绝后。

宋英宗与后宫闹翻,刚拿下权利,巩固皇权,就死了。

宋神宗变法,英年早逝。

宋哲宗变法,绝后的同时,又英年早逝。

直到现在的宋徽宗……

当王爷时,宋徽宗是别人眼中的天之骄子,当皇帝时,比哲宗神宗更激进,不仅变法,还重新收回失地,并且,开始对西夏用兵,后来还说什么灭了辽国……

而那些文官,在这一时期内做出来的事情……

秦始皇脑海中又闪过了司马光,苏轼,文彦博,韩琦等人……

宋朝的历史,当真是,一言难尽……

……

同一时间,大唐贞观时空。

“靖康之变……”李世民敲击着桌面,眼中露出些许沉思。

真实的靖康之变么?

文官卖国?

如同明朝朱祁镇的土木堡之变?

一个,把皇帝卖给金国,一个把皇帝卖给瓦剌。

李世民沉吟半晌,忽然想到了自己身上……

所以说,后人又该如何看待玄武门之变?

又如何看待杨广政变?

嗯,杨广政变他不关心……

他更关心的还是玄武门之变。

所以,后人到底知不知道,自己弑兄囚父这种事?

就在他思索之时,忽然看到角落处有一人,在那奋笔疾书的写着什么……

“嗯?”

李世民一愣,继而扬起眉,开口道:“褚遂良,你在记什么?”

“身为陛下的起居郎,自然是履行自己的职责!”那边,褚遂良开口,然后,又开始奋笔疾书的写起来。

“哦?写的怎么样?能给朕看看吗?”李世民来了兴趣。

“这个,恐怕不行!”

褚遂良笑着摇头:“起居录的内容,是记载君王的一言一行,还没有听说过君王可以看的!”

“哎呀,朕不是要看,朕只是在考察你们的工作!要不然,朕怎么知道你们有没有夹带私货,如同宋明两朝的史官一样,凭借自己的喜恶描述?”李世民反问。

“呵呵,这个陛下放心!”

褚遂良笑道:“陛下也知道,起居郎,有两个,一个是臣,一个是他……”

说着,褚遂良看向另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坐着的人。

那人,也是起居郎。

也是负责记载皇帝一言一行的。

“而且,宫中也有记事的女官与太监!”

说着,褚遂良又看向站在不起眼各处的宫女太监们。

最后才向李世民笑道:“陛下,这么多人共同记载,就算有一人写的不对,也会被后人发现!宋明两朝,臣不知,但臣绝对不会因为个人喜恶来记事!”

“你们……”

李世民看看褚遂良,又看看另一位起居郎,再看向着宫中的太监宫女们,忽然感觉一阵阵的不寒而栗。

好家伙……

自己的一言一行,真就被记的清清楚楚?

那种如芒在背的监视感,让他浑身都不自在。

尽管这些都是传统了。

但是,现在忽然细想,忽然想到了,就感觉不是那么回事了……

“嗯,那朕要是非要看呢?”李世民忽然问。

“那臣等会一五一十的记载下来!”褚遂良道。

嗯,他这般说,另一边的起居郎已经开始记载了……

【夏四月辛亥,帝观天幕,言之靖康之变,帝欲观起居注,被拒。】

“等等,你又在些什么?”李世民忽然转头,看向那人。

那人的笔一顿,继续开写……

李世民额头出现些许青筋,继而又看向褚遂良,不满道:“褚遂良,你拿着朝廷给的俸禄,吃着皇家的粮!朕想视察一下工作,都不行吗?怎么的?朕让你当起居郎,你就是这么回馈朕的?”

褚遂良还是摇头:“起居录不行!”

李世民沉声道:“也就是说,谁都没办法看起居录了?”

“到也不是!”

褚遂良摇头:“修国史的史官可看!后世史官也可看!当然,当朝门下省,给事中也可以看!”

门下省,门下给事中,就是起居郎的直属上级。

这些,自然可以看,这些起居郎汇报工作等,也是给直属上级汇报,而不是给李世民汇报。

反正,谁都可以看,就李世民不能看。

“哦?这样啊……”

李世民沉吟,旋即道:“去,把玄龄叫来!”

