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回家,最后的世界(19)
州府派出去了不少官员,跑遍了云州大大小小的地方,也没收上来多少银子。
倒是金山镇,因为开凿梯田,算是劳役,还能有银钱拿,可是羡煞了不少人。
这天一早,平远镇的亭长一早就带着人来到州府,“赵大人,之前你们说在平远镇开那什么梯田,草民说服了村民,大家伙都同意了。”
赵慧彬简直给逗笑了,“叶亭长,你当本官是傻子吗?”
叶亭长苦笑一声,脸上都是后悔,“大人,我们当时也是被桃源镇的人给诓骗了,草民等一开始是愿意的。”
“行了,你们打什么主意,本官会不知道?回去吧,赶紧把今年徭役的银子交上来,你们一直拖着,本官怎么跟户部交代?”
叶亭长被赵慧彬这番疾声厉色给吓了一跳,只得带着人匆匆离开。
当初赵慧彬去村里的时候,看着可好说话,今天这官威真是吓人。
“走吧,爹,当初就跟你说,别和桃源镇那些人往来,你忘了当初,他们可是敢围攻公主府,要不是公主发善心,说不定现在都没有桃源镇了!
你以为你们那点事,官府老爷会不知道吗?人家都看得清清楚楚呢!”
说话的是叶亭长的长子,在云州上学,见识多一点,可也拦不住自家爹犯蠢。
现在好了吧,平白放到眼前的芝麻饼,看不上,结果,这芝麻饼能救命。
“我不是以为,那什么公主又要咱们平远镇的地了,可不能答应,那是咱们祖辈的地!”
“可不是,再说了,叶家小子,你念了那么多年书,你可见过这梯田是何物?万一,他们弄坏了咱们的田地如何是好?”另一个村的村长也附和道。
……
晚间的时候,赵慧彬又来找杨蓁。
“殿下,这徭役,整个云州人头数的三成都没收到,可如何是好?”
看着赵慧彬嘴角一圈水泡,杨蓁让人给他上了一点药茶,“无妨,整个羌国各州,和你都差不多,能收多少,上交一半给户部,其余的你不用管,本宫会写信给皇上。”
“是,只是,为何只交一半?”
“喝茶!”杨蓁抬手示意,“明年开春,还有青苗税。”
赵慧彬觉得入口清凉的茶水,都浇灭不了心中的火燥,“这青苗税先皇在的时候,就勒令不收了,殿下,您会不会多虑了?”
“本宫倒希望是多虑了,所以让你缴纳一半,也是为今年冬天准备。”
赵慧彬:“是,辛苦殿下周全了!”
“无妨,南陵是本宫的封地,我的亲兵也驻守在南陵,皇帝不敢对南陵如何,但是,皇帝的面子还是要给。”
短短两句话,赵慧彬一颗心稍稍落下,“下官知晓该如何做了。”
可是走出公主府,赵慧彬突然停住了脚步,后背一身冷汗。
方才公主那句话,好像有另外一层意思!
亲兵驻守南陵,皇帝不敢如何!
那是不是说,公主有一天会……
赵慧彬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到府中的,整个人如坠冰窖。
一直在书房待到了晚上,赵慧彬才走出来。
管他谁当皇帝,只要百姓能过好日子,就行!
眼下还没到那一步,想这些,和杞人忧天何异?
……
进入腊月,各地的征收徭役银子送到了户部,皇帝看着账本,翻起眼睛冷冷问道:“今年赋税徭役是怎么回事?”
户部尚书跪在地上,头都不敢抬,“皇上,江南遭遇了盐患,西北战事刚平,南陵穷困,各地官员叫苦连天,入秋才收了赋税,百姓实在是拿不出银子来。”
皇帝翻阅账本的手一顿,眉头渐渐紧锁,声音中透露出不悦:“秦书珮,你身为户部尚书,掌管羌国财政,出现如此大的短缺?究竟是收不上来,还是你们户部有人贪墨?”
