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惦记
随后就是众位大臣,什么皇上仁慈,皇上圣明,各种不要银子的好话砸向皇上。
下了早朝,周书仁走到于大人身边,“于大人进京,京城没有于氏一族的族学,家中的公子可有想去的书院?”
于大人呆了,好一会才回神,“尚书大人为何关心起我家小子?”
“我就是好奇问问,谁不知道于家在定州的族学多出名。”
于大人对自家的家族是自傲的,这股子荣耀刻在骨子里,于氏一族状元出过两位,进士更是多,族谱往上数许多前朝赫赫有名的名人,如果前朝遭了陷害,又赶上战乱,于家遭了大难,于家不会现在才再次入京。
于大人道:“我们去年刚进京,几个小子一直在家中读书,今年本想选书院,又因为太忙耽搁了。”
周书仁继续道:“我孙子所在的书院不错。”
他大孙子中了榜眼,孙女婿也中了进士,原来书院也出名,却没有现在有名,现在书院有不少世家子弟读书。
于大人心里一动,他的确考虑过这家书院。
到了宫门口,周书仁才和于大人分开,汪苣跟了一路,“一起走?”
周书仁,“你不忙?”
汪苣,“已经忙得差不多了。”
周书仁上马车后道:“老爷子几日没上朝可是身体不舒服?”
汪苣小声的道:“我爹已和皇上透露要致仕的意思,他就随性了起来,没什么特别重要的事,他就不上朝了。”
周书仁心道,老爷子随性起来也是向朝堂传递要致仕的信号,“等休沐我去看看老爷子。”
汪苣笑了,“我回去告诉我爹,我爹一定高兴。”
顿了下问道:“你怎么关心起于家了?”
他还记得自己和周书仁提进京的几个世家,周书仁一点兴趣都没有。
周书仁摸着胡子,“我就说你不只是蹭马车,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汪苣想了一圈都没猜到,也就不想了,笑着道:“你是不知道濯平长有多好,小家伙可聪明了。”
唯一不好孩子被他爹霸着,老爷子不用教导他了,现在天天逗濯平玩,他都没机会抱。
周书仁斜了一眼,“别炫耀了,我知道你抱不到孩子。”
汪苣笑容僵住了,“你怎么知道?”
“很好猜,你家子嗣少,老爷子自然稀罕孩子,你又抢不过只能眼馋的靠边站。”
汪苣,“......”
炫耀没炫耀成,不开心。
蕲州,知府娘子拎着些果子上门,“我也没什么好东西,刚得了一些果子给你拿一些。”
董氏笑着接过来,“你太客气了。”
这一年他们家和知府来往多了,知府娘子时不时会来寻她说话,虽然她和知府娘子聊不来。
知府娘子刘氏,“以前来你家还能见到孩子,你倒是舍得一个孩子都不留在身边。”
董氏笑着,“有什么舍不舍得,孩子在京城比跟着我们好,只要他们好,我这个当娘的就知足。”
刘氏笑了笑,她很羡慕董氏,董氏的婆婆人不管各房事,还疼儿媳妇,不像她,婆婆什么都想管,却又管不明白,出了几次丑,公爹为了相公收了婆婆的权力。
刘氏抿了一口茶,“说来,我只听说过你长女,还没见过。”
董氏说道长女,语气里都是骄傲,“我长女自小在我婆婆身边长大,深得我婆婆真传,现在她教导妹妹和弟弟,一点都不用我们操心,这孩子反而担心我们。”
刘氏放下茶杯,“真是好孩子。”
“是啊,皇后娘娘都夸过她。”
董氏从刘氏脸色的不自然品出味道了,刘氏是想结亲?不,不,她不是看不上沈家家世,而是看不上沈家的老太太和刘氏,沈大人家底不多,妾室和庶子却不少。
沈家老太太想掌控后院,什么都想抓在手里,而刘氏为了显贤惠,主动给沈大人纳了几房妾室,这就让她无语了。
沈大人很好,可沈大人的后院还是算了,她才不会将闺女许配给这样的人家。
刘氏张了张嘴,直到离开也没说出口,虽然周大人没她相公官大,可家世他们家还不够。
董氏等相公回来,说了刘氏的心思。
昌廉呵了一声,“我和知府大人走得近了,反而让刘氏起了心思。”
董氏,“玉蝶定亲,现在轮到玉宜了,也不知道爹娘会相看什么样的人家。”
昌廉笑着道:“爹娘会把好关的,咱们周家的闺女都金贵。”
嘴上这么说心里却惦记上,想着饭后写信回京城问问娘,可有相看好的人家。
次日京城,玉蝶不在家,玉娇没人带她出门,忍了几日忍不住了,抬起头看向练字的姐姐,“姐,要过年了。”
玉宜头也没抬,“嗯。”
“蕲州今年遭了灾,爹爹劳心百姓,娘也要管家,爹娘十分辛苦。”
玉宜抬起头,“所以?”
玉娇解开荷包,“我攒了不少月钱。”
说着将银子倒出来,里面还有小的金元宝,这是小姑姑出月子姑父给的。
玉宜放下毛笔,“你想上街?”
玉娇讨好的笑着,“嗯,我想给爹娘买些补品补身子,姐,我们出门吧。”
玉宜这回没拒绝玉娇,因为她也想给爹娘买些补品,对着婆子道:“去准备马车吧。”
玉娇跳了起来,“太好了。”
玉宜眼底都是笑,难为这丫头忍了这么久才想出门,“去换一身厚实的衣服。”
“好。”
姐妹两个去主院,竹兰算着日子,她也许久没上过街了,今年出门的次数都能数过来,想出去又看向外面的雪,最后打消了念头,“外面天冷,你们早去早回别冻到了。”
玉娇乖巧的道:“我们一定早回。”
出门的只有两姐妹,冬日别想拉玉雯出屋子,这个时候的玉雯正窝在小炕的被子里昏昏欲睡呢!
两姐妹出门,小厮多带了一些。
玉娇出门就趴在窗边车窗边,“姐,外面人也不少。”
玉宜,“要过年了。”
今年日子难过,年在百姓心里依旧很重要,辞旧迎新希望来年会更好。
(https://www.173xsv.cc/592_592334/665514452.html)
1秒记住一起上看小说:www.173xsv.cc。手机版阅读网址:m.173xs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