嗯,房玄龄,如今时期的他,正担任门下省,正是这两位起居郎的直属上级。

褚遂良与另一人对视一眼,然后,刷刷的开始写……

“嘁……”

李世民暗自撇嘴。

……

同一时间,大宋徽宗时空。

宋徽宗眯起眼,嘴角,逐渐勾起一抹弧度……

靖康之变,这不就来了么?

名单,应该也准备好了吧?

他已经准备好,随时举起屠刀,对那些家伙动手了。

大宋的皇帝不杀人?

呵呵……

今天,就让你们见识见识,什么叫斩草除根!

这一刻,他忽然理解了朱元璋,理解朱元璋为什么诛九族了。

这些家伙,一旦怀恨在心,是可以恨很久的。

以前,只知道贬官贬官了!

妈的,皇帝对你们这些文官这么好。

结果,怀恨在心,反过来卖国?

卖国是吧?

等死吧你们!

朕要开创大宋的先河,诛九族!

还有那东林书院……

好家伙……

大宋也有东林党了?

狗东西……

亡了大宋又亡明!

这些东林党当真该死啊!

……

而此刻,问答空间之中……

秦镇再次开口了……

“靖康之变,前面连着的就是灭辽这件事。”

“而整个事件,参与的势力分别有,夏,辽,金,宋!”

“金与宋结盟,攻伐辽国。”

“而西夏,自然是帮着辽国的。”

“之前,大宋打西夏,辽国过来帮忙了,如今,大宋与金,攻打辽国,西夏自然也会帮忙!”

“1122年,三月,在得知金国建立,并且,反抗灭辽之后,西夏皇帝李乾顺立马派出五千兵马支援。”

“可惜,打不过,西京失守!”

“五月,在得知辽天祚帝逃入阴山之后,就赶忙派遣大将李良辅领兵三万救援,可惜,还是大败。”

“七月,李乾顺派遣大臣,向辽天祚帝恭问起居,并且赠送粮草。”

“1123年,正月,李乾顺再次出兵救辽,却被阻拦。”

“五月,辽天祚帝诈降,逃遁云内州,李乾顺赶忙派遣使者,去边境迎驾,把辽天祚帝接入西夏境内。”

“六月,辽天祚帝册封李乾顺为夏国皇帝,并且以诏令的形式,发兵救辽。”

“这时候,金国的使臣进入了夏国,跟李乾顺说,把辽天祚帝送给金,金可以把辽西北一代割让给夏,然后,李乾顺同意了。”

“以上,就是西夏书中记载的东西。”

“西夏与辽,一直都是盟友的关系。”

“李乾顺的皇后,就是辽国的宗室女。”

“所以,西夏救援辽,是理所当然的。”

“只是,最后,实在是没办法力挽狂澜,更别说什么扶大厦之将倾了,辽在金与宋的沉重打击下,根本翻不起风浪。”

“翻盘是不可能的了。”

“这一战,就是灭国之战。”

“所以,李乾顺没办法,也只能交出辽天祚帝!”

“而这一战,在辽国那边的记载,就要详细一些……”

“先是从1117年开始。”

“金军攻打春州,辽军不战而降。”

“1120年,金军攻克上京,留守的全都投降。”

“1121年,辽国内部打算废了辽天祚帝,拥立辽天祚帝的次子当皇帝,但事情败露,一部分降临不肯再为了辽天祚帝尽心竭力,甚至,辽国宗室,也是辽国的大将,耶律余睹,也带着人,直接带着上千骑兵叛逃投奔女真。”

“伴随着辽国大片土地丢失,辽天祚帝也赶紧逃。”

“甚至,伴随着辽天祚帝处死了次子,周围那些人也跟着有了叛变的心思。”

“而后,耶律余睹更是带兵,直逼辽天祚帝的行帐,没办法,只能又逃。”

“而伴随着逃跑,辽天祚帝周围的人也越来越少。”

“最后,王公大臣没有了,只剩下五千卫兵!”