秦书珮心中一紧,连忙辩解:“陛下明鉴,臣等绝不敢有丝毫贪墨之心。当下羌国百姓生活困苦,实难承受沉重的徭役负担。”
“天灾人祸也好,战事盐患也罢,历来皆有,为何独独今年难以收缴?”皇帝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质疑。
秦书珮抬起头,强压心里的惧意,狠狠心说道:“陛下,今年羌国的情况尤为严重。臣曾亲赴江南富庶之地,所见皆是民生凋敝,百姓苦不堪言。臣曾多次上书请求减免徭役,以缓解百姓之苦,但丞相等人坚持提高徭役,致使税银收缴困难重重。”
皇上起身,朝李盛林喊道:“把东西送进来!”
李盛林端着一个箱子进来,“秦书珮,这是禁卫在你书房发现的,箱子里还有一封信,鹤州刺史简崇光贿赂于你,少缴徭役,你如何解释?”
见状,秦书珮大惊失色,慌忙摆手,“皇上,臣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也从未见过这东西,收到这封信啊!”
“朕要是记得没错,这鹤州刺史是你同门师弟,你竟说从未见过?”皇上说着,将信件狠狠砸在秦书珮脸上,“你自己好好看看!”
秦书珮颤抖着手,打开那两页薄薄的纸张,只一眼,他就看出这不是师弟写的。
“皇上,这不是臣师弟的笔迹,他早年右手受伤,一直都是左手写字,……”
不等秦书珮说完,皇帝厉声说道:“行了,你等做下这等作奸犯科之事,字迹不同,有何奇怪?”
说完,皇帝坐回御案,端起茶盏,抿了一口,看着下方后背被汗水打湿的秦书珮。
过了好一会儿,才说道:“秦书珮,你身为户部尚书,督管天下税赋,然今岁赋税徭役之银,皆未能如期入库,失职之罪,难辞其咎。
朕念及你往日功绩,姑且不杀,赦你不死,然法不可废,自今日起,秦氏全家迁徙南陵,以示惩戒,望你在南陵,痛定思痛,悔过自新,勤勉尽责,以赎前愆。”
闻言,秦书珮心中一沉,但并未表现出丝毫的怨怼。
随后缓缓俯身,再拜谢恩:“臣遵旨!”
说完,秦书珮心如死灰的,转身步出御书房,背影在阳光下拉长,显得格外孤寂而坚定。
正午,阳光明媚,却似乎无法驱散他心中的阴霾。
……
东宫。
秦书珮被发配南陵,太子第一时间就知道了。
“殿下,秦书珮这蠢货,竟然是敢调查江南事,警告一番,还不听,现在丢了官职,简直就是敬酒不吃吃罚酒。”崔家峪一边给太子捶肩,一边幸灾乐祸的说道。
太子还想说什么,东宫管事姑姑菱姜端着玉盘走进来,“殿下,该服用今日的培元丹了!”
“嗯,端过来吧!”
精致的玉盘中盛放着一颗色泽温润、香气扑鼻的丹药。
太子轻轻拾起那枚丹药,闭目凝神,仿佛在进行一场神圣的仪式。
随着丹药缓缓入口,一股暖流自喉间滑下,瞬间遍布全身。
太子脸上浮现出一抹淡淡的惬意,双眸微张,体内气血畅通无阻,四肢百骸都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与轻松。
等药效过了之后,太子心情也跟着好了不少,“安排我们的人,接手户部尚书一职。”
“是,属下这就去办!”
……
-----------------
秦书珮带着家人举家离开皇都,许是太过心灰意冷,在路上就生病了。
好在押送的衙差都不是狠心的人,放缓了行程。
可到临近南陵的时候,秦书珮只剩一口气了。
秦书珮离开皇都,杨蓁就收到消息了,按理来说,上个月就应该到南陵。
可这都超过预期时间半个月了,人都还没进南陵,难不成出什么事了?
一早,便让墨量带着人去接应。
秦书珮算是朝中难得清流,为人聪明,不固执,可偏偏这样的人才,被发配南陵。
不过,也好在是南陵,她还可以照顾一番。
……
夜间的时候,杨蓁收到暗卫传来的消息。
秦书珮在盘州,只剩一口气了。
杨蓁当即带上药箱,和林滔策马奔驰到盘州。
……
废旧的山神庙内,昏暗的光线透过破碎的瓦片,斑驳地照在秦书珮那苍白无血色的脸上。
秦书珮躺在一堆干枯的草堆上,身体瘦削得惊人,每一次微弱的呼吸都仿佛是最后一次。
偶尔从远处传来的风声,和这庙内低声的回响交织在一起,像极了死亡序章。
秦母跪在一旁,双手紧紧握住秦书珮冰冷的手,泪水如断线珍珠般不断滑落,“我的儿啊,你不能就这样走啊!娘还等着你病好了,吃你做的茴饼啊……”
杨蓁到的时候,秦书珮的妻儿在一旁哭成泪人。
顿时,杨蓁心里咯噔一下,这是……。
快步走到秦书珮跟前,在喉咙上试了一下,还有一点点脉搏。
“都让开,有没有被子,找一床来?”杨蓁转头问道。
“公主殿下?”秦母看清杨蓁的面容,面露震惊,随即又吩咐道:“去把我那件冬衣拿出来!”
