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上看小说 > 明末大寨主全文小说 > 第1147章 争功

第1147章 争功


第1147章  争功

海军在实战的时候,甭管是九斤舰炮的还是十四斤以上的重型舰炮,都是会在五百米以内才开火,而实际上,想要取得比较可观的有效命中和杀伤,这个距离往往还是需要拉倒三百米以内。

在海军参谋部的那些参谋们的设想里,大乾王朝海军的作战方式,尤其是和敌军舰队决战的时候,应当是集中所有能够集中的战列舰,大型巡洋舰,然后组成一条或者多条的战列线,组成战列线的战舰成一一条线,首尾相连跟随前进。

通过机动,抢占T字头,然后用侧舷火力消灭对方,而侧舷火力的开火距离,就是在三百米左右。

虽然说海军的舰炮在实际战斗中,开火的距离会比较近,这是受到了战舰在海面上颠簸的影响,假如把舰炮搬到陆地上,有了稳定的设计平台后,命中率会有所提高,进而拉高有效射程。

但是参考陆军那边,其最大的有效射程其实也高不到那里去,在大约五百米的标准上,顶多能够提高一两百米而已,是不可能达到最大射程的。

为此,海军那边为了提高海防火炮的命中率以及有效射程,想了很多办法,不仅仅是海军,实际上大乾整个国防工业上下都是为了提高火炮的射程而努力。

并且提出了很多的方案!

有的人想要提高火炮的精度,采用更加精密的造炮工艺,来提高火炮的精度。

也有人想着通过改进瞄准方式,来提高精度。

也有人想着,干脆搞大王提过的线膛炮!但是很可惜,不管是提高造炮工艺还是搞线膛炮又或者是改进瞄准方式等等,这些都是受到了基础科学的印象,对材料以及加工的工艺要求太高,目前来说,这个问题暂时是无解的。

至少王室理工学院那边就是表示,以目前的工业技术能力而言,火炮的性能已经是差不多达到极限了,很难有所大规模的改进。

对此,军方虽然不甘心,但也只能是接受。

火炮的有效射程不足,这也就让海防火炮难以封锁比较宽阔的江面!

吴淞港炮台,并不足以彻底封锁长江的入海口,所以大乾王朝才是会在长江下游的其他地方也是陆续建设炮台,除了规模宏大的江阴炮台外。

长江两岸的松江、苏州、扬州、常州、镇江五府都是建设了众多炮台,至于金陵城就更不用说了。包围着金陵城,有大大小小的堡垒目前有十二座,其中五座是江防炮台,另外的七座则是城防炮台,而在金陵城的对岸的江浦,还搞了个‘军营要塞’,这个军营要塞,其实一开始只是个近卫军的军营,驻扎在金陵城的长江对岸,以控卫金陵城。

后来根据这个军营不断的修筑防御工事,虽然干脆是又搞了这个大型的炮台,由此,以往的这个纯粹的军营,就是变成了一个拥有驻扎部队,江防炮台,城防要塞等功能的标准大型要塞。

大乾王朝修建众多的沿江炮台,也是一种无奈,火炮性能不够,只能是用数量来凑了,修建炮台的时候,往往是南北两岸同时修筑,利用两岸的火炮来同时封锁长江,要不然的话,只有一面的炮台,很难彻底封锁长江。

在国内的繁华地区,尤其是在长江流域,珠江流域、黄河运河流域修筑大量的堡垒等设施,这些算得上是以防万一,更多时候,这些堡垒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兵营,造成这样的结果,那是因为军方如今是喜欢把军营堡垒化。

而在边地以及海外领地,堡垒的修筑和应用,就是显得更加的专业了。

基本上海外领地的堡垒,其实规模都不大,但是去实用性却是更强,除了军事用途外,还兼顾城市功能,同时建设成本也更低,因为很多海外领地的堡垒,都是直接征用当地的土著,随便给一口吃的就行,反正大乾王朝这么多年来,在海外修筑各类基础设施的时候,就没有过给当地的蛮夷土著发工钱的情况,甚至就连蛮夷土著们所食用的粮食,往往也是就地征收,毕竟大乾王朝总不能千里迢迢的从国内运输粮食过去不是。

大乾王朝,从来只有从海外领地运输粮食回国的,从没有从国内往海外领地大规模运输粮食的先例。

因为大乾王朝命令禁制粮食出口!

