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上看小说 > 直播捡漏:每天赚够百万就收手 > 第四百二十八章 邀请的手势

第四百二十八章 邀请的手势


只是因为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壁画的颜色已经泛黄、褪色了。

“这是一幅北宋时期的五彩壁画,很可能就是当年从敦煌流失出去的珍品之一。”

高兴仔细观察后,心中暗自给这幅壁画打上了“一级文物”的标签。

虽然不如著名的飞天图那样稀世罕见,但唐代的侍女画像同样享有盛誉。

“这件宝贝是从国外购回的吗?”高兴猜测道。

毕竟,其他诸如家族传承或是新近盗窃的说法听起来实在太过匪夷所思了。

经过多年的宣传教育,大多数华夏人应当都认识到这些艺术品的重要性。

这位藏友敢于公开鉴定,显示了他对手中之物的信心。

“我是在日本花了150万买回来的,请问专家您看这笔投资划算吗?”藏友询问道。

“从文化角度来看,绝对物超所值;但从金钱角度考虑,则可能亏损不少。”高兴回答说。

“没关系,我买它主要是为了收藏其历史意义。”藏友坦然地说,并当场表达了希望借助鉴宝大会平台捐赠此件敦煌壁画的愿望。

高兴立刻表示支持:“我们正与海林博物馆紧密合作……”话音未落,只见书画领域的陈教授匆匆赶来,见到高兴便急忙开口:

“高馆长,您知道,在青州博物馆工作期间我一直专注于敦煌壁画的研究……”

“但我们并未与青州博物馆建立合作关系啊。”高兴有些困惑地回应。

“我们可以开始洽谈合作事宜嘛!”陈教授焦急地建议。

“好的,那咱们稍后再详细讨论此事如何?”为了避免在公众面前显得过于急切,高兴提议稍后再议。

陈教授点头同意,并指引藏友前往休息区:“请随我来这边稍事休息。”

【不过是一幅壁画,有必要这么大惊小怪吗?】

【查了一下资料,原来青州博物馆是国家级别的,地位甚至高于海林博物馆。】

【陈教授专门研究古代书画,他对这幅壁画的价值肯定非常清楚。】

【书画组想抢杂项组的风头,这主播会忍吗?】

直播间的屏幕上,时不时闪过几句调侃的弹幕,试图挑起纷争。

高兴看了几眼,心中暗笑:这事儿还真能忍。

只要这次鉴宝活动能顺利与青州博物馆建立深度合作,未来在汉东省举办活动就有官方支持了。

高兴心想,至少得有十几位专家来帮忙,这样才够给力。

陈老师的突然加入只是一段小插曲,很快鉴定台上的一切又恢复了正常。

人们依次上前,满怀期待地将手中的“宝物”递给高主播,结果往往是一盆冷水浇下,带着破碎的发财梦悻悻离去。

这样的场景几乎成了常态,展出的物品也平淡无奇。

时间一长,场面变得有些枯燥。直到一位资深收藏家的到来打破了这份沉闷。

这位藏家首先展示了一件佛教风格的鼓。它的形状独特,两端宽中间窄,鼓身由铜鎏金环连接,还挂着两个小球,看起来就像个大号的拨浪鼓。

当高兴看到鼓面上那些类似缝合痕迹的线条时,顿时感到一阵不适。

“朋友,这是嘎巴拉鼓吗?”高兴小心翼翼地问道,连拿起它都不敢,生怕沾上什么不祥之气。

“没错,老师,这可是杂项里的稀罕物。”藏家自信满满地介绍着鼓上的绿松石以及铜环上的精美雕刻,似乎对周围投来的怪异目光浑然不觉。

嘎巴拉鼓这类物品在网上展示也就罢了,真拿到线下鉴定,多半是为了吸引眼球。

“你这么确定它不是新仿制的?”高兴试探性地问。

“绝对不可能,这是我从一位高僧那里得到的,绝对是解放前的老物件,说不定还是明清时期的珍品呢。”

“可能吧,至少是清朝末年的。”

眼看有人开始拍照,高兴赶紧把鼓放回盒子里盖好。这种头盖骨制成的东西,尤其是同时出现两块,最好别让它们出现在镜头中,以免吓跑观众。

“关于价格我就不过多评价了,这种东西在市场上很少见,大多是信徒们虔诚求来的。”

“没关系,我也明白,这玩意儿讲究的是缘分。”藏家并没有坚持让高兴估价,因为他还有更多宝贝等着鉴定。

紧接着,他从包里又掏出两个长条形的黑袋子。解开袋子,露出了里面的两根白骨。

骨头两端包裹着精致的银壳,上面点缀着绿松石与红珊瑚,显然出自雪域工匠之手。中央部位钻有几个通孔,由于岁月的洗礼,颜色略显暗淡。

“这是两支一起求得的骨笛,请老师也帮忙鉴定一下。”一人恭敬地说。

“你还有什么宝贝,都拿出来瞧瞧吧。”高兴做了一个邀请的手势。

先前见过由头骨制成的鼓,现在又见到了小腿骨做成的笛子,高兴对接下来可能出现的任何物件都有了心理准备。

“就这三样了,当时为了求得它们,我捐赠了不少香火钱。担心是赝品,所以想请您鉴定一下。”那人解释道。

“这三件物品大概来自同一时期。”高兴说道。

“大约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期,除去材料因素外,它们属于晚清藏传佛教中的珍贵遗物。”

高兴迅速地完成了鉴定,立即告知了对方结果。

观众们通过直播平台看到了这一幕,议论纷纷,有人感到不适,有人则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尽管后者只是少数。

而现场的其他藏家大多选择避开这位藏家,希望他尽快离开。

“现在,今天的最后一个鉴宝名额属于这位先生,其余的朋友请到助手那里领取号码牌,明天凭此可优先进行鉴定。”

在高兴的安排下,人群渐渐移向了唐淑玉的方向,仅剩下那位手持旧式方形鸟笼的男士未动。

“老师,这是一个典型的苏式鸟笼,请帮我估价。”

“对于鸟笼,我的了解有限。”高兴坦诚相告,“但我可以从材料和年代两个方面提供一些见解。”

“这个鸟笼大致产于晚清时期,可能是在光绪初年。

笼体框架和横杆采用优质的小叶紫檀制作,而栅栏部分则是普通竹材涂以红色油漆。至于那几个喂食器,则很可能是红木制的。”


  (https://www.173xsv.cc/5204_5204475/11110714.html)


1秒记住一起上看小说:www.173xsv.cc。手机版阅读网址:m.173xs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