杨蓁看明白了,这一路走来,秦家是连一床被子都没有了,“墨量,你带着人去买,看看能不能买到这些药材,别管银子多少,动作要快。”
“是!”
“林滔,你辅助我施针。”
林滔上前一步,“好!”然后,脱下一件衣服,将药箱放在上面,一一把杨蓁需要工具摆好。
一排细长的银针,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杨蓁深吸一口气,眼神专注,捏起银针,在秦书珮的胸前、背部等关键穴位上精准施针。
随着银针的深入,秦书珮的身体开始有了微弱的反应,胸痛有了明显的起伏,似乎在承受着某种难以言喻的痛苦。
杨蓁见状,立刻从药箱中取出一粒黑色的药丸,放入秦书珮口中:“林滔,快,喂他喝下水,这药能助他化瘀血。”
药丸入口即化,伴随着几声低沉的咳嗽。
突然,秦书珮奋力一咳,黑色的污血顺着嘴角,淌了出来,呼吸也渐渐变得急促起来。
秦家人纷纷屏住呼吸,不错眼珠的盯着秦书珮。
“好了,瘀血排出,这是好转的迹象。”杨蓁松了一口气。
这时候,墨量带着人,背着被子和药材赶了回来。
过了一刻钟,杨蓁取下银针,让人到外面生火,几十种药材,煎了一小碗药,从空间里拿出一个取了针头的注射器,让林滔将药给喂下去。
然后继续煎第二剂药,过了一个时辰,再让秦书珮喝下。
鸡鸣时分,三剂汤药完全服下,秦书珮隐隐睁开了眼睛,没有出现散瞳,杨蓁再次给他扎了针。
“墨量,去租个院子,秦大人不能继续舟车劳顿了,休养几天,再起程!”
墨量:“是,主子,这附近有个镖局,属下认识他们头,去和他们商量一番,城中人多眼杂,反而不好。”
“行,注意安全!”
……
秦母激动得要跪下,连声道谢:“公主殿下,您真是我们的救命恩人啊!书珮能遇到您,真是他命不该绝!”
杨蓁把人拉起来,给林滔使了个眼色,“现在只是保住了人,还要看接下来两天恢复。”
林滔则拿着银子,去了外面,买通随行的衙差,让他们耽误几天。
……
三日后,杨蓁耗费了大批药材,总算是把秦书珮从鬼门关拉回来。
“谢谢殿下!”
秦书珮已生了死志,可看到嘉宁公主昼夜不休守在床边,他突然很内疚。
为官,愧对百姓,身为秦家子,愧对全族,如今还让公主为他操劳。
“秦大人,你是个好官,如今的朝廷已经溃烂,发配南陵不是你的错。”
短短一句话,秦书珮潸然泪下,“殿下,臣对不起天下的百姓。”
“秦大人,在边关,多少次输了仗,我也是这么想的,可如果死能改变战局,我和手下的将士,会争先恐后去死。
可死亡改变不了,活着才能改变,你在羌都久了,也该看看如今的南陵。
至于你的家人,只要你在,我想他们会很开心。”
秦书珮一行清泪,没入枕头里,“殿下,臣明白了。”
……
转眼,五日后,杨蓁带着秦家人起程回南陵。
南陵四州的官员,从盐患之后,就对杨蓁心服口服,秦家人发配的地方,原本很偏远。
不过见秦书珮都这样了,等衙差离开后,就把人安排到了玉泉岭。
(https://www.173xsv.cc/5367_5367816/17413879.html)
1秒记住一起上看小说:www.173xsv.cc。手机版阅读网址:m.173xs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