修筑堡垒的建筑材料也是当地搜集,顶多就是用一些国内运送过去的水泥而已。

所以在海外领地修筑堡垒,其实比在国内修要更低,最大的成本可能就是子弹钱了!

不过在边地修筑堡垒,就是要麻烦的多,在中原腹地修筑这些堡垒,因为没有什么工期限制,也不急需,往往都是军方自己动员民兵或者部队自己干,反正一天干一天,这几年下来往往也就干成了,基本都是自食其力。

然而在边地,因为军事上的迫切需求,需要快速完工,同时在边地,其实也很难让当地的蛮夷修城,比如在河套战役期间,当地的蒙古人自然是不会跑去给大乾王朝修筑城堡的,就算是想要动用强行手段,人家也是会跑的。

当材料和人力都需要中原腹地支援的时候,成本上往往是比较高的。

黑龙江这边的修筑城堡,海军也是参考了陆军在河套地区的经验,同时也是参考了海军以往在海外领地的行动,所以是做了两手准备。一方面是准备效仿在海外领地的办法,征召利用当地的蛮夷,以做到低成本甚至无成本修筑。

另外一方面的话,则是为了预防万一,在无法征召大量蛮夷土著的情况下,动用前期移民乃至军队自身来修筑。

而现在看来,当西门长海得知奴儿干城以及周边的十多里范围内,所有的蛮夷土著都是跑了个精光的时候,他就是知道,这想要征召土著修城基本是不可能的了。

只能是靠自己动手!

四千多移民的青壮陆续下船后,就是根据他们之前编成的民兵编制开始修城,最先开始修的是简单的城墙设施。

虽然说如今枪炮发展迅速,传统的城墙在大乾陆军的大炮面前,基本上是没有什么作用了,但是完善的城防体系,尤其是棱堡这种新型的防御体系,对于现时代的枪炮防御效果还是挺不错的,所以城墙是第一时间修起来了。

不过修城、安顿移民这些事,是轮不到西门长海操心了,这事自然是有移民屯垦司的刘德志负责。

刘德志,叶琛的诸多义弟之一,当初的童子军领袖之一,后来在救民军中虽然不算活跃,但也立下不少军功。

是大乾立国后,少有的从军职转为文职的官员。

此时他的头衔可是比较多的,除了移民屯垦司东北处副处长,从四品的本官职务头衔外,还有着‘奴儿干移民事务督办’的差遣。

这个差遣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奴儿干地区的文官一把手了,只不过现在大乾王朝还没有正式在奴儿干地区设立州府等行政机构,暂时是以‘奴儿干移民事务衙门’来暂行管理行政事务。

大乾王朝最近这些年,很喜欢用一些临时性的差遣,成立相关的专门衙门来处理相关的事务,扶桑事务衙门,南洋事务衙门,奴儿干移民事务衙门都是这种政策下的产物。

不过这种情况估计不会持续太久,等到海军拿下了奴儿干城,然后在拿下黑龙江下游的其他沿江蛮夷村镇的时候,基本上也就可以宣告奴儿干府的正是成立了。

到时候奴儿干移民事务衙门,就会摇身一变,变成奴儿干府衙门。

而可以预见的是,等大乾彻底征服了扶桑后,扶桑事务衙门也会成为历史,然后由扶桑巡抚衙门,或者干脆是九州巡抚衙门,本州巡抚衙门之类的取而代之。

在奴儿干这一片,等到成立奴儿干府的时候,刘德志自然也是不会继续待在这个穷乡僻壤的地方,这个人可是移民屯垦司里比较受重视的年轻官员。

他擅长是组织移民屯垦,而不是在穷乡僻壤里当什么知府之类的。

这两者有什么区别?

