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 知识强军
第三百一十六章 知识强军
其实,楚行之所以可以大张旗鼓的扩张,还要感谢四位大善人。
这四位大善人分别是首善武之文,此外便是扬威、孙元化、叶文豪。
正是这四大善人孜孜不倦的围剿救民军,才给救民军提供了充足的兵员。
要知道,这么多身强力壮的年轻人,真的让救民军去民间筛选也是需要时间的,结果武之文他们,直接抓壮丁,就都给抓过来了。
根据负责管理俘虏的李宗为统计,经过他们孵化,他们起码可以从俘虏之中,挑选出一万余人来,哪怕是有话一番之后,他也有信心,拉出一支六千人左右的优质兵员队伍。至于剩下的俘虏,则因为各种原因,送到工厂,亦或是治安军、乡勇。
毕竟不是谁都愿意打仗,也不是谁都适合打仗。
挑选出来的士兵,大多数都是武之文募集的士兵,以及孙元化支持的士兵,此外便是狼兵,这些人都经过了长久的训练,不能白白浪费了。
所以楚行预估,在不久的未来,救民军的兵力应该会在四万到五万之间。
要长期维系一支总兵员将近五万人的部队,说实话凭借青州府自己家肯定是不够的,不仅仅是钱粮的问题,甚至兵员的问题,都得不到保证。
虽然整个青州府的人口不少,但是这么多士兵,会让民间丧失掉大量的劳动力。而起楚行早就有所打算,那就是武之文征召的青壮和一些年老的卫所士兵,是要送回乡里的。如今青州府是他的了,他可不能看着人家家里,只剩下老弱妇孺,连个耕田的人都没有,那是造孽。
要知道,青州府这两年连绵不断的大战,朝廷其实没什么具体损失,真正损失的是那些战死了青壮的家庭。
因为成年壮劳力的丧失,会连累一大家子,吃不上饭,穿不上衣,最后活活死在乡里。
这便是为何,诗人总是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楚行虽然如今已经练就了铁石心肠,但是也不会看着那么多百姓受苦受难。
毕竟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他还是知道,什么叫做民心似海的。
而且,强扭的瓜也不是特别甜。
救民军到目前主体还是募兵,不是每个贫寒子弟都愿意来当兵的,而不是每个人来当兵救民军都要的。
之前的救民军之所以能够维持这么大的规模,那是把辖区内的村镇给搜刮了一干二净,而且很多救民军士兵也不都是招募而来的,他们一部分本来就是土匪,有一部分则是明军俘虏。
如今救民军虽然占据了青州府,但是实际上的控制范围并没有特别大的变化,想要一下子搞这么大规模的扩军,其难度其实并不小。
为了解决兵员问题,楚行再一次加大了招募新兵的条件,提高了安家费的数额,同时也是筹备着给士兵提高薪资。
为此,楚行是让兵部那边根据如今的物价以及大乾王国自身的财力,制定一个军队的薪饷制度,楚行给的指导意见就是:宁可本王苦一苦,但是绝对不能苦了士兵。
此外,救民军还要保证其根本优势,来咱们救民军不是有钱拿那么简单,咱们还管饭,能吃饱,家里还分你几亩地。让一个士兵敞开了吃,这每个月的花费就不小,如果把伙食都折算为银子的话,那么救民军的士兵薪饷是绝度要高于明军的募兵许多许多。
更不要说还有田地免费发放呢!
