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上看小说 > 小警察免费阅读小说 > 48大师孟二

48大师孟二


48大师孟二

孟庆琪八年的刑期终于熬到了头,他一步一步走出监狱大门。天上的白云在悠闲的飘荡着,天空上鸟儿在自由地飞翔着,终于他看到了久违的世界,外面的世界真好啊!

今天终于活着走出了监狱的大门!太阳的光芒照的他睁不开双眼,眼前的世界是白茫茫的一片,8年了,整整在监狱里度过了8年,这个8年把他的青春、家庭、事业、全都错过了,他所拥有的就是一张释放证书。还有一个70多岁的老母亲正在家里盼着他的归来。

8年与世隔绝生活,让他对当今中国社会的变化已经感到极为陌生了。对于他来讲,简直就是两个时代。他进去时中国还是一个闭关自守的社会,可他出来的时候,中国已经进入了改革开放的社会。真是天翻地覆慨而慷啊!他对社会的这种变化一点不理解,本来他进去时都该判刑的投机倒把行为,现在满大街都是,而且还美其名曰:搞活市场经济,这样看起来,自己还是改革开放的先驱者呢?却他妈的为此做了八年的牢,真窝囊,这上哪儿说理去?

走向新生,重新做人。自己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一定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尽快适应新的环境。在监狱里的出来的人能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吗?监狱根本就不是教育改造人的地方,就是培养仇恨的焚烧厂。监狱是世界上最黑暗的地方,是一个杀人不见血的地方,是汇集所有肮脏交易的地方。监狱里的黑暗真的无法想像,只有做过牢的人才能知晓其中的厉害。那些在外面的自由人是根本无法想象的。八年的牢狱生活是孟庆琪一生都无法忘怀的痛苦的经历,是一场不能醒的噩梦,那一切将会牢牢的刻在他的心中。

囚禁了这么多年,忠于可以重返江湖大展拳脚了。出来时他还豪言壮志,他抱住了母亲告诉她,他现在出来了,他不会在让以为自己还可以大干一番事业,还可以再战江湖。然而时代变了,社会也变了,再拿过去那种流氓思想混世界,估计唯一的结果就是脑浆迸裂,赶紧收拾收拾去见马克思就得了。

现实真的不像他想象的那样,刚回家时,他还劝70多岁的老母亲不要再去捡垃圾了,信誓旦旦的说要去找一份正经的工作,用干干净净的钱来养活她,让她度过一个幸福的晚年。不在去做那些危害社会的坏事,赚那些肮脏钱了。他一定要好好的做人,用全部的时间来好好的孝敬自己的母亲。可是事情并不向他所想象的那么简单,他是想找一份工作,可工作却不想找他。像他这样蹲了八年大狱的人,连实在亲人见了都恨不得赶紧绕道走开,谁愿意给他一份稳定的工作呢?

八年的监狱生活使他彻底的脱离了社会,没学会一项足以谋生的技能,他对社会充满了陌生,而这个社会也抛弃了他。真不知道将怎样赚钱来养活自己和母亲。他茫然了,茫然无措。每天都满怀希望的去找工作,但是每天都失望而归。母亲看到儿子的失败的身影,默默地又开始重*旧业,每天奔走在臭气熏天的垃圾堆上,捡拾一些废铜烂铁、塑料瓶子,用来维持母子二人的生计。看着年迈的母亲每天背着一个蛇皮袋子,孟庆琪的眼泪不由得流了下来。这么多年,他第一次落泪,监狱那么痛苦的生活他都没有掉过一滴眼泪,但看到母亲的这一幕,他的眼泪却止不住了。他在心里暗暗地发誓:一定要找到一条新路,赚更多的钱,好好照顾母亲,决不会再让她吃苦受累了一定让她好好的安享晚年。

黄天不负有心人,老天爷饿不死瞎家鸟儿。终于有一天喜从天降。回家这些天生活苦无着落,让他心灰意冷,有了一种堕入空门的想法。既然凡尘俗世没有他一席之地,那还不如到梵文净土中找一口饭吃。想到这里,他的内心一亮,赶紧借了一辆自行车,骑了大半天来到了观音寺。那时这里还没有重新修缮,残垣断壁,斗拱雕梁,朱漆剥落,一片凄惨景象。

他推开掩着的庙门,径直走了进去。大殿内油灯昏暗,香烟缭绕,观音菩萨懒洋洋地看着他这个不速之客。孟庆琪走到巨大的观音雕像下,双漆跪下,嘴里嘀嘀咕咕,一顿阿弥佗佛,佛祖保佑。人一到绝望的时候,不是想起佛祖,就是想起上帝耶稣。佛祖似乎被他的诚心感动了,马上派出了住持来联系他。

“南无阿弥陀佛。”住持像个幽灵一样从黑咕隆咚的内殿走出来。

“阿弥佗佛。”