前者是带着移民来到蛮荒之地,和蛮夷们争夺土地。

后者只是单纯的治理地方而已。

刘德志也不愧是深受上头大佬们赏识的移民官员,虽然年轻,但是却是经验丰富无比,不用海军那边操心,他自己就是带着手底下的官员们把四千多青壮给组织了起来,然后开始快速修建简单的城防设施,同时也是安排人生火做饭,免的大几千人上了岸后还要饿肚子,同时从船队上搬运各类的设备和材料。

然后又是指挥人把原来的奴儿干城进行彻底的清理了,根据大乾王朝一贯以来的卫生要求,第一时间就是把奴儿干城进行彻底的清理。

大乾王朝对城镇的卫生要求,从立国之初就是非常的重视,为了防止各类传染病的流行,楚行一开始就是严格要求市容市貌,尤其是卫生问题,更是严苛到了极点。

而这一要求,在奴儿干城也同样不例外,不过奴儿干城说是城,但实际上也就是相当于内地的一个普通村庄而已,规模小的,这清理打扫卫生起来也是容易的很。

进行了卫生清理工作后,后续大量的人员才是开始入驻奴儿干城,不过这个城太小,建筑不多,所以很多人实际上都没有办法住进原有的房屋里,只能是搭建帐篷居住。

当刘德志带着移民们开始修筑奴儿干城的城防设施的时候,海军的工兵部队也是开始修筑城防炮台,根据相关的计划,这个城市乃是进军黑龙江流域最为重要的据点,所以不管是生活居住还是说城防设施,都必须是达到一定的标准,这样才能够为后续在黑龙江流域的军事行动提供支援。

于此同时,西门长海也是开始指挥陆战队向四周进行探索肃清,一方面是想要清理干净附近的蛮夷,免的他们以后袭击奴儿干地区的移民,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尝试征召一些当地的蛮夷用来修城。

不过效果却是没有多大,在陆战队为期持续三天的清剿行动里,根本就没有遇到大规模的蛮夷,只是遇上了几股小规模的蛮夷而已,用通晓当地蛮夷的翻译问话后才得知,周边的蛮夷已经是陆续跑了。

走了也好,至少以后在奴儿干地区是不用担心遇到蛮夷袭击了!

确认了周边十公里以内,尤其是黑龙江南岸地区的奴儿干周边十公里范围内,都是没有了蛮夷踪迹后,西门长海才是放下心来,然后准备抽调舰队和陆战队将士继续沿着黑龙江深入。

海军的黑龙江计划,可不仅仅是占领一个奴儿干城,而是在整个黑龙江流域都是建立起来稳定有效的物资运输渠道。至于在黑龙江流域进行大规模的移民开发,这是农部移民屯垦司的计划,海军只是配合他们而已。

而反过来,农部移民屯垦司,在黑龙江流域移民开发,其实也是配合海军行动。

军事征服,移民开发,这向来都是大乾王朝的一贯手段,军队在前方开疆扩土,农部的移民屯垦司在后头组织大量移民及时甚至同步跟进移民开发,这都是最近十年来玩了不知道多少次的老套手段了。

军方和内阁在这方面已经是有了一整套完善的相互配合程序,然而各取所需,两不耽误。

这个过程里军方的将领获得了战功,内阁的官员获得了政绩,你好我好大家好。

要不然,内阁和军方也是不会有如此紧密的配合了。

这一次深入黑龙江流域,西门长海虽然依旧是带上了常州号在内的两艘护卫舰,但是说实话,在越往黑龙江流域深入,这两艘体型庞大的护卫舰的作用就越小。

而那些武装商船们也是同样如此,因为不管这两艘护卫舰还是武装商船,标准排水量都是好几百吨的,这样的吨位在大海里可能还嫌小,但是在内河就显得太大了。

所以实际上,这些大型的海船深入黑龙江之后,顶多就是充当固定炮台以及运输舰的作用,而且还需要黑龙江内河舰队的配合才行。

如果没有内河舰队配合,西门长海还真不敢带着护卫舰和武装商船深入呢。

西门长海的下一个目标,是距离奴儿干城很近的满径卫城,不过根据情况,这个名为城,是为村的蛮夷也是跑的差不多了。

一系列的情报都是证明,附近地区的蛮夷们,开始了大规模的向南撤退,集中到了更南边的佛朵河卫城。西门长海其实并不管这些蛮夷们退往那里,他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沿着黑龙江继续深入,摧毁,夺取沿途的所有城镇,这一次深入作战,他是准备一口气打到喜申卫,此地也就是后世的伯力城一带。

