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上看小说 > 我的玩家都是演技派 > 第271章 划江而治

第271章 划江而治


  看完密信,秦会之的脸色一变,赶忙将密信收入袖中。

  过了片刻,他又取出密信,仔细看了两遍。

  与许多人印象中那个城府很深、阴险狠辣的秦会之不同,历史上真实的秦会之,实际上是个脾气暴虐、涵养很差、暴躁易怒、没什么城府的人。

  比如历史上,他有多次与同僚、好友非常没有礼仪地对骂互吵,整个朝中基本没有他的朋友,甚至就连他自己的党羽都经常清洗更换,始终没有与他交恶的党羽,只有一个王次翁。

  而这样一个一无能力、二无情商、三无底线的人,确实也只能靠着卖国获得金人的支持,才能把持朝政一直到死。

  而韩甫岳将军的这封密信,让本就没什么城府、非常急躁的秦会之,喜形于色。

  “孟将军远道而来,辛苦辛苦。韩将军密信中所言……可是当真?”秦会之看着面前的孟林,和颜悦色,巴结之情溢于言表。

  孟林点头:“是,秦相。韩将军之所以命我前来,正是为了表示诚意。

  “只要秦相愿意,韩将军愿里应外合,助秦相再高升一步。

  “请秦相相信,在这方面上,昭义军比金人更加靠得住。

  “更何况,秦相已得金人的支持,若是再得昭义军的帮助,此事,不就是唾手可得吗?”

  秦会之哈哈大笑,显然是极为受用:“我就觉得韩将军是个聪明人,果然如此,果然如此啊!”

  孟林看到秦会之的这副嘴脸,心中只是有些作呕。

  但没办法,为了韩将军交代的任务,他还是只能保持微笑。

  孟林就是之前秦会之命田师中率领一支偏师去配合金人夹攻昭义军时,发起兵变的那名副将。

  而此时,孟林已经是赵海平手下的嫡系将领之一。

  毕竟孟林发动兵变,几乎是将自己的身家性命、甚至全家都押上去了。

  万一齐朝真的撕破脸皮,是有可能将他以谋反之罪全家抄斩的。

  虽说后来因为昭义军的威慑,让齐朝不敢轻举妄动,甚至陆续送回昭义军诸多将士的家人前往北地团聚,但孟林对昭义军的忠诚,却无需多言了。

  对秦会之,孟林当然是恨之入骨。

  但这次的任务,他确实是最合适的人选。

  捏着鼻子跟秦会之在宴会上寒暄了一阵之后,这次的会面也终于逐渐进入正题。

  秦会之压低声音:“孟将军,不知韩将军在密信中说的,要如何为之?”

  对此,秦会之当然是有野心的。

  严格来说,秦会之是一个各方面都很失败、但唯独破坏力极强的废物。

  他在活着的时候,靠着金人的承诺独相十余年。甚至,还有过进九锡、谋朝篡位的企图。

  只是因为他的能力不够,所以这个企图一直未能成行而已。

  以他独相十余年的时间,以皇帝不能罢免他的相位、他却可以随意去留官员的权势,折腾许久,却也只是提拔起来一帮蝇营狗苟的无耻之徒,搞得军备废弛、政治风气污浊不堪,谋朝篡位的事情距离成功也差得远,只能说,废物不管干什么都是废物。

  而现在,韩甫岳将军的这封密信,却让他提前十多年,看到了谋篡成功的可能性,怎么能不急?

  只是秦会之此时显然还不明白,要如何行事呢?