“今天早晨抬头看见大雄宝殿的喜鹊欢叫,我就算出会有贵客临门,没想到竟然是你。”住持对他说道。

“师傅!”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孟二怎么也没想到会在这里遇见释成新。因为他是一个政治犯,四人帮刚打倒不久,就被重新改判,无罪释放了。所以比孟二早二年多先出了监狱。他出来后又回到了佛教事务管理局拿了官俸,成了一名公务员。同时他还兼任观音寺的住持,是这里的一把手。

二年多没见释成新了,虽然人看上去比在监狱里精神多了,但却比那时苍老了,头发都已经花白了,眼角的皱纹也比那时多了好几条。每一个传说,都会随时间流逝褪色;每一个强者,都会有背后的辛酸生活。之所以有人活得洒脱,是因为早已看透了人间生活。

人生就如同一艘航行在茫茫大海上的帆船,有时候会遇到大风大浪,有时候天高海阔,风平浪静。这就需要我们紧紧把握住航行的方向,避免走错或迷航。所以,在现实生活中也是一样,不会总是一帆风顺,有时候也会遇见狂风巨浪,有时候可以轻轻飘荡。每个人都不会永远处在失落的低谷,每个人也不会永远站在辉煌的潮头。无论处于那种状态,都不要彷徨不前,只要勇敢的向前走,一定能走上一条光辉的大道。

孟二知道释成新以佛入道,并非单修佛法,而是佛道双修,两者兼顾,已经到了臻至化境,是当世一个难能可贵的高手,点化世人的手法绝世无双。他是真正的普世之人,不慕权贵,不染半点利益。一身超凡脱俗的气质,没有一丝市侩的精神。往那一站,就宛若一尊得道的弥勒佛。

“悟道弟子,挣脱樊笼之后,可好?”

“师傅,偌大天地,竟无我安身立命之处,还请您指点迷津。”孟二微微上前一步道。

“无妨,无妨。佛心,道神,佛道自道,为的便是打破枷锁,超脱尘世。世间的一切烦恼不过是一种假象,或曰庸人自扰之。直问本心就是好的自我之道。遁入空门,并非真空。山门顿开,眼前明亮。梧桐繁盛,凤凰自来。”释成新淡淡含笑。

“谢谢师傅引航。”“引航当不得。”释成新目光直视着孟二道:“出家人不打诳语,不瞒弟子说,自三十年前老衲突然悟道,便云游于名川大山之间,等待应该出现之人出现,今日,总算是等到了这段善缘。”

“师傅,可惜弟子才疏学浅,不知可否普渡慈航?”

“唉!今日佛道两界人才皆以青黄不接,庙宇古刹,多以牛鬼蛇神,魑魅魍魉,滥竽充数。晨钟暮鼓,哀鸣萦绕。清静之处,亦是乌烟瘴气。”

“多谢师傅直言不讳。”孟二点了点头。

“唉!只是你身上煞甚浓,还望徒弟日后抓紧修炼,祛邪结善,方可成正果。否则,天打雷劈,不得正寝!”

“师傅请放心,徒弟谨记教诲,一定努力发奋,争取早成正果。”“善哉!善哉!”释成新赞许的点了点头:“悟道,当年老衲与你身陷囹圄,觉得你佛心道心本重,便想让你承接衣钵,阐扬弘法。故有意收你为徒。今日重逢,你我注定有缘,只是你的佛心不足,慧根不净,但领悟能力却是出尘脱俗,超越无止,若一心向佛问道,必有一番收获。”

“徒弟谨记师父教诲。只是无名小卒,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名震三山五岳?”

“无名即是道,道法则自然,自然即是佛。待到有口皆碑,自然声名远扬。无名便是佛道,实是玄妙,何必徒有虚名,去威震三山五岳呢?”

“师傅点拨的透悟,透彻。”

孟二就这样剃度出家,当了一个和尚,一不小心就混入了修佛的队伍。从此,有了稳定的收入。不久混上了执事,收入翻番,生活小康。过了两年,释成新住处退休,远游西藏,做了一个真正的闲云野鹤。孟二接任住持,月入过万。故此在佛学界一直默默无闻的他方崭露头角。

当上了住持之后,孟二并没有潜心研究佛法,而是转而专攻寺庙经济学。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他首先走出去向先进庙宇学习取经,得到了一些宝贵经验。在结合本庙宇的实际情况,得出了一些有用的结论。

寺庙经济学是一门全新的科学,具有传统经济学不可比拟的优点。寺庙经济不要技术,不要设备,不需厂房,只需杰出的人才,优秀的广告策划。打的是庙宇的主意,靠善男信女的虔诚和信仰攫取暴利。把信仰利益最大化,用信仰做生意,无本万利。

那么寺庙到底怎么赚钱呢?

