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妃的惊愕
在古代的时刻,教育资源,几乎完全被士大夫们垄断。
而沈旺要做的是将被垄断教育资源拿出来,分给其他三民。
可单单是如此,还是不够的。
因为有钱的人家与地主等,只会将嫡子送到学堂之中培养。
而其他小妾姬妾生的孩子,是得不到这样的教育资源的。
在这样家族设定之中。
明媒正娶的正妻的第一个男孩,就是未来的家主。
这个孩子将继承这位地主的一切。
而其他的兄弟姐妹们。
姐妹只是其用来与其他势力进行联姻的筹码。
而弟弟们则是他未来的奴才。
这些弟弟不需要得到什么优质的教育,只需要完全忠诚于长子就足够了。
嫡长子的掌握家中的生意和产业后,可以去聘请幕僚,也就是各种师爷来协助管理家族。
所以,他也不会让自己弟弟妹妹们,得到什么教育。
故而太子妃常氏在问询这些孩子后,得知全部都要上课,不由得惊愕。
她再度得知。
这些孩子,居然都要去沈旺开办小学去读书,更是惊愕到了。
原以为,这些小学,也只是供给嫡长子读书的。
可没想到,次子次女等等,居然也可以读书。
这岂非乱了礼法?
太子妃看向徐妙锦,眼神别致,似乎在问你夫君,为什么要这样做?
她见徐妙锦没有回答,反而是问询这些孩子读书的情况。
她便亲自上前去问道:“妙锦,你难道不知道,让这些次子次女读书,将会引起极大的动乱嘛?”
“这些孩子,读书认字后,会严重威胁到嫡长子的身份。”
“届时家族内斗不绝,这比面对更强大的敌人,还要可怕。”
无论是这些地主家族,还是王公贵族。
真正得到培养的都是嫡长子,而不是次子。
所为纨绔子弟,几乎都是次子,本来家族就不希望他们成才,只要他们不犯大的事情,整日浪荡倒也无所谓。
甚至还有的父母刻意放纵,暗示其可以四处去玩,这才导致他们成了纨绔子弟。
可若是这些子弟,真正努力学习后,成了才。
岂能不回去争夺家业?
父子相斗、兄弟相斗。
这比面对更强大家族打击,还要可怕。
太子妃一个劲的质问着为什么,同时看向学生队伍中女孩。
她更是困惑,为何要让女子读书?
徐妙锦见自己这位太子妃姐姐一直问询。
她便说道:“这些问题,我也曾问过沈大哥。”
“沈大哥说的,革新需要的是大量人才。”
“而若是单独只是嫡长子得到教育,这是远远不够的,他甚至想要希望父皇通过一条守则,那就是民间所有适龄儿童,无论高低贵贱,全部入学!”
太子妃听罢,不由得惊的张大了嘴巴,喃喃道:“这岂非乱了国家?”
她不住思索道:“所有人都儒学,这要都成了才,不得有一场极为激烈的内斗啊?”
“女子读书,这不是让未来的夫家难堪了嘛?”
“再者,无论高低贵贱?勋贵子弟与奴隶子弟,都在学舍内读书?”
她在来到这里之前,压根就不敢想象会有这种事情。
奴隶与勋贵,就算是走在同一道上,那都是对勋贵的冒犯。
岂能让奴隶与勋贵的孩子,在同一个学堂读书?
难怪,士大夫如此想要杀这妹夫了。
太子妃不住心中想道,沈旺这妹夫,简直胆大妄为。
当真如同朝中官员所言一样,这是个商鞅式的大才啊。
这便变革与举动,几乎带动全部人一起变革。
以往只需要老老实实读书,而后继承家业的嫡长子。
而今需要面对诸多次子的觊觎和攻击。
同时原本,父亲是县官,儿子也是县官局面。
即将被奴隶子弟和工人打破。
大明虽没有父官子继的典范,并非是汉朝的举孝廉了,但是有个当县太爷的父亲,儿子努力一番,再加上父亲的扶持,未来极有可能继续是县官,甚至往上走一些,能到知州的地步。
士大夫们是可以通过一代一代的人努力,而往上爬的。
且向上爬时,阻力不大。
而沈旺妹夫这一变革。
同一个学堂,同一张试卷。
小学晋升初中,决定只有四分之一的人可以上去。
要是勋贵子弟要是考不过有天赋奴隶子弟,那就是废了。
再有极大的人脉都难以改变,因为两张卷子一出,分数一对比,啥话都没得说了。
太子妃惊愕捂着嘴唇,喃喃道;“如此一来,县官的儿子,若是不够努力,那下一代,可能就会沦落为小地主,再下一代还是不努力,就会沦落为工人。”
“而奴隶子弟与农民子弟,若是努力,下一代便是官员。”
“再下一代,再努力也是官员,若不努力,则打回原形。”
“这般剧烈的变革,难怪孔家发了死要弄死沈旺啊。”
沈旺给了工人、商人和农民子弟,再加上奴隶子弟的上升途径。
而这个上升途径,是沈旺从士大夫那抢来的。
士大夫能不想着如何整死沈旺才怪。
徐妙锦却严肃说道:“我记得,沈大哥曾言,一个朝廷就要有合适且宽阔的上升途径。”
“时刻都在变革,上层不努力,跌落为中层。”
“中层努力晋升为上层,下层也是如此,方才是良好的环境。”
“若一直勋贵就是勋贵,百姓就是百姓,勋贵必将欺人太甚,等到最后,就只能逼得百姓起义,将这些勋贵弄死了!”
太子妃听罢,深有感悟。
而同行的一些贵女听罢之后,也是感慨良多。
他们都是勋贵府中女子,自有教书先生教导,能明白沈旺此举的浩大作用。
原本要去烧香拜佛的贵女们,纷纷改道,赶去小学查看。
这一所小学,就是制式小学!
两栋五层高教学楼,一栋三层高的食堂。
五栋宿舍,供给家远的学生和先生们居住。
再加上两个椭圆形跑道、一些训练器械,单杠、沙地等等,以及一栋四层高的图书馆。
这是最初朱元璋与沈旺定下来模范,既第一批全国小学,都是按照这个配制来修建的。
也是用的沈旺教导的钢筋混泥土来制作的。
这也是为什么,修几批小学,需要朱元璋拿一千多万两银子,主要是钢筋贵。
人工费都省了的。
当地百姓听到要修建学校,自发愿意来帮忙,不要工钱。
百姓们知道,有学校,才有出路。
众人进了大门!
看到两座雕塑,大概六米高左右。
一座是朱元璋的雕塑,一座是沈旺的雕塑。
(https://www.173xsv.cc/5334_5334408/18128803.html)
1秒记住一起上看小说:www.173xsv.cc。手机版阅读网址:m.173xs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