  他是有这个贼心的,但此时齐高宗仍旧是齐朝无可置疑的天子。虽说之前召还韩甫岳将军的事情闹得有点失去民心吧,但他毕竟还没有真的冤杀韩甫岳将军,所以民怨还不是很大。

  更何况,即便他冤杀了韩甫岳将军,也不足以动摇他皇帝的地位。

  在这种情况下,以秦会之的智商,实在是想不到要如何去操作。

  原本对韩甫岳将军恨之入骨的他,一听说韩甫岳将军能够帮他“登临大宝”,立刻就换上了一副脸孔,跪舔起来。

  孟林来之前,赵海平已经跟他详细交代过,所以此时秦会之问起,他便按照交代好的说辞,娓娓道来。

  “秦相,此事的关键,就在……渊圣皇帝。”

  听着孟林的分析,秦会之的眼神逐渐亮了起来。

  要直接谋篡齐高宗的皇位,这事确实太难了。

  哪怕秦会之权倾朝野,以他的政治手腕想要做到这一点,也是基本不可能的。

  但是,如果先废掉齐高宗,扶齐英宗上位,然后再废掉齐英宗呢?

  多这一步,是不是成功率就大大提升了?

  谋篡皇位,最大的一个难点,就在于统治的合法性。

  齐朝的这些皇室宗亲想要夺取皇位,尤其是齐英宗这种皇帝的兄长想要夺取皇位,真就是只隔了一层窗户纸,可以说是一捅就破。

  而秦会之这种臣子想要夺取皇位,那就麻烦了,等于是隔着一座山。

  当然,齐英宗要夺位,虽说是只隔了一层窗户纸,这层窗户纸也得有足够分量的大臣帮他捅才可以。

  就比如在真实的历史中,为什么齐高宗实际上不需要担心齐英宗会威胁他的皇位?

  因为按照正常人的思维,国之干城韩甫岳将军是齐高宗一手提拔起来的,是齐高宗的心腹。只要齐高宗留着韩甫岳将军,而韩甫岳将军手握兵权支持他,那齐英宗就一辈子都别想夺位,哪怕是齐高宗死了、孝宗继位,齐英宗也永远没戏。

  更何况齐高宗手下又不止韩甫岳将军这一个重臣。

  可以说朝中绝大多数臣子都是支持齐高宗的,在这种情况下,齐英宗没人配合,怎么夺位?

  但此时的情况不同了。

  韩甫岳将军,几乎要被齐高宗逼反了。

  而朝中的大权,又全都落入秦会之之手。

  此时如果秦会之真的把齐英宗扶起来……那齐高宗还真是几乎没有任何反抗之力。毕竟在秦会之的这一番清洗之后,朝中真正敢违抗秦会之的权位支持他的大臣,还剩几个?

  秦会之的权势是来自于齐高宗的授予,可现在,秦会之的权势已经逐渐属于他自己,齐高宗反而处于弱势地位了。

  如果这一步能成功,那么下一步篡掉齐英宗,会容易得多。

  因为齐高宗在位时,秦会之还会有所收敛,朝中的大臣还有一些是支持齐高宗的。

  可一旦齐英宗上位,在朝中没有任何人手,大权就会进一步旁落到秦会之的手中。

  齐英宗是靖平之变的罪魁祸首,既无民心,在此时的朝廷中也没有群臣的支持。

  若是秦会之再找个机会把他给废掉,下一步谋篡成功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了。

  当然,计划再好也得看具体的实施情况。

  以秦会之全靠没有底线才走到今天的弱鸡才能,能不能一步一步走过去这要打个问号。但不管怎么说,这已经是摆在秦会之眼前的、谋朝篡位的唯一可能性。

  成不成的再说,但不试一试怎么甘心呢?

  而在这个过程中,秦会之当然是少不了金人与昭义军的支持。

  金人的支持就不用多说了,和议中“不可以无罪去首相”这件事情直接为秦会之保住了十余年的相位,是他权倾朝野的保证。

  而韩甫岳将军的支持,比金人的支持还要更加好使。

  因为金人,毕竟是被隔开了。

  此时掌控着整个北方的是昭义军,金人打不过来。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秦会之跟金人更亲这没错,但此时离得更近的昭义军,才更能给他帮助。

  更何况韩甫岳将军在南北两地的百姓心目中,有着极高的声望。

  如果能获得韩甫岳将军的支持,不论是实际上的还是口头上的,都能让秦会之废掉齐高宗、扶立齐英宗这件事情变得更加顺利。

  毕竟秦会之登上高位,不就是靠着跟金人的里应外合吗?