但是户部那边苦着脸对楚行说,哪怕是现行的模式,咱们的财政体系都濒临崩盘了,再加码,咱们大乾王朝很有可能会撑不住的。
而且,赛八仙也隐晦的提出,救民军养一个士兵的成本,都快赶上大明四五个了,有些得不偿失了。
这才是一万多人,大家的日子就已经过不下去了,真的扩充到四五万,这日子绝对没发过下去了。
楚行思索了许久,最后还是打消了涨薪的念头,没办法,眼下根本不是苦一苦自己的事儿。
早些年,大家都在山沟沟里,老弱妇孺省下两口饭,士兵就能吃饱。现在可不行了。那可是数万大军的口粮。
除非自己跟崇祯皇帝过得一样舒服,有庞大的后宫需要养活。
当然,他也强调,不论怎么缺钱,士兵的饷银必须按时发放,士兵的伙食标准,绝对不允许降低。
楚行可不想要明军那种跑几百米就累的上气不接下气的士兵。
招募新兵,规划新编制,筹建新的卫,这些工作虽然不需要楚行亲自处理,但是他身为大乾王国的大王,救民军的最高统帅,实际上也是轻松不到那里去。
把这些任务都一一安排下去后,楚行依旧没有闲着,因为他又要考虑该建立高一级的指挥机构,来让完成扩编后的救民军能够有效作战。
未来他是绝对不可能再亲自指挥十几个卫作战的,要想让这支军队发挥出来战斗力来,就必须有几个统兵的大将分别指挥一支部队。
因为未来可以预见的是,救民军的数万人,是不可能说一直都集中在一起作战的,占领了青州府之后,它四面八方都是敌人,而且可以预见的未来里,会有大量的明军从多个方面对青州府发动进攻,这就要求救民军需要具备多线作战能力。
于此同时救民军的规模在未来一两个月内就会继续膨胀到最起码三万人以上的规模,而在这个时间之内,楚行不仅仅要编成基本战术作战的编制单位,同时也要为这种基本战术单位制定一些作战条例,完善作战理论,这些都需要时间。
这打仗,可不是说有人有枪就可以的,是需要军事理论作为支撑的。
而这个军事理论怎么来,自然是需要依靠大量的训练、推演以及施展来推倒的,不可能说凭空想出来后就用的。
而这也是需要时间的,因此楚行不打算拖延太久,很快他就是和作战司的一群参谋们一起进行了连续数天的推演。
推演的过程中,楚行甚至对前线的战事都没有过于关注,只是每天看看战报而已,而秦去疾在前线打的虽然不算出彩,但绝对中规中矩,沿途击溃了好几拨中小规模的明军,正在稳步推进。
以秦去疾麾下的兵力,攻城略地不成问题的,秦去疾之所以不着急着进攻,乃是为了避免出现大量的伤亡。
秦去疾是老将了,楚行并没有进行干涉,反正只要不出现太大的意外,结果就是注定的,至于过程如何,楚行如今也是不怎么关注了。
这几天他的关注重心都是放在了扩军之上,扩军之中的招兵,薪饷,火炮等诸多问题一一制定了解决办法后,他就是把大部分的注意力放在了编程基本战术单位上来了。
这份全新的编制被制定出来后,楚行并没有拖延太久,很快就是颁布了下去,让各部队根据新式编制计划完成改编、扩军。
新扩军计划除了扩军、编制内容外,进一步完善了救民军的各项细节制度,很多细节都是制定的非常详细,比如这行军包袱该如何包扎,正规场合下走路必须抬头挺胸,身着干净整洁的军服。
甚至称呼都是进行了统一规定,而不再是之前那种胡乱称呼。
由此正式确定了小旗、总旗、百户所、千户所、卫所、军等各级称呼,明确对上司军官的称呼不得称呼为大人,而是称呼为长官,正式场合以及官方书面文件一律采用全名加职务称呼。
这一份改变扩军计划,除了让税务的人天天叫苦说养不起上那么多人之外,救民军内部的军官乃至普通士兵们都是兴高采烈的,为什么?
因为一旦扩军,他们都会齐齐升官啊!小旗会变成总旗,总旗会便百户,百户会变副千户,甚至普通士兵也有机会从下士,晋升为上士。
扩军所造成的晋升,是普遍性的,基本上全军有半数人都获得了晋升,而军官,更是普遍官升一级,少数优秀者更是连升两级,比如从总旗,一下子谨慎到了副千户,从百户晋升到千户,这都是典型的二连跳。
但是扩军也是造成了一个大麻烦,那就是救民军的军官不够用了!
