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上看小说 > 当古人看到我的日常后 > 第167章 历史记载

第167章 历史记载


第167章  历史记载

【霸气又迷人的祖宗们#

视频中有两个小人正在对话——

甲:“我发现咱们历史上,从来没有入侵过其他国家诶。”

乙,骄傲脸:“我们自古以来就是通过先进的文明,宽仁的政治,以德服人。”

甲:“那为什么我们能占据这么广阔的领土呢?”

乙:“这不叫占据,这是收复失地!商周时实行分封制,土地不断外扩,带动了周边广阔地域的发展。

后来诸侯国势力变强,互相征战,融合吞并。

但再怎么打,这块地盘已经打上了咱们的标签。

所以后来的……严格来说,是在咱们地盘里的守土战争,不算侵略!”

听完乙这段话,甲沉默片刻,突然露出一个不失礼貌的微笑。

乙接着说:“而且啊,就算出征讨伐,我们也要讲究一个师出有名。

明朝时,明成祖朱棣出征漠北,但是他得有理由啊……”

甲,有点着急:“那咋办呀?!”

乙:“他翻遍了史书,终于是给找着一个理由了。”

甲:“啥啊。”

乙:“白登之围。汉高祖刘邦曾经被匈奴围困在白登山七天七夜,朱棣,要为1500年前的汉朝祖先报仇!

你就说这算不算师出有名!”

……有名,真是老有名了?????】

苏粒噗呲一下笑出声,真的假的,朱棣真的以白登之围做由头吗,这仇会不会也太久远了!

评论区

(刘邦:judy是个忠厚人啊[泣不成声])

(因为朱棣呢,他善!)

(我妈要是看你不爽,你就最好祈祷几千年的史书上你是一点边没有沾[看][看][看])

(我们始终主张只有一个中国原则!)

(我们只是希望全宇宙一家人罢了,当然这一家是我们中国这一家[可爱])

(都知道苏武牧羊,但是苏武为什么会被抓去牧羊大家知道吗)

(我看到有个评论说汉使这个职位的工作内容就是跑去别国发癫[笑哭])

(会不会说话,什么侵不侵的,那是统一!)

(对嘛,这分明是民族交流。)

(我们可不干出师无名的事。)

(侵略和开疆扩土的区别就是

侵略:无人道不择手段为自身根本利益

开疆扩土:驱散自身潜在威胁达成共赢

最大的区别还是角度了[微笑])

(以前喊我们匈奴,现在高考得给我们加分[狗头])

(我们王勃埋在别的国家已经很委屈了[微笑]怎么能叫侵略)

(冷知识:王勃的墓地在越南,因为他爹当时被贬到交趾县做县令,交趾就是越南[泪奔])

(那他们不会管理国家,我们管管怎么了[猪头])

(就是,管管怎么了)

(不要把古人和现在的想法混同,古时候哪有这么多规则,哪个古代国家没打过别国[尬笑])

——————

明洪武,朱元璋看着天幕,听到朱棣出征的理由,也觉得有些好笑。

他瞥了一眼朱棣:“这理由就这样难找?这么古,找到汉朝高祖皇帝哪里去了,往后你就扒拉不到一点别的?”

老朱心里嘀咕,后来的蒙古就这么安分了?怎么能一点理由都找不着呢,不能够吧。

朱棣也不知道未来是不是真用了这个借口,但他现在胆子可大了,皮被打厚了,也敢跟老爹顶嘴了:“您就别管古不古的,您就看是不是师出有名了吧!”

如今的他五征漠北还是没影的事呢,后人这不就给他找了个理由过来吗,后人果然爱他!嘿嘿。

朱元璋懒得和他计较,现在的老朱觉得,经过天幕如此多回的“大风大浪”,再没什么事能让他大动肝火,人已经快麻了。

他有些好奇:“苏武牧羊,这个咱是知道的,但他不是出使匈奴被抓的吗,这其中又有什么缘故了?”