  此时将金人换成韩甫岳将军,就更是轻车熟路、毫无负担了。

  原本秦会之想要置韩甫岳将军于死地,那是因为韩甫岳将军在朝堂内部是肱股之臣,会威胁他的地位。但现在,韩甫岳将军摇身一变也变成乱臣贼子了?还要跟他合作?

  那秦会之可就是跪舔都来不及了。

  屏退左右之后,秦会之与孟林将军密谈良久。

  而一场围绕着齐高宗、齐英宗的宫廷政变,也开始逐渐成型……

  ……

  这一天,海清河晏,四海承平。

  只是当今的皇帝齐高宗,却有些小恙。

  偶感风寒,咳嗽不止,而且也有些发热。

  太医看过之后,给开了一副药方,而后齐高宗就感觉头脑昏沉,总想睡觉。

  来探望的秦会之表示,官家你的龙体要紧,尽管休息,此时天下太平、四海无事,朝中这点鸡毛蒜皮的小事,臣都能办妥,不劳官家费心。

  只要官家好好地静养几日,完全康复,便可以再来处理朝政,什么都不耽误。

  齐高宗也只能应允。

  虽说他对秦会之这个宰执有很多的不满意,但还能怎么办呢?两个人一起干了那么多坏事,这又是金人要求写在和议中的首相,怎么都不可能罢免。

  凑合过吧,也离不了。

  更何况在齐高宗的判断中,秦会之这人虽然变得越来越跋扈、越来越不像话,但总体而言,对自己还是忠心的。没有自己,秦会之是什么都干不成的。

  事实上,秦会之此时对朝堂的掌控力,已经远高于齐高宗的猜测。

  在秦会之“隔绝中外”之后,根本就没有人敢弹劾他,甚至都不敢说他的坏话。所以齐高宗所听到的声音,自然也就严重失真了。

  于是,许多先决条件,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建立起来了。

  齐惠宗还朝后不久就驾崩了,民间多有疑虑。

  齐英宗被软禁了起来,但身体健康。

  秦会之对朝堂的掌控能力越来越强,甚至朝中没有大臣敢忤逆。

  齐高宗恰好偶感风寒,身体状态不佳。

  原本这其中的任何一点都不至于威胁齐高宗的皇位,可一旦它们全都凑在了一起,在连锁反应之下,一些原本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却变为了可能。

  秦会之探视过后,从皇宫中离开。

  而此时皇城中的御林军还以为这是平平无奇的一天,完全没有想到仅仅几个时辰之后,秦会之就会再次折返,干一件足以载入史册的大事。

  ……

  傍晚,一队百人的禁军,来到皇城之外。

  “何人!”

  皇城的御林军守卫显然有些警惕,在城墙上大声喝问。

  只见这些禁军中,走出来了两个人。

  第一个人全身披甲,大声说道:“我乃殿前司将官辛立!”

  城楼上的御林军仔细观看,发现确实是辛立,语调瞬间低了几分,赶忙说道:“辛将军!皇城已经关闭,您这是要做什么?”

  辛立朗声说道:“收到武德司线报,有贼人混入皇城,欲行刺官家!我奉官家与秦相的命令,进入皇城搜查!”

  御林军有些头皮发麻:“辛将军,即便有刺客混入皇城,也该是我们御林军……”

  然而他话还没说完,下方的另一人已经开始怒骂。

  “混账东西!你们御林军要负责守卫皇城,严加封锁,不能让刺客跑了!事情紧急,若是你们调人去抓,万一皇城的防御出了疏漏,被贼人跑了,或者被更多的贼人混进来,你担得起吗?”

