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上看小说 > 大唐:国库老鼠含泪走,我的私库堆不下 > 第976章李世民:那么多鸡,吃什么?

第976章李世民:那么多鸡,吃什么?


“说不通,说不通。”李世民在大殿中走来走去,喃喃自语道,“把想儿叫来,朕要见他!”

李世民感觉到了一丝不对劲,他必须弄清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半个时辰之后,李想便风尘仆仆的来到李世民面前。

“真的没有用母鸡就孵蛋了?”

李世民并不认为张阿难会骗他,但他还是想听听李想的意见。

“是啊,干爹,我做了三个暖房,其中一个暖房里的小鸡几乎没有孵化,有一个孵化了一半,最后一个全都孵化出了小鸡。”

“咦!这是怎么回事?”

“因为每个暖房都有不同的温度。”

“你的意思是,你把蛋孵化出来,是设定好了温度?”

李世民何等聪明,立刻就明白了李想的意思。

“对,干爹,您想想看,母鸡是怎么孵蛋的?它什么都没做,就是将蛋放在自己的羽毛下面,用自己的体温来给蛋取暖,时间一到,小鸡就会孵化出来。”

“我把母鸡换成了暖房,道理也是一样的。”

李世民点了点头,“你说得对,不过一般人家都用不起,哪里来的那么多粮食喂鸡鸭?”

“干爹,暖房养蛋这种事情,对普通百姓而言,自然没有多大意义,但对我大唐而言,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什么意思?”

“我这次养了上十万只鸡鸭,等我有了自己的经验,用不了多久,我就能养出上百万只鸡鸭。”

”这么多鸡鸭,每个月至少能卖出数万只肉,为长安城增添一份新的肉食来源,如果每个州都能建几家这样的农场,那就能解决大部分的肉食问题。”

“朕说过,百姓们养不起那么多鸡和鸭,养鸡场也是一样,你打算怎么办?”

“干爹,你有没有见过蚯蚓?”李想问道,李世民却是不置可否。

“当然见过,难道你以为朕是个昏君不成?”

“干爹说笑了。”李想讪讪一笑。

“蚯蚓是家禽和鸭子最好的食物,而且蚯蚓很容易繁殖,所以农场可以用蚯蚓来解决饲料的问题。而且,朝廷每年都要清理一些旧粮,甚至还有一些烂粮要处理,这些都可以拿去喂鸡鸭了。”

其实,李想早就想好了,李世民问出的这个问题。

其实最好的办法,就是用玉米之类的粮食来喂养,可惜的是,现在玉米还在美洲呢,都不知道要多久才能弄到手了。

至于派人去美洲找种子这种事,暂时还不太靠谱,能不能做成那是以后的事情了。

李想说道:“你确实有能力购买一些陈年的粮食,但这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买到的,所以,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干爹,万事开头难,只要鸡鸭能大规模养殖,商人们就能想出办法来。”

李想比李世民看得更长远,认为这件事迟早会有解决的办法。

李想在暖房里孵蛋的事情,在长安城里传得沸沸扬扬。

刚才还在嘲笑李想的人,此刻都被气得不轻。

“阿耶,这个李想真是阴魂不散,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一次,孩儿感觉,这长安城,怕是不会太平了。”

长孙无忌与长孙冲坐在一起,偶尔说几句朝堂上的事情,让长孙冲自己分析;说句不好听的,长孙无忌就是用这种方式来训练自己的子孙。

只是,这一天,长孙冲才刚刚落座,就抱怨了起来。

“冲儿啊,凡事都要分清轻重缓急,就拿李想孵蛋这件事情来说,并不能改变朝中的格局,对于百姓的生活也没有什么影响,所以你不必太过在意。”

“从燕王府有煤藕,还有羊毛线,还有玻璃镜和脂粉……这一切,都在源源不断的为李想提供资金,长此以往,那李想可就麻烦了!”

长孙冲想要对付李想,不能慢慢来,必须要把他送到远离长安的地方,这样才不会有人整天提他。

……

经过两个多月的建设,燕王府的造纸作坊里,已经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王爷,这些纸都是纯白色的,不会吸收太多的墨水,也不用担心会散开。”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它再也不是草纸那么脆弱。”

罗通闲着也是闲着,所以李想就把他调到了造纸作坊,负责造纸工艺的改进。

说白了,罗通就是燕王府的总工程师。

“很好,这些纸还能用。”

罗通一听,这才放下心来,虽然这样的好纸在王爷的口中只能算是过得去,但总算是值得的。

“王爷,这张纸我会大量生产的,另外,《三国演义》的第一卷也要印出来。”

在这个时期,无论是造纸作坊还是印刷作坊,都是只有投入,没有产出;银子花得飞快,却是一文不值。

罗通也感觉到了巨大的压力!

王爷对他有多信任,就有多大的责任。

“可以,但造纸作坊不能只做纸张,你可以培养几个学生,建立一个实验室,专门研究纸张。”

“不同的情况,需要用到的纸也不同,比如绘画等等,对纸的要求很高,所以你们可以按照不同的情况,来进行研发。”

在李想看来,降低纸张成本,已经是他的第一步了。

不过,造纸技术的进步,才刚刚开始。

……

西市新开了一家书纸铺子,也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的,这家书纸铺子的位置,正好在长安城里最大的一家书纸铺子三味书屋的隔壁。

“郑掌柜,我已经查过了,这家新华书店,应该是燕王府的产业,距离开业还有三天。”

三味书屋能成为长安城里最大的书纸铺子,自然不可能只是一家普通的铺子,自然有自己的渠道。

事实上,三味书屋作为荥阳郑氏家族的核心产业,即便不靠自己,也可以通过郑氏一脉的弟子打探到许多消息。

“阿三,前些日子听说燕王府在渭水之畔修建了一个大型的造纸作坊,不知道你可知道这个作坊的详细情况?”

郑掌柜的眼光,可比阿三高明得多,一下子就抓到了症结所在。


  (https://www.173xsv.cc/5206_5206073/11110166.html)


1秒记住一起上看小说:www.173xsv.cc。手机版阅读网址:m.173xs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