知道的大臣上前:“这事与另一个汉使还有点关系。”

当时的新上任的单于,担心受到汉的袭击,就说:“汉皇帝是我的长辈”,并全部送还了汉廷使节路充国等人。

汉武帝刘彻觉得这人识时务,于是派苏武出使,送扣留在汉的匈奴使者回去。

苏武同副使张胜等百多人一同前往。

到了匈奴那里,却发现单于态度傲慢,根本不是汉所想的那样。

之前投降匈奴的汉使卫律有个手下叫虞常,苏武等人去的时候,正赶上虞常在暗中策划,要绑架单于的母亲阏氏回大汉。

虞常在大汉时,与张胜有来往,看到他们出使匈奴,就私下拜访张胜。

他说:“听闻陛下对投降匈奴的卫律很生气,我虞常能为汉廷埋伏弩弓将他射死。希望汉廷能照顾我的母亲和弟弟。”

一个多月后,单于外出打猎,虞常等七十余人将要起事,结果其中一人在夜晚逃走告密,事情败露,一场恶战后,虞常被活捉。

这事牵连到了苏武和张胜,投降匈奴的卫律来劝苏武:“我背弃汉廷,归顺匈奴,幸运地受到单于的大恩,赐我爵号,让我称王;拥有奴隶数万、马和其他牲畜满山,如此富贵。

苏君你今日投降,明日也是这样。白白地用身体给草地做肥料,又有谁知道你呢?”

苏武痛骂:“你做人家的臣下和儿子,不顾及恩德义理,背叛陛下、抛弃亲人,在异族那里投降做奴隶。

单于信任你,你却居心不平,不主持公道,反而想要使汉帝和单于二主相斗,旁观两国的灾祸和损失!

南越杀汉使者,屠为九郡。宛王杀汉使者,头县北阙。朝鲜杀汉使者,即时诛灭。

独匈奴未耳。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

苏武不肯投降,竟然还说了这样的话,匈奴只能打发他去牧羊,希望恶劣的环境能让他回心转意。

……

朱棣听得点头:“那些叛徒实在可恨,身为汉人反而去做匈奴的走狗,苏武说的妙及,怪不得能名留青史了。”

老朱也惋惜:“可不是吗,那单于的母亲也没抓回来,真是亏到姥姥家了!”

想着,朱元璋幽幽到:“这不也是个大仇!竟敢困汉代忠臣整整19年,老四啊,这个仇你可得记住喽。”

朱棣抬头,目光与朱元璋对上,心照不宣,朱棣笑得肆意:“是,儿臣记住了。”

好嘞,理由又多了一条!

……

宋,赵匡胤有些失魂落魄。

守土战争啊……这一回,他的大宋能守得好这片汉土吧。

他看王勃埋在别的国家感觉很委屈,一下想到了自己的大宋,起码,那些先人的故地要努力拿回来吧!

赵匡胤看着手下递来史书中王勃的生平,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可谓才华横溢、少年成名。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流传青史。