扩军之前,救民军的军官不说多,但是勉强也是够用的,毕竟之前的救民军扩军是比较慢的,规模也比较小,但是现在一下子扩军到数万人规模,所需要的军官可是成百上千,这一下子可是把大都督府的人给急坏了。
因为他们发生军官不够用了,找不到人来担任众多的军官职位,尤其是小旗、总旗这两个最基层,同时需求量也是最大的军官。虽然说大都督府那边每天都在招募读书人从军担任军官,讲武堂的规模也是越来越大,但是依旧是无法短时间内满足救民军的庞大军官需求。
对此楚行是批示大都督府那边儿,让他们从优秀士官中选拔人才任命为基层军官,基层军官嘛,又不是非得要断文识字才可以的,再说了,就算是文盲但是也可以让他们当了军官后学习文化啊,刚好趁机恢复一下夜校和识字班。
本来楚行都是打算在军队里开设扫盲班了,试图把军队里的识字率提升上去,提升上去自然不是为了让他们更能打仗,实际上是文盲还是读书识字,对于普通士兵而言区别不大,都是听命令行事的炮灰而已,但是这件事情一直没有办起来,因为救民军一直处于大战之中,读书人也十分稀缺。
不过楚行一直有一项属于自己的后期计划,那就是等到部队的规模越来越大后,要从内部大量培养基层军官。
这年头的识字率太低,想要招募现成的读书人就读讲武堂,然后培养为军官,难度相当大,因为投靠大乾的读书人本来就少,而且大多都是奔着来当文官的,少有愿意从军的,招募读书人从军困难,还不如直接从士兵当中培养呢。
此外,这些断文识字的士兵不仅仅可以成为潜在的军官,而且以后等他们退役之后,到了地方上就能够胜任众多基层政府的职务了。
而这才是楚行一直想要在军中开设大规模的扫盲班的主要理由,
这些军中退役的转业公务员,将会成为大乾王国最坚实的基层统治核心。
只要这些退役军人还活着,那么大乾王国的统治根基都是坚实的,不用担心出现无法控制基层的事。
所以大规模的扫盲班是必须开设的,不能再跟之前一样,靠着思想教官小打小闹。
而且还是在全军范围内开始,每一个士兵都需要参加!
如果只是为了培养军官的话,说实话他的扫盲班只针对刚提拔起来的不识字军官就行了,没有必要在全军施行。
既然全军施行了,为的就是等以后这些军人退役转业后,回到地方上成为大乾王国的坚定支持者,并带动普通民众支持大乾王国。
实际上,目前大乾王国就已经是利用退役退军维持基层统治了,村镇级别的官员相当多一部分都是退役军人,之前为了建立镇、村级别的行政中心,救民军可是特意转业了众多现役军人去担任各镇的教官。
不过在高级官员上就比较少了,因为那是文官的地盘,内阁那边筹办的三县衙门,高级官员的位置一共也没几个,内阁那边自己都嫌少呢,哪有多余的位置让给军方的转业军人了,因此目前军方的转业军人,一般是局限在镇、村这两个级别。
断文识字的军人,不仅仅是未来救民军战斗力的保障,更是未来大乾王国对基层统治的核心支柱,因此楚行自然是不会怠慢的。
既然已经给提干的文盲军官开设了扫盲班,楚行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把扫盲班的规模扩大化,反正一个老师教二三十个人也是教,五六十个人也是教。
所以当部队开始招募新兵扩张,出现大量文盲军官的时候,救民军的扫盲班也是如火如荼的展开了,扫盲班里的老师自然不是什么正规老师,甚至连读书人都算不上,他们都是军队里本身识字的一些人,有军官,有文书,偶尔也从内阁那边抽调几个人过去。
不要求你掌握什么高深知识,只要你能够断文识字,能够给人启蒙就足够了。
而扫盲班的规模也不再是和以前那样零散的,而是以部队编制为组织直接授课,这一讲课,那可都是半个队甚至一个百户所的规模。
好在扫盲班教授的课程都很简单,就是简单的识字以及数学,此外看老师的个人能力,能力强的还会说一点天文地理的常识什么的,如果他自身都是个半吊子,自然也就没有办法在扫盲班里教授太多了。
但是这并不重要,这扫盲班只是最基础的识字和数学课程而已,如果后续想要继续学,还有一个讲武堂呢。
(https://www.173xsv.cc/5142_5142048/471666.html)
1秒记住一起上看小说:www.173xsv.cc。手机版阅读网址:m.173xs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