  御林军这才看清楚说话的第二人,赶忙惶恐道:“秦相恕罪!不知秦相亲至,我等这就打开城门!”

  过了没多久,皇城的大门打开了。

  按理说,这不合规矩。

  但这些御林军,显然没有违逆这两位的勇气。

  秦会之是此时的权相,任何得罪他的人,事后都会吃不了兜着走。

  此时御林军如果真的坚持原则,就是不开城门,那么事后秦会之要清算他们的时候,皇帝也不会出面保他们。

  这才是最关键的。

  犯得着在这种事情上跟秦会之死磕吗?犯不着。

  当御林军,也不过是来混口饭吃的。

  而且,秦会之不是自己来的,他还带着殿前司的一名将官,辛立。

  齐朝的殿前司与侍卫亲军合成两司,其下属机构是殿前都指挥使司与侍卫亲军下属机构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司、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司合成“两司三衙”,是齐朝禁军的最高指挥机构。

  也就是说,这个机构是有权调动禁军的,从程序上来说,这毫无问题。

  而在真实的历史上,秦会之还真的曾经私自调动禁军,甚至都没让齐高宗知道。

  “衢州尝有盗起,会之遣殿前司将官辛立将千人捕之,不以闻。晋安郡王因入侍言之,帝大惊,问会之,会之曰:不足上烦圣虑,故不敢闻,盗平即奏矣。退而求其故,知晋安言之,遂奏晋安居秀王丧不当给俸,月损二百缗,帝为出内帑给之。”

  也就是说,秦会之直接绕开皇帝派遣禁军去抓捕强盗,都没让齐高宗知道。还是一个郡王偷偷告诉了齐高宗。齐高宗闻言大惊,但也没能拿秦会之怎么样。

  甚至秦会之私下里打听出来是这个郡王告的密,还敢公然打击报复。

  连打几个盗贼都敢私自调动禁军,而此时为了干大事调动一下禁军,就更加不足为奇了。

  ……

  百人的禁军以抓捕盗贼的名义,进入皇城,直奔渊圣宫。

  渊圣宫,是由皇宫中原本的一座宫殿扩建而来,在迎齐英宗回朝之后,才改名为渊圣宫,作为他的寝宫。

  除了在寝宫中之外,每个月还有几天,齐英宗会被特许进入皇城中的太一宫进行祭祀。

  之前齐英宗在还朝之前就说,回来之后自己只想做一个太一宫主,也就是出家修道度过余生,绝不会觊觎齐高宗的皇位。

  但齐高宗也不可能真的只是让他去太一宫做一个道士,还是要在皇城中扩建渊圣宫给这位皇兄。表面上是给足待遇,实际上也是为了更好地加以监视。

  群臣想要到渊圣宫见齐英宗,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但现在,秦会之和辛立已经带领禁军来到渊圣宫的宫门前。

  “直接撞开!”

  秦会之一声令下,这些禁军没有任何迟疑,立刻照做。这些人都是辛立找来的绝对心腹,都知道拥立之功乃是天下第一的大功,一旦成了便是享用不尽的荣华富贵,所以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而后,众人一拥而入。

  齐英宗此时才刚刚打算睡下,看到一群人闯进来被吓得猛然站起。

  “你们是何人?难道是要谋害朕?是……难道是……”

  他被吓得不轻,显然还以为是齐高宗派人来害他的。

  尤其是看到秦会之的脸,齐英宗更是吓得面如土色。

  然而秦会之却突然“噗通”一声跪在地上:“臣等恭请渊圣皇帝复位!早登大宝、以安万民!”

  辛立也带着禁军士兵纷纷跪下。

  齐英宗瞬间被狂喜所冲昏头脑,只是他又有些犹豫:“此事,此事恐怕……”

  秦会之冷然道:“官家不必多虑,此时臣已经安排妥当,只等官家重登大宝!”