王勃很年轻的时候就当上了朝散郎,认识了沛王李贤。

沛王李贤与英王李哲斗鸡,他写了一篇《檄英王鸡文》,为沛王助兴。

文章传至宫中,李治看过之后,有些生气,认为王勃有挑拨兄弟关系之嫌,王勃就被贬官了。

后来王勃在虢州谋得了一个参军的职务。有个名叫曹达的官奴犯罪,王勃念其为老师曹元的亲戚,便收留了他。

不想后来官府找来,王勃又把曹达杀了。

……因此事,王勃被判了死刑,还连累到他任雍州司功参军的父亲王福畴。

他父亲亦被贬为交趾县令(越南的义安一带)。

之后高宗改元大赦天下,王勃捡回了一条命。

出狱后的王勃,可想其心志有多沉沦。他怀着对父亲的愧疚之情,踏上了省亲之路。

也就是这次省亲之旅,王勃路过南昌,作了千古名篇《滕王阁序》。

王勃到交趾看望了父亲,踏上返乡的船舶,遇到风浪,惊悸溺水而身亡。

……之后,王勃就葬在了越南北部的义安省宜禄县宜春乡,紧靠南海。

再再后来,他的墓地和祠庙,在1972年时被美丽卡的飞机炸毁了,但目前仍存有王勃的雕像。

赵匡胤不知道未来王勃的墓地竟然也这样命途多舛,但他一想到,出生于绛州的王勃最终流落他乡,就觉得凄惨悲凉。

宋征服岭南的南汉政权,封丁琏为静海军节度使、安南都护,暂时对交趾实现了形式上的统治。

此时的交趾虽然与中原疏远,但宋并不承认他是独立地区的,直到宋太祖赵光义之后,交趾才逐渐脱离,变成藩属国。

赵匡胤想想北边的燕云十六州,又想想南边,颇有些焦头烂额。

希望他能活的久一点吧,对他们老赵家的后人,赵匡胤一点也不能放心。

……

汉,刘彻:……

怎么说呢,不愧是汉家后人,偏袒都这样明目张胆。

想到明朝的朱棣竟然用了白登之围这样一个由头,刘彻直接笑出声。

这个明代后人,不错不错,不堕汉家雄风!所谓十世之仇犹可报,都成仇了多报几次也没什么关系的~

这白登之围,汉家几十年一直铭心刻骨,想不到到了一千五百年,还有人念着这个事,这感觉怎么说呢……真是爽死了!!!

怪不得秦始皇自称“始皇帝”,希望统治能达到万世之久呢,有后人的感觉真是令人心神舒畅!

至于天幕对于开疆拓土的议论……后人说的没毛病,那叫什么侵略,明明就是王者之师,吊民伐罪!

不过,怎么能说汉使就是跑去别国发癫的,都说了,吊民伐罪,吊民伐罪,后人不能想祖宗点好嘛~

好歹也是以文明自诩的,说的那么野蛮,我汉家使者不要面子的……

刘彻轻轻咳嗽一声。

甚至后人还提到了苏武牧羊,苏武?是如今的这个苏武吗,难不成苏武出使竟然发生了什么波折?后人也不细说一下,朕说不定能借着这个由头做些什么……

看到天幕之上,对于侵略和领土扩张的讨论,甚至有的还因此争吵起来,刘彻不置可否。

有些时候,他其实也不是完全认同后世的规则,甚至一些后人的观念他都会觉得疑惑和可笑。

毕竟他还是处在帝制时代,甚至帝制在这个时代可以说是非常先进的,从小所受的教导,让他看待后世某些东西时,处于一种旁观者的角度……有点意思,但要想让大汉也这样,就有点异想天开了。

这或许就是所谓的“代沟”吧。

若不是天幕,哪怕知道中原之外还有匈奴,还有胡族,但天下竟然这样之大,大到出乎意料,无法想象,有不同肤色发色的人种……而大汉,也并不是天下唯一。

如今与后世隔了几千年,时局也完全不同。

昔日秦朝嬴政统一六国,吞并了当时已知的所有文明。

那些蛮族不通教化,根本不在他认可的范围内,而嬴政,是把当时知道的所有“文明”统一,所以为什么中原说南蛮北夷东狄西戎,因为这里的人认为自己是天下中心,是世界唯一的文明了。

秦朝湮灭的太快,江山落到汉家手中,而身为皇帝,刘彻非常清醒。

大汉,也必须是世界里唯一的文明。

他要驱散所有潜在威胁。

刘彻可以容忍,对投诚的匈奴以利诱之,甚至对于归顺的异族人也善待大方。如果足够优秀足够忠诚,不管你是什么人,甚至都可以做到皇帝心腹。

可是融合,从来不可能都是和平静谧的,它是狂风暴雨,摘胆剜心。

就算你愿意和平,你问过敌人的意见吗,不有所动作,只会让敌人有机可乘。

刘彻不想让大汉长痛,所以不如短痛。

既然得了“武帝”这样一个谥号,就得对得起这个“武”字才行。


  (https://www.173xsv.cc/2337_2337210/11110975.html)


1秒记住一起上看小说:www.173xsv.cc。手机版阅读网址:m.173xs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