“甚至,就连国玺都丢了。”

“而此时,辽国内部,也开始出现思变者,辽天祚帝还在外面逃亡,辽国南方地区,已经有人拥立另一位辽国宗室为皇帝。”

“此时的辽国,是真的乱。”

“有人投降金国,有人投降宋朝。”

“这个皇帝死了,又拥立那个……”

“总之,乱成了一团。”

“而辽天祚帝,还在逃。”

“他先是去了西夏。”

“但之前也说了,那李乾顺答应了金的要求,但李乾顺并没有献出辽天祚帝。”

“1124年,正月,辽天祚帝抵达了都统马哥的军中。”

“很明显,这就是李乾顺送出去的,毕竟,辽天祚帝还亲自册封了李乾顺为夏国皇帝,辽天祚帝在夏国,肯定也是皇帝的待遇,住也肯定是住在京城。”

“辽天祚帝能够在1124年正月抵达马哥的军中,这里面也绝对少不了李乾顺的帮助。”

“在得知辽天祚帝的行踪后,敌军再次攻来,辽天祚帝也只能弃营北逃。”

“1124年七月,重整旗鼓的辽天祚帝,率领着大军出夹山,攻下渔阳岭,取天德、东胜、宁边、云内等州,可惜,遇到金军,再次溃败。”

“然后,辽天祚帝,又逃到了山阴。”

“1125年,辽天祚帝一路向西北逃窜,已经过了沙漠,一路上,水粮断绝,只能吞冰咽雪,以解饥止渴。”

“二月,好不容易逃到应州城,终于还是被金将给俘虏了!”

“八月,被送到上京,不就后也就死了!”

“这就是辽天祚帝亡国身死的全过程。”

“从1121年开始逃,一直到1125年,才彻底落幕。”

“几乎把求生的本能体现的淋漓尽致。”

“但也同时可以看得出来,辽国的灭亡,也是因为内乱。”

“如果不是内部叛乱,也不至于灭亡的这么快。”

“如果不是内部翻盘,金国也不会崛起的那么快。”

“当然,不管如何,辽国的灭亡,与辽天祚帝的逃亡,是很符合灭国的情况的。”

“之所以说辽天祚帝,主要也是”

“而在此期间,宋与金,都得到了巨大的好处。”

“首先就是底盘的问题,一大片西北地区,以及燕云地区,落入到了宋朝的掌控之中。”

“但这些地区经过了战乱,流民很多,同样的,城也残破不堪。”

“宣和六年,1125年,也就是辽国彻底灭国,此时,距离靖康之变还有两年。”

“因为收复了大片西北,以及北方地区,地区因为战乱,需要重建,同时,也有大量的流民需要安置。”

“这就是又要钱了!”

“于是乎,在宣和六年六月,下诏,向南方的各省,开征免夫钱。”

“原文是:六月壬子,诏以收复燕、云以来,京东、两河之民困于调度,令京西、淮、浙、江、湖、四川、闽、广并纳免夫钱,期以两月纳足,违者从军法。”

“这就很明显,就是想要支援北方,逐渐的将北方彻底纳入大宋的版图。”

“而且很严厉,期限,两个月,违抗者以军法论处。”

“关键是,这还没完,到了七月二十七,估摸着是钱不够,或者,给钱的太少了,宋徽宗又下了一条诏令。”

“原文:秋七月壬寅,诏宗室、后妃戚里、宰执之家概敷免夫钱。”

“宋徽宗的意思是,管你是谁,甭管你是我媳妇儿,还是我弟弟,还是我什么兄弟,亦或者外戚,王公大臣,宰相,枢密使等等,都得给我交钱,全国上下,只要是富庶的地方,全都要交钱!”

“而除了皇室出钱以外,宋徽宗要求的征收免夫钱的地区,包括,江苏,浙江,江西,两湖,四川,福建,广东。”

“而这些地方,在宋朝刚建立的时候,江苏浙江江西地区,分别是吴越与南唐,两湖地区是楚国,四川地区是后蜀,福建地区是闽,广东地区是南汉。”

“宋徽宗就没说收山东地区的免夫钱,因为山东地区原本就是宋朝的地盘。”

“而以上那些征收免夫钱的地区,都不是宋朝的领土,而是宋朝建立之后打下来的。”

“而在这些地方政权眼里,你赵宋,就是个外来户!”