  一行人簇拥着齐英宗,往举行大典和大朝会的大庆殿而去。

  ……

  齐高宗躺在卧榻上,昏昏沉沉地睡着,突然听到外面似乎隐约有喧哗之声。

  “何人喧哗?”

  旁边的小太监赶忙过来:“回官家,似是宫中出了盗贼,正在捉拿,官家不必忧心。”

  齐高宗隐约觉得有些不对,但此时他的状态很差,只觉得四肢无力、头脑昏沉,即便追问一番也不会有什么结果,只好继续沉沉睡去。

  只是他没想到,等第二天朝会的时候,自己的皇位上,却已经坐上了他的皇兄。

  ……

  ……

  齐英宗复位,改元顺康。

  当天,齐英宗传旨,按照秦会之的意思,在城中大肆搜捕支持齐高宗的旧臣,并在一个月之后,将其中大部分人以谋反罪问斩。

  对于以秦会之为首的诸多党羽,则是个个加官进爵。

  而秦会之的权势,也在短时间内膨胀到一个无可加封的地步。

  顺康元年三月,废齐高宗,仍为康王,囚禁于皇城内。

  顺康元年四月十二,康王病重不治,时年三十八岁。

  消息传出,有朝中大臣弹劾秦会之,冤死狱中。有武将兵变,但被齐朝的重兵讨伐,旋踵即灭。

  走投无路之下,一些武人北上,投靠昭义军。

  ……

  “孟将军,请!”

  宴会上,秦会之的精神状态看起来非常不错。

  此时的他,大权在握,甚至已经在试探着做出“加九锡”这样的篡位标准流程操作。

  而这比真实历史上的他,要整整提前了十多年。

  在真实历史上,直到他临死前才敢于尝试加九锡的操作,而且失败了。但在这个历史切片中,他的这一番操作,却顺利了许多。

  宴会进行到中途,秦会之和以往一样,屏退左右,开始跟孟林说一些不能传出去的话。

  “孟将军!你和韩将军给本相出的主意,确实是上佳之策!

  “尤其是将渊圣皇帝送回来,更是一着妙棋啊!

  “本相真是不知要如何感谢昭义军。

  “只是……韩将军之前说,愿意帮我登上大宝,可为何直到现在也没有动静啊?难道韩将军所说的全力支持,就只是将当今的这位官家送回来不成?”

  秦会之虽然高兴,但言辞之中对昭义军还是有一些微词的。

  他的权相之路之所以能比历史上要提前了十多年,显然是因为齐英宗的存在。

  赵海平扮演的韩甫岳将军送回了齐英宗,等于是给了秦会之一个借题发挥的机会。

  原本的秦会之不敢篡位,因为他知道,自己的权力合法性来自于金人的和议,更来自于齐高宗这位昏庸、软弱的皇帝。

  如果换一个有为的君主,完全可以厉兵秣马、掌控朝政,然后撕毁和议。到时候留不留秦会之做宰执,还不是一句话的事情吗?

  金人的凶残和齐高宗的昏庸,让秦会之得以坐稳相位。

  但问题在于,一旦他真的威胁到齐高宗的皇位,齐高宗必然也会跟他拼个鱼死网破。而秦会之就算再怎么大权在握,他也终究是个没什么能力的废物,根本镇不住场子。

  要篡位,法统是最重要的。

  齐高宗此时就是无可争议的天下共主,齐朝法统的最高继承人。秦会之何德何能,敢取而代之?

  但齐英宗一来,情况就全然不同了。

  秦会之在扶立齐英宗的过程中,不仅毒杀了齐高宗,还进一步将朝中大权掌控到自己手中。最重要的是,光杆司令的齐英宗比齐高宗要好控制得多了。

  因为齐英宗也怕自己的皇位被齐高宗反夺了过去,所以对于秦会之毒杀齐高宗、清洗朝中众臣的行为,他不只是默许,还是全力支持。

  原本一个秦会之,没有这么大的破坏力。

  但再加上一个法统比齐高宗更高的齐英宗……

  这破坏力简直是无敌了。

  而且,齐英宗在位,也直接剥夺了各方势力以清君侧或者勤王之名发动政变的机会。

  齐英宗的法统比齐高宗更高,这件事情又是齐英宗和权倾朝野的秦会之一起做的,你就算想营救齐高宗,又找什么理由呢?