为什么把第一阶段的作战目标设定在此地?不是因为此地有什么强大的敌人,实际上根据稀少的情报显示,此地目前是一片荒芜,顶多只有少量蛮夷生活。

而喜申卫也是一百多年前的称呼里,当年居住在这一片的蛮夷部落乞烈迷臣服于前明,前明以该部落居住地设为喜申卫,该部落首领干塔奴为指挥佥事,后来这个部落迁移到了辽东腹地,彻底归属前明,其部落也是逐步融入到了明王朝里。

所以喜申卫,是一个历史名次,如今根本就没有什么喜申卫城的存在,估计能找到的,只是一片废墟而已。喜申卫的建立以及结局,其实也是众多前明时期边疆地区众多卫所的开始和结局。

因为前明时代,明王朝在立国初期的时候,也是和现在的大乾王朝一般,潮气蓬勃,不断的对外扩张,其大军也是打到了黑龙江流域,并建立奴儿干都司,后来国力衰退,加上奴儿干地区苦寒,所以前明就是逐步放弃了这一片地区的实际控制权,把主要的力量都是集中到了辽东一带。

但是为了保证奴儿干地区依旧归属前明,至少是名义上的,所以就会广泛的授予当地的各部落的首领官职,以各部落的居住地设立卫所,然后授予部落首领为指挥佥事。

喜申卫,已经成为了历史,但是该地的地理为止的重要性,却是一如既往的重要!

该地位于黑龙江中下游段,黑龙江中游和支流乌苏里江的交汇点,仅此一点,就已经是足以让大乾王朝在此地建立城池了!而在去喜申卫的路上,需要通过黑龙江的下游流域,而这一片下游地区,也是有着不少的蛮夷盘踞的,虽然说大乾海军凭借着内河战舰,也可以直接掩护运输舰队前往,不用搭理黑龙江下游沿岸的蛮夷们,但是海军却是不喜欢以后每一次运输物资都是需要动用大量的内河战舰,这样划不来。

所以干脆是第一次深入黑龙江的时候,直接把沿途的所有蛮夷据点给摧毁掉,然后在部分重要的地方驻扎少量兵力。

不管怎么说,都要确保黑龙江流域的通航安全,要不然的话,依托黑龙江深入东北地区就是一句笑话。

海军费了众多的小心思,就是为了在黑龙江做出成绩来,从而彰显哪怕是在东北苦寒之地作战,海军也是能够发挥出来重要的战略作用。

不能让陆军把全部风头给抢占了去。

海军有海军的心思,陆军也有陆军的心思,陆军的想法是,且让海军那边折腾,反正花的也不是陆军的军费,等他们打通了黑龙江航道后,最大的受益者还是他们陆军,所以对海军在黑龙江流域的作战计划是乐见其成。

当然了,这也是和陆军那边把所有精力都是放在辽河套,暂时不重视这一苦寒之地有关。

东北之地,大多都是苦寒之地,而越往北越是如此,在辽河一带还好一些,此地属于平原地带,而且水草丰美,但是其他地方,尤其是靠北的地区,大多都是苦寒之地,人类生存困难。

同时盘踞这些地方的敌人也只是一些还处于野人阶段的蛮夷而已,和辽河套地区的察哈尔部,女真等无法相提并论。

因此,陆军对这些地方没有投入太大的精力以及资源也是清理之中。


  (https://www.173xsv.cc/5142_5142051/470838.html)


1秒记住一起上看小说:www.173xsv.cc。手机版阅读网址:m.173xs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