“我的国家被你亡了,没办法,才寄人篱下。”

“其中,有很多是武力征服的,如后蜀,南汉,南唐,北汉。”

“而还有一些,是投降的,就比如,吴越!”

“吴越王在北宋统一南方的大势所趋下,主动归降,将吴越的领土和军队交给了北宋。”

“而吴越地区,也因为投降,完整的保留了吴越地区的士卒。”

“吴越地区,主要就是浙江一代,加上一半江苏,一半福建,大概就是,浙江、福建、一半江苏。”

“而吴越这个地方,因为有水运与海运的便利,各地方的士绅,几乎是富可敌国,”

“所以,这地方,必须得出钱。”

“之前你这地方出过方腊,想要事情,不出钱是不行的!”

“而其他地方,同样的富庶。”

“四川,是因为盐。”

“江西是因为瓷器,两湖是因为铜器。”

“其实与明朝差不多。”

“就是因为这些东西,赚得盆满钵满,不出钱,可能么?”

“要是不出钱,那就得军法处置了。”

“眼看着皇帝如此武德充沛,没办法,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出呗!不出钱等死么?”

“关键是,宋徽宗的操作还不止如此!”

“看看六年六月之后,宋徽宗都下了哪些诏就知道了!”

“冬十月二十七日,诏:有收藏习用苏、黄之文者,并令焚毁,犯者以大不恭论。”

“十月三十日,诏:内外官一律以三年为任期,治绩著闻者再任,永远作为标准。”

“十一月十九日,诏:监司选择有治绩的县令保举荐奏,召赴都堂审察录用,不得超过三人。”

“十二月初一,诏:诏百官遵行元丰法制。(元丰法制,就是王安石变法)”

“宣和七年春正月二十一,诏:罢除各路提举常平官属,有罪应当罢除者把名字报到朝廷;并且命令三省修治已废之法。”

“二月初二,诏:御史核察赃吏。”

“夏四月十九,恢复州县免行钱。”

“四月二十七,诏:实行元丰官制。恢复尚书令的名称,虚而不授;三公只作为阶官,不统领三省事务。”

“五月十六,诏:诏各路帅臣推举有才略的将校,监司推举有政绩的守令,每年各三人。  ”

“六月初六,封童贯为广阳郡王。”

“六月初八,诏:臣僚擅自与宦官来往者,以罪论处。”

“十一月初三,诏:无出身待制官以上,年龄到三十岁连续任职满十年,才允许任子。”

“以上,就是宋徽宗下达的诏令。”

“这下达的诏令有问题吗?完全没有问题。”

“禁止收藏学习苏轼、黄庭坚的文章,主要是,苏轼与黄庭坚,都是旧党。”

“同时,也改了内官任期的制度,防止一家做大,最终再次导致赵匡胤死后,某太监联合赵光义篡位的事。”

“只要重要职位的太监经常换,那太监的权利,可就不大了。”

“让百官遵从王安石变法,这也没毛病,当然,这一条,还是给那些旧党看的。”

“第二年,还是变法,改制,然后查贪官,查污吏,有罪的论罪!”

“甚至,还限制了三公的权利,此后,三公就不在统领事物。”

“所谓的三公,就是太师太傅太保。”

“而北宋时期,比较出名的太师太傅太保,分别有:赵普、韩琦、文彦博、司马光、王安石、范仲淹。”

“而宋徽宗时期的太师、太傅、太保,分别是:蔡京、王黼、童贯。”

“由此可见,宋徽宗不仅用蔡京,也在防止蔡京真正的做大,说白了,此时的宋徽宗,早就是一个精于帝王心术的皇帝。”

“用蔡京的同时,也会在一些方面制衡。”

“当然,不管是太师、太傅还是太保,都是加衔,没有实权后,会有一定的限制,但问题也不大。”