  只是让秦会之有些不高兴的是,为何昭义军始终没有动作?

  按理说,既然韩甫岳将军说了要支持他,此时至少也该表个态,说支持齐英宗复位吧?如果能公开向天下数落齐高宗的罪过,重重地踩上一脚,那此事对于政局的稳定,都是大有好处的。

  可偏偏昭义军对此毫无表态,让秦会之额外费了很大的力气,才总算是稳住朝局。

  这让秦会之有些不喜。

  孟林微微摇头:“秦相莫不是一时糊涂?此时韩将军不能发声啊!”

  他压低声音:“若是此时发声了,日后秦相荣登大宝,韩将军又该说些什么?”

  秦会之愣了一下,随即恍然,脸上也露出笑容:“对,对!是本相糊涂了!”

  韩甫岳将军为什么不发声?

  按照孟林的解释,韩甫岳将军此时当然可以发声,但没必要。

  如果韩甫岳将军发声认可了齐英宗,那么之后秦会之再篡齐英宗的时候,韩甫岳将军还怎么帮你说话?

  总不能首鼠两端、让天下耻笑吧?

  所以,孟林的意思很清楚,韩甫岳将军现在不能说话。等你秦会之什么时候要篡齐英宗的时候,韩甫岳将军再斥责齐英宗酿成靖平之变、是大大的昏君、还谋害了自己的亲弟弟齐高宗……

  总之,使劲往齐英宗身上泼脏水。

  到那个时候,你秦会之篡位不就名正言顺了吗?

  此时齐英宗复位,朝中虽然也有很多大臣心怀不满,但毕竟齐英宗是有法统的,他们不好发作,只能忍。

  但等秦会之篡位的时候,这些大臣中还有多少人会支持?这可就不好说了。

  所以,韩甫岳将军的支持,对秦会之来说是一锤定音的大杀器。现在用,确实为之过早。

  误会解除。

  秦会之喜上眉梢,喝了两杯之后又问道:“那不知依韩将军之见,我何时可以去做这件大事?”

  孟林沉吟片刻:“不可太急,但更不可太缓!”

  秦会之有些疑惑:“此言何解?”

  孟林解释道:“此时渊圣皇帝刚刚复位,朝局动荡,若是仓促之间将之废掉,恐怕会引发激烈的反弹。

  “所以此事不可太急。

  “但是此事也万万拖不得。当今这位官家此时确实没有什么心腹之臣,很好拿捏。可他不会一直这样下去。

  “他毕竟是官家,要上朝,要接触百官,秦相难道还能真的将他给软禁起来?久而久之,这位官家迟早要逐渐收回权力。

  “到时候秦相别说是登临大宝,恐怕还要被清算,担上弑君的罪名!

  “所以,依末将之见,一年时间最佳!

  “一年后,秦相可先以官家身体有恙为由囚于宫中,取消朝会,朝中大小事务皆由秦相一言而决。如此数月,等朝政稳定,再行废立之事,乾坤可定!

  “而昭义军,则会起兵响应,历数当今官家的十大罪,让他背上丧师辱国、弑父杀弟的罪名。

  “若是有齐朝的武人敢造反,秦相可以先以冤狱除之。若是冤狱除不掉,韩将军自然可以出兵,为秦相讨伐叛乱!”

  秦会之听着孟林描绘未来的美妙场景,眼睛都直了。

  他想当皇帝吗?

  做梦都想!

  而此时,这个机会真的摆在他的面前,又如何不心动?

  不过在心动之余,秦会之也逐渐冷静下来,压低声音说道:“那么,韩将军所图为何?”

