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命运的馈赠
“这实在是太好了!我们确实需要火炮和弹药,也需要熟练的炮手。”
古鲁高兴的难以自禁,说罢起身再度向张世康行礼。
火炮和弹药他都没敢提,毕竟这玩意儿乃是大明的杀器,没想到面前这位笑呵呵的大元帅竟然主动提供,这实在是令他喜出望外。
“当然,本帅可以为你们提供四十门弗朗机炮,以及全部的炮手、弹药。
除此之外,倘若其他部族,亦或是建虏敢进攻你们,我大明朝廷将直接派兵帮你们。”
张世康脸上仍旧带着温和的笑意,再度道。
“我父汗若知道了这个消息,自然会对大明朝皇帝陛下,以及大元帅阁下十分感激!”古鲁高兴的道。
他觉得这次前来大明,实在是太值了。
有了大明朝廷承诺的物资补给,还提供军事支持,他们部族至少不用再惧怕周边其他部族的侵扰。
即使是大清国来袭,他可是听说了,自打这位大元帅掌兵权以来,对大清国可是完全不惧的,还打了好几次胜仗。
但是,他还是太年轻了,高兴的也太早了,不明白命运的所有馈赠,都已暗中被标好了价格。
而张世康什么好东西都喜欢吃,可却从不喜欢吃亏。
窝打好了,水里的翘嘴也吃饱了,鱼漂都已经开始上下晃动,张世康这才道:
“这是应该的呀,你们祖上的俺答汗既然已经接受了我大明的册封,那便是我大明的子民。
朝廷帮助自己的子民抵御外敌、渡过难关,这本就分内之事。”
张世康说的,自然是隆庆年的事,当时俺答汗为了结束长时间的纷争,接受了隆庆皇帝的册封,成为大明在关外世袭罔替的顺义王。
而古鲁口中的归化城,也是土默特部在大明的帮助下建造的,蒙古人称之为库库和屯,大明朝将之命名为归化城。
所谓归化,自有归服顺化之意,而这座城,便是呼和浩特城市的前身。
但万历末年之后,大明朝廷财政状况越来越差,到了天启年间已经开始发生农民起义。
而崇祯老哥接班之后,农民起义更是如火如荼,朝廷自顾不暇,根本没有工夫理会关外的小老弟。
以至于到了崇祯初年时,顺义王的袭封早已停止。
张世康之所以给出那么好的待遇,当然不是白给的,那就是咱们得把这份臣属关系给续上。
果然,古鲁一听这话怔了一下。
“大元帅,这件事我需要回去询问我的父汗。”
“可以,只要你爹同意,本帅答应的那些物资都可以给你们。
不止如此,本帅甚至可以专门派一支精锐,协助你们守城。
或者如果你父汗同意,本帅还可以在关内,为你们划出一片区域,让你们将部族中的老弱妇孺接到关内来生活,让你们再无后顾之忧。”
张世康沉默了一下道。
当时土默特部遭遇后金的侵扰,不是没向朝廷寻求过帮助,可崇祯老哥根本没有精力管。
以至于土默特部很快分裂,东土默特彻底臣服于后金,并被后金编入八旗蒙古。
而西土默特虽然也表示向黄台吉服软,但一直都在暗中跟大明边镇有着小规模的贸易。
可是不论如何,这件事的处理上,总归是朝廷先不管臣属的,如今想要再续前缘,张世康当然也算拿出了诚意。
总之,只要你们承认是我大明朝的臣属,西土默特部张世康就保定了,天王老子来了也不成!
但张世康的话还是把古鲁给吓到了。
大明派兵入驻归化城也好,把老弱妇孺接到关内也罢,这都是极为敏感的事。
毕竟那几乎相当于主动交出了人质,而让大明入驻归化城,也等同于将自身的防卫力量交了出去。
当然,同样一件事,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完全不一样。
古鲁当然会有很多顾虑,即便张世康是诚意的想帮他们。
这其实也算是一种博弈,毕竟关系可不是说续上就能续上,也不是你说会忠于大明就是真的忠诚。
但是倘若你让我大明派军入驻,或者把老弱妇孺都接到关内来避难,那一切都可以得到证明了。
毕竟张世康又不是说假话,三四万的老弱妇孺丢到大明关内,一点水花都飞溅不起来。
“大元帅阁下,你应当明白的,这等大事我做不了主,我应该回去询问我的父汗。”古鲁再度重复道。
“那成,你最好尽快回去问,时间可不等人。
也不瞒你们,本帅刚刚在锦州城杀了皇太极一万精锐,这厮心里可正冒着火没处撒,别奔着你们去了。”张世康随口道。
这话一说完,古鲁再度惊讶。
皇太极的一万精锐,那说的自然是八旗了,不论是八旗蒙古还是八旗满洲,战斗力都是相当强悍的。
那可是一万人啊!
带着这样的惊讶,古鲁很快便带着自己的随从离开了宣府城。
他必须尽快的回去告诉他的父汗俄木布,这是事关他们部族生存的大事,必须尽快的做决定了。
“大帅是打算将他们收编吗?”古鲁走后,卢象升问道。
大明两百多年以来,整个收编蒙古部族的事情不是没发生过,实际上大明最初的三大营中的三千营,底子就是开国时归顺的三千蒙古骑兵。
而所谓的顺义王部,看似是册封,但其实只是表面上的臣服,大明朝廷付出了很多,甚至帮助他们建造了一座城。
要知道在此之前,整个草原民族数千年以来,都没一座像样的城。
可这种关系毕竟不牢靠,说白了就是朝廷的掌控力太弱了。
整体收编就不一样了,你若忠诚,你的老弱妇孺都会生活的很好,但你若不忠,那不好意思,那些人还真就是人质。
毕竟拳头,就是道理。
“收什么编,牧民就是牧民,进城当了农夫,谁还去搞骑射?”张世康摇了摇头道。
他还真就是只想帮这群蒙古人解决后顾之忧,待局势缓和,或者大明朝开始北伐,就让他们仍旧去放牧。
文化的同化也不全都是好事,尤其是冷兵器时代,同化了之后,野蛮没了,勇武之力也自然会被削弱。
他并不想通过这种方式去解决北患,骑兵至少还能再蹦跶两百年。
即使他全力研究火器,再蹦跶个几十年一百年也是不成问题的,大明朝也需要骑兵。
“卢总督,本帅只在宣府休整一天,明日便要赶去榆林。
容后你知会孙传庭一声,告诉他收到信之后,秦兵立即进入戒备状态,你的天雄军也一样。
本帅要在榆林,召集西边全部军镇的总兵、副将议事,一次性解决所有问题。”
……
(https://www.173xsv.cc/5142_5142200/16506234.html)
1秒记住一起上看小说:www.173xsv.cc。手机版阅读网址:m.173xs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