“而之后,也算是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十一月初三那一条,无出身待制以上、年及三十通历任满十岁,乃许任子。”

“这就得说‘恩荫法’了。”

“以前的‘恩荫法’,只要是上辈有功,就可以给后辈入学任官的待遇。”

“之前也说过,‘恩荫法’就是宋朝冗官冗员的源头。”

“但是,到了宋徽宗这,直接给改了。”

“变成,有品级的官,必须得年满三十岁,还得干满十年以上,才允许后辈有这个权利。”

“至于那些没有品级的?抱歉,这个权利被剥夺了。”

“说白了,就是要解决冗官冗员的问题。”

“在宋徽宗的立场上,这肯定是没错的。”

“一,收钱,我去安抚北方新的来地区的流民,重建城镇,妥妥的利国利民好事,甚至,我皇家,宗室,都带头捐钱,你能不给么?”

“二,限制恩荫,减少冗官冗员,官多了,对国家来说本来就是一种负担,这一条,也没错!”

“但对那些江南地区的士大夫们,就不友好了!”

“你又问我要钱,你还把我子孙后代的福利给断了,是可忍孰不可忍!”

“你宋徽宗不是喜欢北伐吗?不是这么喜欢北面吗?”

“那好,那咱们就给你送去!”

“于是乎,在宋徽宗下诏的一个月后……”

“宣和七年,十二月十二,燕山府守将郭药师就叛变了!”

“这个郭药师啊,原本是辽国的大将,在被拥立的皇帝耶律淳死后,他就献涿、易二州,投降了宋。”

“宋徽宗对郭药师,算得上是比较好了,投降后,继续委以重任,之后更是拜武泰军节度使,加检校少保,同知燕山府!”

“手握大权,还有重兵在手,妥妥的封疆大吏!”

“而且,宋徽宗召他入朝之后,还赏赐宅邸,赏赐姬妾。”

“等郭药师一番表忠心后,宋徽宗给他两个金盆,一件御珠袍,并加官检校太傅。”

“就这,郭药师还反叛了。”

“而且,还是没有什么明显伤亡的情况下反叛的!”

“《金史》中是这样记载的:宗望至三河,破郭药师兵四万五千于白河,蒲苋败宋兵三千于古北口,郭药师降。遂取燕山府,尽收其军实,马万匹、甲胄五万、兵七万,州县悉平。宋中山戍将王彦、刘璧率兵二千来降。”

“马万匹、甲胄五万、兵七万!这就是郭药师投降后,带给完颜宗望的东西。”

“比特么金军整体还多!”

“什么破郭药师兵四万五千于白河?这特么的就跟在玩一样!”

“后面的,演都不演了,王彦、刘璧直接率二千兵过来投降了。”

“而郭药师等投降之后,完颜宗望就直接南下了。”

“也不管后面的七万大军,带着人,就直捣黄龙,南下擒龙。”

“速度很快啊!”

“十二月九日,郭药师投降。(注《金史》与《宋史》记载的不一样,《金史》记载是九日,《宋史》记载是十二日,总的来说是正常的,奏报需要时间,郭药师反叛的消息传回去也需要时间。)”

“郭药师反叛后,燕山各州县全部平定。”

“十一日,宗翰攻克代州。”

“十八日,中山投降。”

“十九日,宗望在真定打败五千宋兵。”

“二十一日,宗翰包围太原。”

“二十七日,宗望攻克信德府。”

“次年,正月初二,宗弼攻取汤阴,大白大攻下浚州,迪古补攻取黎阳。”

“初三,各路军队渡过黄河。”

“四日,攻取滑州,宗望派吴孝民等人进入汴京,向宋国索要首谋平山的童贯、谭稹、詹度以及张觉等人,宋太上皇帝出奔逃亡。”

“七日,各路大军围攻汴京。

“满打满算,还不到一个月时间。”

“完颜宗望就从燕山,抵达了开封汴京!”

“一共一千四百里地!”

“一个月,一千四百里,这还是作战的情况下,跑的,简直快的没边了,辎重部队都不带,直接跑到开封了!好家伙,直捣黄龙!”