  很显然,韩甫岳将军不可能平白无故地帮他。

  之前韩甫岳将军是个忠君爱国的人设,虽然后来可能是因为齐高宗的忘恩负义而黑化了吧,开始走起了拥兵自重的割据路线,但他对秦会之,必然也是没什么好印象的。

  秦会之很清楚,既然韩甫岳将军不可能喜欢自己,那么帮自己,就一定是为了足够大的利益。

  孟林稍微顿了顿,然后说道:“韩将军所要的不多。

  “秦相称帝之后,韩将军便也会称帝。

  “事成之后,两国划长江为界,一南一北,尊为兄弟之国!”

  秦会之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

  划江而治?

  这胃口可不小啊!

  此时齐朝的疆域,是以淮水和大散关为界,保住了南方的半壁江山。

  若是划江而治,那也就意味着此时齐朝的川陕、荆襄、两淮等等,全都要割让给昭义军。

  不仅要割掉整个国土的将近四分之一,还要把几处战略要地,也一并割出去!

  比如,荆襄。

  此处正是至关重要的战略要地,齐朝后来能与北蛮对峙多年,此地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而且,韩甫岳将军早就说过:守江必守淮。

  长江虽然是天险,但毕竟太长,可以突破的地方太多。而且,一旦划江而治,等敌方造好战船渡江的时候,己方也很可能反应不过来了。

  所以,要守住长江,就要先守住淮河。将淮河和长江之间的防线反复经营一番之后,才能确保敌人来犯的时候有抵抗之力。

  而现在,韩甫岳将军要一口将这一块全都吃掉,也确实算是狮子大开口了。

  不过,秦会之的第一反应虽是震惊,但紧接着却哈哈大笑起来。

  “韩将军真是好胃口!不过,此事若成,倒也不是不可商量。”

  这番狮子大开口,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秦会之的疑虑。

  既然韩甫岳将军做这件事情是为了如此巨大的利益,那就合情合理了。

  如果韩甫岳将军什么都不要,那秦会之才要怀疑他的动机了。

  如果秦会之是当朝皇帝,一下子要卖掉全国四分之一的国土,肯定也不会同意的。

  可秦会之不是皇帝,卖的也不是自己的东西,有什么好可惜的?

  对秦会之而言,此时的他虽然已经位极人臣,但距离皇位仍旧有着很远的距离。

  而这一步,如同天渊之别。

  做权相,哪怕生前再怎么一手遮天,死后也必然人亡政息。他想让儿子接自己的相位、继续维持自己的权势?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更何况齐英宗也不见得会一直任他拿捏。

  可若是真的篡位成功,做了皇帝呢?

  哪怕只能保留长江以南的半壁江山,那也是可以传给子孙的!

  而且,有昭义军挡在北边,金人又不可能打过来。以后的事情会如何不好说,但至少终秦会之的一生,应该是可以踏踏实实地在南方富庶之地当上个十几年的皇帝,享尽荣华富贵。

  不管怎么看,这都是一个非常划算的买卖。

  至于韩甫岳将军会不会打过来……

  这一点秦会之不是完全没考虑过,但他不觉得这是什么紧要问题。

  一来,齐朝还有强大的水师,可以凭借长江天险进行防守;二来,金人还在北方虎视眈眈,一旦昭义军全力南下攻打,那么金人必然会两面夹击。

  所以,韩甫岳将军这次吃下淮河与长江中间的这一大片区域之后,就该与他相安无事,先考虑北方的金人。

  这局势,不是小好,而是大好!

  想到这里,秦会之举起酒杯、哈哈大笑:“既然如此,那就与韩将军一起,静候佳音了!”

  孟林也举起酒杯,微微一笑:“静候佳音!”


  (https://www.173xsv.cc/618_618117/730658260.html)


1秒记住一起上看小说:www.173xsv.cc。手机版阅读网址:m.173xs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