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上看小说 > 灯舞长淮小说免费阅读 > 第30章 灯舞长淮

第30章 灯舞长淮


余万金的眉头皱成个“川”字,其实这一段时间他没少拜访过当地的花鼓灯各流派的师傅,有个叫武传其的年轻人让他感觉到眼前一亮,此人是淮水县花鼓灯大师唐成佩的弟子,十岁学艺聪明伶俐,兰花、鼓架子各种角色都能演,他制作的岔伞有单楼式和五楼式。

“你见过了?”

“当然见过了,我虽然大他二十多岁,在内心仍对他的制作工艺赞不绝口。我见那岔伞古朴典雅,气势宏伟,亭楼竖起,巍然屹立,楼阁飞檐遥相呼应,楼间空中透顶,楼台亭阁间各有一尖端,小巧玲珑,造型奇妙,楼的下面四周鲜花簇拥,下面是五颜六色的伞围子,并配上各样色珠,穿过旋带周边,垂帘之下,在耍玩时摇摆滚动,似珍珠散落,闪光瞭目。”

“我现在也想做那一种,只是这制作老球伞工艺很讲究,杆子的长短、粗细要适中,里面的撑子要固定稳,伞围子的料子要鲜艳,穿珠子的绳子要双不要单,珠子的大小和颜色搭配要相得益彰,穿珠子的绳子也不能过长,要防止在滚动时不能挂住阁楼的角。”

“我理个娘来,那么复杂。”苗小兰替男人急得头上直流汗。

“我不想那么复杂,但是一定要让人眼前一亮,不光能看得好看,还得能耍玩起来,毕竟表演起来还要有一些动作加在其中,我要把蹭伞、转伞、磕伞、绕伞、蹿伞、滚伞、背滚、摇摆的动作都运用到里面。”

余万金哪里是在做老岔伞,分明是在给苗小兰普及花鼓灯道具制作课。

“经过几天几夜的琢磨,我想好了,把新制作的岔伞干脆放大增高,如果表演那天没有风,我就做成一排大伞,像宫灯一样,作为演出背景肯定效果不会差,中间舞动的岔伞相对缩小,这样舞起来才更灵活,在整体颜色上以绿衬托红色为主,突出层次感和空间感。”

苗小兰听得入神,她帮着自己的男人打下手,需要什么材料,夫妻俩配合默契,两人制作老岔伞一直忙到快天亮。

一连几天,余万金几乎足不出户,直到做好十多把岔伞,毕竟在当时,当地所有的花鼓灯演出团队,余万金也算是资金少有的雄厚团队,想干任何事情,钱在他这里都不成为问题。

岔伞制作好后,他开始组织自己的花鼓灯团队,重新对节目编排创新,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夫妻俩盼望着那一天的早日到来。

这天中午,晴空万里,艳阳高照,微风拂面。

润河集治淮工地一片繁忙。

这时工地上的大喇叭响起:“同志们,工友们、社员同志们,请你们现在放下手中的活儿,到咱们工地的堤坝上来,中央的慰问团和当地的花鼓灯团来给咱们慰问演出了。”

连续三次大喇叭的声音覆盖了淮河两岸近百里的段面,人们立即放下手里的铁锹、肩膀上的扁担,像潮水一般涌向了这边的工地上。

先是中央慰问团来的歌舞和说唱节目,大家还没有听过瘾时,便看到花鼓灯团队上来了,这阵势看上去足有三十多家演出队参与。

一群强壮的小伙子(在花鼓灯里男演员称为“鼓架子”),每人肩上顶着一个头戴“彩球”身披彩衣的“兰花”女主角称为“兰花”,也是男扮女装,在领伞(又称“伞把子”)带领下,演员们鱼贯而出登上淮河大堤的临时舞台,观看的民工们瞬间围成一个巨大的圆圈,领伞人带领着花花绿绿的演员,跑进圈内在强烈的锣鼓声中跳起了“大花场”。

余万金没有急着上台,等大家到得差不多,其他几家上演了五分钟,他才带着余氏花鼓灯演出队冲了过来。

十只老岔伞排成一个半弧形的扇面,余万金作为“伞把子”亲自上阵,伴着有节奏的锣鼓点子,引导“鼓架子”与“兰花”变化着各种队形,随着加速的锣鼓,“鼓架子”如蛟龙出水,翻起各种筋斗,“兰花”们挥动着手中的彩扇子和彩巾,翩翩起舞,恰似彩蝶纷飞,这时有人吹起口哨,使场上的气氛更加热烈,人们开始拍手欢呼叫好。

热闹的“大花场”演完后,演员们席地而坐,这时余万金和苗小兰夫妇俩走了出来跳起“小花场”,抢扇子、抢手帕,抢来抢去,你撩我,我撩你,故弄风情,煽情逗趣,韵味十足,引得民工们开怀大笑。

这时,锣鼓突然停顿,“鼓架子”摆出一副架势,“小兰花”将一只手扒在“鼓架子”的肩上,唱起了花鼓歌:

我送我郎送到五里岗

俺送给郎君一把“炮仗”(即鞭炮)

你走上一里放一个

走上二里放一双

一直放到你的庄

我看不见郎君呀

我能听见你的炮仗响

唻!嗳——嗨——呦

紧接着又是一段舞蹈,跳得更欢。之后又引出男女对唱,“鼓架子”和“兰花”唱起一曲新灯歌。)

兰花(唱):我送我郎送以淮河边

有句话儿你记心间

鼓架子(白):怎么讲

兰花(唱):治淮如同上战场

千万莫把俺来想

鼓架子(白):好唻

兰花(唱):你在前方努力干

俺在后方忙生产

治好淮河同心愿

咱前方后方来挑战

治患治服万家福

年年都是丰收年

到那时

鼓架子(白):怎么讲

兰花(白):郎君呀

兰花(唱):到那时

你再提结婚来娶俺

鼓架子(白):好唻

就按你说的办

这时,看花鼓灯的民工逗趣地接着齐声喊:

放心吧,就按你说的办

治淮大堤上笑声一片。

慰问演出一结束,民工们像打了鸡血一样,嘹亮的劳动号子声此起彼伏,山呼海啸,干劲冲天,千万劳动人民大干社会主义的激情在瞬间点燃。

晚上,淮河大堤又是一番景象,天上闪闪的星光与河堤上马灯的点点光亮相互成辉,混为一体。民工们燃起篝火,每隔一段距离,用高粱秸秆围成一个圈,上面搭上布棚,名曰“锣鼓棚子”。

余万金等一帮花鼓灯艺人们细细打(锣)、轻轻吹(笙),轻歌慢吟:社会主义是桥梁/共产主义是天堂/……感谢领袖毛主席/感谢恩人我们的党……

那委婉动听的“淮上四句推子”(慎邑推句)调美妙至极,如同催眠曲,民工们躺在工棚中的地铺上,听着音乐,不知不觉进入梦乡。


  (https://www.173xsv.cc/5369_5369472/17396021.html)


1秒记住一起上看小说:www.173xsv.cc。手机版阅读网址:m.173xs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