“而且,完颜宗望南下的数字也是个迷。”

“宋史,金史中都没有记载。”

“倒是人物传记《宋史·李纲传》记载,到达开封的金军号称六万!”

“既然是号称,那肯定没有六万,而且,还是完颜宗望带一队,完颜宗翰带一队,也就是说,一人可能也就带了一两万人。”

“就你这种情况,直接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打完仗后,休息都不怎么休息的,直接南下抵达开封擒龙?”

“打仗你得讲究一个休养生息,上一个打完仗立马又打仗的,屁股上已经中了好几箭了,对,说的就是赵光义。”

“关键是,赵光义还休整了半个月。”

“而完颜宗望手下的兵,一个个的简直都是铁人。”

“一边打仗,一边行军一千四百里。”

“这特么就不像打仗!”

“这就像是人家把完颜宗望接到开封的!”

“而此时,宋军在干什么?”

“首先,童贯率领的最精锐的西军,全都在西北,太原府,准备灭西夏。(太原府就在西夏的边境,距离夏州很近,夏州就是陕西。)”

“十二月初八,童贯在得知金军南下,只身一人,从太远先行回京护驾。”

“宋史说童贯害怕,是逃回来的,就理了个大谱!”

“然后西北的名将,种师道,带着一部分西北军,星夜往回赶,回京勤王。”

“种师道是在终南山隐居,得到消息后就往回赶。”

“然而,谁也没想到,金军南下的速度太快了。”

“不管是童贯,还是种师道,他们所在的位置,距离开封都比燕京到开封近。”

“童贯在太原,太原距离开封就八百里。”

“种师道在终南山,终南山距离开封就一千里。”

“童贯记载就比较少了。”

“而种师道,有记载称,他才刚抵达洛阳,完颜宗望就已经围了开封城。”

“这速度,简直逆天了!”

“实在是很难想象,完颜宗望到底是如何做到,一边打仗,一边南下,还比种师道更快的抵达开封城,围了开封城!”

“这还不是提前一天两天那么简单。”

“要知道,种师道也是全速前进,还不需要打仗的情况下才到洛阳,洛阳距离开封还有四百里呢!”

“这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完颜宗望十二月初九在燕京,十二月十九到了真定府。”

“十天时间,走了四百里。”

“十二月二十七,也就是八天后,他又跑到了信德府(邢台),走了三百里。”

“正月初三,又过了七天,直接度过黄河,初四,攻破滑州。而滑州距离信德府,也有四百里。”

“其实到这,已经基本上快到开封城了,因为滑州距离开封,就只有两百里。”

“正月初七,也就是三天后,抵达了开封。”

“就给他算三十天。”

“三十天,行军一千四百里,平均每天行军四十六里。”

“是,这的确符合正常的行军速度。”

“但是,这只是正常的行军速度,是不记打仗的情况下的正常行军速度。”

“而一般打仗的话,只会更慢,甚至,修整,整备,等待辎重,休息等,也都需要时间。”

“就这一千四百里路,一边打,一边南下的情况下,没个三五个月的功夫根本做不到。”

“看到这种情况,种师道能不懵么?”

“我不打仗,你还要打仗,结果你我行军速度一样?不,你还比我更先抵达开封?踏马的,坐火车啊?”

“这完颜宗望南下的情况,就不像打过仗的。”

“就像是正常的行军,别人直接开门让他过去一样。”

“最最诡异的是宋徽宗这边的情况。”

“二十一日,宗翰包围太原的时候,宋徽宗立皇太子赵桓为开封牧。”

“二十二日,宋徽宗下罪己诏。”

“二十三日,下诏禅位于赵桓。”

“史书上说,是他怕死,怕成为亡国之君,所以赶忙传位给赵桓。”

“然而,事实上就是,宋徽宗,与朱祁镇一样,被夺门了!”


  (https://www.173xsv.cc/5046_5046887/20232523.html)


1秒记住一起上看小说:www.173xsv.cc。手机版阅读网址:m.173xs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