首先是提高门票收入。

门票必须收钱,尤其是重要节假日,必须要抓住大好机会涨价。环视如今中国的广大寺庙,只要稍微有点名气,还有哪个寺是不收门票的?名气越大收的越高。高到离谱也没关系。

其次,巧立名目,增加庙里的“高消费”经营项目。

比如,烧香要买香,撞钟要花钱,求签要钱,解签也要钱,各种开光必须收费等等。只要有大把的钱,寺庙就可以提供各种规格的接待,烧头香、敲头钟、办各种价格的水陆道场,主持婚礼等等。

第三,加强功德钱的管理力度。

提高工作人员业务质量,小沙弥主动拿出功德簿让游客签名。并慷慨许诺:凡签上名字的,住持大师亲自念经,为香客祈福消灾。结果签上名之后,沙弥才说:“名字不是白签的,要捐功德钱,多少随意,三、六、九都行。”所谓三、六、九,就是3百元、6百元、9百元,3千元、6千元、9千元,3万元、6万元、万千元,随意挑选。

一般游客到庙里,寺里的和尚就会劝香客烧个高香,但是外面的香是不得带入,据和尚们说外面的香不干净,会脏了佛门清静之地。等香客烧完了之后,和尚才会告诉他们烧香要花的价钱,一般都要几百元以上,但不能讲价,因为讲价就表明心不诚。香客大多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得了。

在寺内请一炷香,最低价格200,最高不限!创造这个行业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大概是四川峨眉山的宝光寺:头柱香拍卖,成交价99万!啊!真是各大寺庙学习的楷模。香客们也不用担心自己没带足够的现金,因为和尚会拿出POSS机,让香客们刷卡。真是与时俱进。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风水轮流转,如今的各大寺庙里,不仅香火旺盛,而且各种与之相关联的买卖兴隆。和尚这行也成了赚钱的职业,收入甚至都超越了公务员。方丈们各个都是百万富翁!成了最赚钱和最受尊敬的职业。

当和尚如此赚钱,自然就有了不少拿假文凭的和尚混入了这支纯洁的僧侣队伍。为了增加收入,积攒人脉,有些寺庙还不惜聘请了几位假大师。这些“大师”已是业内的老江湖,说谎骗人的心理素质极好,能说会道,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有一批极度虔诚的善男信女做粉丝。成为他们敛财的不断的滚滚源泉。

这些大师基本上都是高级策划师,他们总是花样翻新的创造行业传奇。大师出奇迹,信不信由你。寺庙收入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大师的水平,如果大师能忽悠,就能把那些大款忽悠到自己的山门之下,开发善心,成为庙宇掘金的主力队员。

这些大师极具鉴赏人的本领,他们很会看人下菜碟,通过衣着、气质、谈吐即可判别是否是其下手的目标,若是有钱人,大师就会挖空心思,为香客算卦抽签,讲经说法,想方设法让香客落入圈套。如果碰到没钱的人,便一句:“施主与佛无缘”了事。在他们看来与佛有缘无缘,不在于人,而在于钱上。那些怀揣虔诚的香客跨入这些寺院的门槛的瞬间,就成为待宰的羔羊,少则数百,多则几万。在大师们极具煽情语言的威*利诱之下,佛门威严的气场和心诚则灵的心理暗示自然战胜理性,而那源源不断的功德钱最终便落入了寺庙的口袋。这项生意的利润如此巨大,以至于一些人趋之若鹜,不惜想方设法争当和尚、尼姑或道人,每月领工资,上班“礼”佛,下班还俗,收入高过白领。这一职业都成了很多人挣钱的渠道。常人如此,况孟庆琪乎?他自然也不会放过这个大好机会,并以此庙宇为契机,从此走上了一条发财致富的佛光大道。

中国人就是有无限的创造力,把信仰都可以兑换成价值,那些神职人员居然可以心安理得的坐在佛像之下数着花花绿绿的钞票。同样是信仰,都是精神寄托。国外有教堂,中国有寺庙。但是两者却有着天壤之别。进教堂和进寺庙的目的却截然相同。西方人进教堂是为了忏悔,中国人进寺庙是为了贿赂。外国人进教堂是免费聆听牧师布道,忏悔自己的灵魂,接受神父的尽善尽美的劝导与教诲;而中国人进寺庙则是花钱烧香求佛保佑,破财消灾,或者花钱乞求祈求佛祖保佑平安、发财、升官、交好运。前者是灵魂的沟通与升华,净化心灵;后者则是企图用金钱图谋更多的好处与利益。由此可见二者的境界,孰高孰低已经一目了然了。


  (https://www.173xsv.cc/5166_5166440/22137293.html)


1秒记住一起上看小说:www.173xsv.cc。手机版阅读网址:m.173xsv.cc